李琳;张荣枝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MI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PMIA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95.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3%、89.19%(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T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脂指标(TC、TG、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8%(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PMIA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保护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可预防 PMIA 发作及再梗死。
作者:马骏;范辉;雷钰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在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各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简述近年来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概况,以期待指导临床应用及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结论:针灸是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梁靖华;苏红波;孙兴伟(审校);刘明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古今著名中医著作和医家对糖尿病肢冷症的认识分析结论与治疗方法,为防治糖尿病肢冷症这一常见并发症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方法:分别对糖尿病肢冷症的病机、扶阳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理论源流、扶阳法的相关应用进行理论和实例探讨。结论:采用扶阳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是理想的选择,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作者:柳尧;吴生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优选夏天无醋炙佳炮制工艺,为阐明醋炙入肝增效理论的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天无及其炮制品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两个药效成分含量为衡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夏天无炮制工艺。结果:加米醋量20%,浸润夏天无药材3h,中火130℃炒制5min为佳炮制工艺。结论:优选的醋炙工艺稳定可行,能够较好地提高药效成分含量,醋用量、浸润时间、炒制温度对夏天无中有效成分溶出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雷建林;杨翠;李芳;穆旭凯;车晓侠;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脑电图异常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从HAMD角度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从中医症状角度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其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同时具有药物治疗抑郁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作者:赵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柴芩承气汤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SAP并发肠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芩承气汤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SAP并发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肠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法对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芒针透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肌张力Ashworth量表和 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作者:陆鹤;赵卫锋;贾成文;周志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晚期肝癌患者 AFP、CEA 和 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5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予常规治疗葡萄糖醛酸内酯,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等普通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氧化苦参碱注射液20mL溶于200mL生理盐水中,1d1次静滴,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AFP、CEA 和 CA125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AFP、CEA和CA125显著降低(P<0.05),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降低AFP、CEA和CA125,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马鹏;孟存英;刘鹏飞;郝婷婷;冯义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介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朱世楷主任医师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多年跟随朱世楷老师临床实践学习,在了解中西医优缺点基础上,注重辨寒热、辨脏腑,辨证辨机论治,兼顾制酸护膜,留心酸碱反流,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系统论治。结论:衷中参西,根据朱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学术思想指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克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龙眼核组方的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方法:镇痛试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及小鼠光照甩尾法;抗炎试验采用二甲苯小鼠所致耳廓肿胀法试验。结果:龙眼核组方1~8组给药45min明显升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马应龙组和龙眼核组方6、7、8组给药90min 明显升高痛阈值;提示龙眼核组方对热刺激有明显镇痛作用。龙眼核组方1~8组具有延长小鼠光照甩尾时间的作用,且与对照组比甩尾潜伏期延长百分率表明龙眼核组方5~8组高于龙眼核组方1~4组;提示龙眼核组方对光照刺激有明显镇痛作用。龙眼核组方1~8组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且与对照组比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百分率表明马应龙组和龙眼核组方4、6、8组高于其余各组;提示龙眼核组方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结论:龙眼核组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刘运磊;景蓉;李宝莉;范引科;武剑峰;李振斌;李晖;陈小利;刘烨;刘伯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炎琥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1h 后经过观察,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 PaO2和 SaO2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h、6h 后,两组的 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不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和 SaO2升高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BNP 含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B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炎琥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可使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迅速而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清BNP表达有关。
作者:张孝兴;李倩;康淑红;杨英;刘银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小鼠移植性 S180肉瘤、H22肝癌瘤体的抑制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生长试验、小鼠移植性 H22肝癌瘤株生长试验及采用MTT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试验,观察抗癌方对 S180荷瘤小鼠、H22荷瘤小鼠的瘤体重量、抑瘤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小剂量组(0.25g/kg)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减少瘤体重量、增强抑瘤率(P<0.01,P<0.05);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明显升高 TNF 活性(P<0.05或0.01)。结论:抗癌方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雅;范引科;姜姗姗;杨洁;赵岗;谢人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及TNF-a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服用蒿芩清胆汤及花红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50%,总有效率分别为94%、8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 TNF-a的表达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通过调控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及TNF-a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从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谷风;沈祖泓;罗彩萍;麦小兰;曾远强;苗久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芪冬颐心口服液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施加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衰症状、心功能 NYHA 分级、LVEDd 和 LVEF 等反映心脏左室结构变化指标及血浆NT-proBNP、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衰症状、左室结构变化指标、血浆脑钠肽NT-proBNP 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0%与6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以30只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 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木犀草素组(C组),每组10只,术前4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处理。阻断冠脉左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模型,缺血30min 后再灌注2h。用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 IL-6的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 A 组相比,B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及IL-6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B组比较,C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细胞因子 TNF-α及IL-6的产生,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樊维娜;孙经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该型证候改善状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制定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胃汤治疗,均治疗4周后比较总体疗效以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9%和81.6%,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治疗前证候积分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症状改善情况经比较发现治疗组对腹胀、食少、便溏、恶心症状改善较为突出,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相东;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Ⅰ型心肾综合征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按1∶1比例分为中药组(辛开苦降法治疗)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辛开苦降法为主的中药方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及血压、脑钠肽(BNP)、SCr、胱抑素C(Cys-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李俊红;梁丽;赵炯辉;李文英;胡小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孕期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孕期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理疗,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孕期坐对骨神经痛效果可靠,孕妇和胎儿安全性高。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针灸门诊单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行针刺治疗,主穴取鹤顶、血海、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直刺,得气,捻转,平补平泻。治疗组在主穴上施灸,针炳上加1 cm 长艾条点燃,燃尽为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地行走疼痛 VAS 评分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疼痛均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并用,温针治疗疗效显著,适应症广。
作者:杨开洋;屈箫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 二聚体(D-Di)、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7例 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与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益气活血法结合肺康复锻炼,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hs-CRP、D-Di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58.8%,治疗组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TNF-α、hs-CRP、D-D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 FVC、FEV1pred%、FEV1/FVC均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可以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高凝状态,进而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彭磊;陈红英;陆剑豪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