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液润肠汤治疗糖尿病便秘66例

李琳;张荣枝

关键词:便秘/中医药疗法, 增液润肠汤
摘要: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4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分别给与口服增液润肠汤和胆汁槟榔微B1胶囊。观察2组用药后粪便性状、排便间隔的时间、排便困难程度、伴随症状等指标以及停药后短期内便秘的复发率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P<0.05),停药后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短期复发率分别为5.4%和24.9%(P<0.05)。结论:增液润肠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便秘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复发率低,对糖尿病便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苦参碱对晚期肝癌患者AFP、CEA和CA125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晚期肝癌患者 AFP、CEA 和 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5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予常规治疗葡萄糖醛酸内酯,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等普通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氧化苦参碱注射液20mL溶于200mL生理盐水中,1d1次静滴,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AFP、CEA 和 CA125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AFP、CEA和CA125显著降低(P<0.05),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降低AFP、CEA和CA125,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马鹏;孟存英;刘鹏飞;郝婷婷;冯义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谈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思路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思路。方法: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和西医“肠肝轴”学说两方面分析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机,探讨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可能存在肝与大肠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提出治肝调肠的防治思路,应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腑泻浊等为原则的中药直肠滴注或结肠透析机给药的方法,西医应用改善肠粘膜通透性、合理应用抗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肠蠕动等措施。结论:从肠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羽萍;王裕云;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行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解毒化痰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超声影像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LN、HA、Ⅳ-C 分别为113.44±16.55μg/L、172.28±23.35μg/L、143.33±18.84μ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4,P=0.002;t=14.214,P=0.000;t=10.514,P=0.000);治疗后治疗组 Alb、TBil、ALT、AST 分别为43.94±5.61 g/L、12.28±2.27μmol/L、64.06±8.11 U/L、38.14±5.34 U/L,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P=0.015;t=6.347,P=0.008;t=6.137,P=0.009;t=4.995,P=0.018);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5.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4,P=0.007),治疗组与对照组门静脉直径、脾肿指数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可有效改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纤维化进展及临床症状。

    作者:徐学刚;黄毓;黄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耳穴贴压治疗孕期坐骨神经痛24例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孕期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孕期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理疗,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孕期坐对骨神经痛效果可靠,孕妇和胎儿安全性高。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身痛逐瘀汤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残余痛的临床药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腰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采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身痛逐瘀汤水煎内服,1d1剂,分两次服用,10d 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1次1片,1 d2次。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采用目测类比(VAS)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骨密度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3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完成治疗后,疼痛、生活质量及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 术后残余痛方面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锋;候光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目的::观察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小鼠移植性 S180肉瘤、H22肝癌瘤体的抑制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生长试验、小鼠移植性 H22肝癌瘤株生长试验及采用MTT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试验,观察抗癌方对 S180荷瘤小鼠、H22荷瘤小鼠的瘤体重量、抑瘤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小剂量组(0.25g/kg)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减少瘤体重量、增强抑瘤率(P<0.01,P<0.05);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明显升高 TNF 活性(P<0.05或0.01)。结论:抗癌方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雅;范引科;姜姗姗;杨洁;赵岗;谢人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附芎泽方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观察参附芎泽方对冠脉结扎所致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方药组。模型组、方药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方药组每次经口灌服参附芎泽浓缩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干预8周后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心功能, 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 检测心肌 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方药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降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的大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同时,方药组可使心衰大鼠心肌胶原纤维的沉积减少,心肌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参附芎泽方可改善冠脉结扎所致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TGF-β1表达有关。

    作者:韩曼;马莉;王菲;于远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威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将68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药组),都给予基本饮食治疗及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威草胶囊治疗,15d 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SUA)、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蛋白尿定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 B(Apo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SUA、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 BUN、β2-MG、24h 尿蛋白尿定量、TC、TG、LDL-C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 A1(ApoA1)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 HDL-C 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且中西药联合应用能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威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应用安全。

    作者:庄丽华;胡家才;刘俊;吴昊;邓巧莉;周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增液润肠汤治疗糖尿病便秘66例

    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4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分别给与口服增液润肠汤和胆汁槟榔微B1胶囊。观察2组用药后粪便性状、排便间隔的时间、排便困难程度、伴随症状等指标以及停药后短期内便秘的复发率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P<0.05),停药后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短期复发率分别为5.4%和24.9%(P<0.05)。结论:增液润肠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便秘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复发率低,对糖尿病便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琳;张荣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针灸在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各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简述近年来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概况,以期待指导临床应用及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结论:针灸是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梁靖华;苏红波;孙兴伟(审校);刘明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龙眼核组方镇痛抗炎作用的机理性研究?

