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
目的 比较预混双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与预混双效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每天2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诺和锐30组为餐前立刻注射,诺和灵30R组为餐前30min注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5段(早餐前,三餐后及睡前各测1次)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诺和锐30组早餐后,晚餐后及睡前血糖均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诺和锐30控制餐后血糖更具优势,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鸿;赵磊;陈石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颈部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生长于头面部皮肤、唇、口腔、口咽、鼻咽、喉、鼻腔与副鼻窦、唾液腺和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
作者:孙伟张;周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T-PCR了解QBC939细胞中MMP-7、TIMP-1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MMP-7、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提示在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FT-PCR证实QBC939细胞中存在MMP-7、TIMP-1 mRNA水平的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后者;荧光定量PCR结果 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调控QAC939细胞的MMP-7、TIMP-1表达,从而可能改变其体外侵袭力.
作者:程南生;李敏;熊先泽;吴良洪;林圯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6例0.2T低场MRI诊断,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巨块型11例,结节型8例,弥漫型2例,转移性5例.结果 肝癌的MRI表现有以下特征:①在T1WI上信号强弱不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肿瘤发生坏死出血或脂肪变性时,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②肿瘤有假包膜时,T1WI显示较理想,表现为瘤周低于正常肝组织和肿瘤的线条状低信号影;③注射Gd-DTPA强化多不明显.结论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 .肝癌应注意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囊肿、肝平滑肌瘤、肝再生结节等鉴别.
作者:宋立江;程钢;白小红;蒋飞;陈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150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3.2mm切口推注式植入,观察术后视力,散光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等.结果 与150例150眼3.5~4.0mm 切口折叠镊式植入相比较.结果 推注式植入组术后1d视力≥0.5者112只眼(93.3%),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周角膜散光值(0.93±0.50)D,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周房水闪辉阳性率为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具有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更好,散光变化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人工晶状体损伤更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伦;钟守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金双歧,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失水,治疗组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次),3次/d.结果 治疗3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7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脱水时间,治疗组为(2.73±0.21)d,对照组为(4.58±0.35)d,统计学检验P<0.05;总病程治疗组为(4.38±0.46)d.对照组为(7.62±0.18)d,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同时配合肠粘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补液等治疗婴幼儿水样腹泻疗效好,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缨;张彤;彭珉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Tv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241例(348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TriVex手术系统行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3~14d,平均5.8d.术后40条肢体出现皮下血肿,4条小腿蜂窝组织炎,1条肢体深静脉血栓,随访2条肢体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TriVex术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陈开;戴毅;郑江华;刘崇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2043例患者作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其中151例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 2043例患者TCT细胞学检测结果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因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151例活检中ASC-US 124例,其中组织学诊断炎症63例,HPV感染31例,CIN 1级20例,CIN 2级2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1例;ASC-H 27例中活检组织学诊断炎症8例,HPV 感染3例,CIN 1级4例,CIN 2级3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2例.结论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检出率,对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很大作用,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在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对照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因而对于非典型鳞状上皮尤其是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患者,应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以避免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漏诊.
作者:颜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B超诊断为输尿管上段扩张的56例患者行螺旋CT平扫,将数据传至工作站,采用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输尿管立体影像.结果 53例输尿管全程显示,其中泌尿系结石46例(82.1%);非结石病变7例(12.5%),对输尿管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94.6%,并可充分而直观地显示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CTU重建图像清晰,对输尿管结石、肿瘤或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峰;陈刚;汪自力;彭秀坤;易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各类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认识和探讨其急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6年5年期间198例急诊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蜂螫伤患者局部症状急诊处理好转,172例蜂螫伤患者均出现全身炎性反应(SIRS),其中过敏性休克1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39例,151例治愈,12例明显好转出院,9例死亡.结论 根据螫蜂类型、被螫伤部位和数量,紧急处理伤口和治疗,严密观察症状,抗过敏,预防休克,并早期足量应用皮质激素,早期或预防性血液透析,必要时加血液灌流,以阻断MODS进展,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寨;吕汝奇;杨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1年3月起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48例,通过肘外侧小切口入路,术者食指伸入骨折前方帮助复位维持固定骨折,引导克氏针钻入的方向.运用电钻克氏针能有效的掌握克氏针进入的方向和深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骨折均4~6周达到临床愈合.根据Flynn评分标准,获得了89.6%的优良率.结论 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钟泽莅;谭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双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及尖牙窝入路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许超;何刚;李正权;汪晓玲;廖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成体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为其将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狗肋骨骨髓,Ficoll分离液(密度1.077g/m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常规培养,取贴壁细胞并进行传代,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结果 取得较高纯度的成体狗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狗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的单个核球形细胞,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为纺锤形和星形多突起的细胞贴壁生长,6~8d细胞达到70%~90%融合.传代细胞3~4d即可再次传代.结论 采用Ficoll分离液进行梯度离心分离,可获较高纯度的MSCs,是实用、便捷和可行的方法 ;而且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可以成为进一步进行细胞扩增或其它实际应用的基础.
作者:雷开键;杜一平;姜雄;熊永祥;贾钰铭;宋玉光;林萍;罗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8例腹部大手术后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1周(或以上)的非糖尿病危重患者(血糖≥11.1mmol/L)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TT组,血糖目标值4.4~6.1mmol/L)和传统治疗组(CT组,血糖目标值<11.1mmol/L),分别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以及切口感染和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TT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CT组(P<0.01);TT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障碍率均低于CT组;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薏义.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腹部大手术后TPN支持期间危重患者的血糖,与传统治疗相比,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并不增多,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障碍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朱勇;杨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各部位器官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3例各部位器官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诊断与治疗.结果 本组诊断性引导下穿刺169例,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达到97.0%;本组治疗性引导下穿刺84例,治疗有效79例,总有效率94.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在各部位器官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晓莉;兰玉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儿童胃镜检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临床特征及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为护士进行胃镜检查术前后的护理提供支持和帮助.方法 通过交谈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及X2检验有无差异、儿童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特殊性.结果 94.83%患儿及家长有焦虑和恐惧心理,各年龄组的意外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0,P<0.0001),≤6岁组意外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慢性腹痛儿童临床以慢性胃炎为主[1].结论 儿童胃镜检查有其特殊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作者:马桂芬;彭丽娟;陈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不张病因.方法 105例全部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其中6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0例行胸部CT扫描.结果 105例儿童肺不张病因为:炎症62例(59.05%);先天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27例(25.71%);异物7例(6.67%);结核5例(4.76%);管外压迫3例(2.86%);肿瘤1例(0.95%).结论 炎症、先天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异物是儿童肺不张的三大主要原因.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若诊治不及时,常导致患者失明.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虽然来势凶猛,对视功能危害较大,若能正确诊断,及时抢救,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天绪;万平;沈德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6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并加防粘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输卵管成形术治疗,不用防粘液.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50~150ml,100~300ml)、1个月后输卵管复通率(96%,72%),受孕率方面(34.28%,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能提高受孕率;适应证的选择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关键.
作者:刘平;陈星尧;贾蜀云;徐永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住院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65岁以上的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原因.结果 36例老年骨折住院感染患者中,易感染主要诱因是:年龄长期卧床,并存原发疾病,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神经源性膀胱症,抗生素应用,以及病房内外环境等.结论 防治措施,应从做好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无菌操作规范,切断感染传播途径,提高老年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加强整体的生理机体支持.提高医护人员和家属、亲人对老年患者的情感关怀意识,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疾病.
作者:张伟华;陈经勇;邓志强;蒋定中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