    目的::探讨龙眼核组方的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方法:镇痛试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及小鼠光照甩尾法;抗炎试验采用二甲苯小鼠所致耳廓肿胀法试验。结果:龙眼核组方1~8组给药45min明显升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马应龙组和龙眼核组方6、7、8组给药90min 明显升高痛阈值;提示龙眼核组方对热刺激有明显镇痛作用。龙眼核组方1~8组具有延长小鼠光照甩尾时间的作用,且与对照组比甩尾潜伏期延长百分率表明龙眼核组方5~8组高于龙眼核组方1~4组;提示龙眼核组方对光照刺激有明显镇痛作用。龙眼核组方1~8组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且与对照组比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百分率表明马应龙组和龙眼核组方4、6、8组高于其余各组;提示龙眼核组方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结论:龙眼核组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刘运磊;景蓉;李宝莉;范引科;武剑峰;李振斌;李晖;陈小利;刘烨;刘伯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及TNF-a的影响?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及TNF-a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服用蒿芩清胆汤及花红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50%,总有效率分别为94%、8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 TNF-a的表达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通过调控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及TNF-a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从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谷风;沈祖泓;罗彩萍;麦小兰;曾远强;苗久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针灸门诊单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行针刺治疗,主穴取鹤顶、血海、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直刺,得气,捻转,平补平泻。治疗组在主穴上施灸,针炳上加1 cm 长艾条点燃,燃尽为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地行走疼痛 VAS 评分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疼痛均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并用,温针治疗疗效显著,适应症广。

    作者:杨开洋;屈箫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电针配合电磁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针灸电磁波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10d,共20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电磁波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效果优于针灸电磁波治疗。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午流注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电针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电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运用子午流注电针治疗进行针刺治疗,28d 为1个疗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瑞健)口服,1次0.2g,1d3次,28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该病证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药物对照组73.33%。2组治疗该病的主要单项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电针为主针刺能够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志敏;李雪青;刘丽娜;刘杰萍;郭永娟;周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结合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中医穴位按摩结合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孕妇200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常规处理;治疗组10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运用中医穴位按摩结合拉玛泽呼吸法。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应用中医穴位按摩结合拉玛泽呼吸法能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会阴侧切率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参酮ⅡA对脑出血大鼠灶周Nestin、Neu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对脑出血大鼠灶周 Nestin、Neun 阳性细胞数影响。方法:78只Sprague 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其中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24只,对照组24只,治疗组24只,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立体定向仪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第3d、7d、14d、28d灶周Nestin、Neun的表达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灶周 Nestin 阳性细胞数从造模后即增多,第7天时明显增多,随后持续升高,并于第14d时数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在第7天(P<0.05)及第14天(P<0.01)差异显著。Neun阳性细胞数在造模后3 d 即有明显增多,至第7天时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其他组同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可诱导脑出血大鼠灶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并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张毅;方永军;周锋;胡亚莉;柯尊华;周振国;罗卫;畅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抑郁症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脑电图异常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从HAMD角度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从中医症状角度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其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同时具有药物治疗抑郁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作者:赵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夏天无醋炙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夏天无醋炙佳炮制工艺,为阐明醋炙入肝增效理论的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天无及其炮制品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两个药效成分含量为衡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夏天无炮制工艺。结果:加米醋量20%,浸润夏天无药材3h,中火130℃炒制5min为佳炮制工艺。结论:优选的醋炙工艺稳定可行,能够较好地提高药效成分含量,醋用量、浸润时间、炒制温度对夏天无中有效成分溶出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雷建林;杨翠;李芳;穆旭凯;车晓侠;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瘰丸合MP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瘰丸合MP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消瘰丸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两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采用消瘰丸合MP 方案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结论:消瘰丸合 MP 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玉才;孙长勇;王雪梅;王茂生;侯伟;杨淑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