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萍萍;龙继发;柳华;何学芳;彭红

关键词:脑梗死后焦虑障碍,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9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为焦虑组61例和非焦虑组137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分析两组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 脑梗死后焦虑障碍发生率为30.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数量及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均与脑梗死后焦虑障碍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较高,≥65岁的女性,大脑前半球、额叶、基底节区域梗死,病情严重,社会支持度低及生活活动能力差是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对慢性肾损伤皮肤瘙痒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对慢性肾损伤皮肤瘙痒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肾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损伤皮肤瘙痒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甲钴铵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让患者口服抗组胺药(酮替芬),对皮肤润滑剂进行局部应用,如让患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每天3次.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同时规律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h,每周3次.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皮肤瘙痒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磷、iPTH、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5),治疗的总有效率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P<0.05).结论 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损伤皮肤瘙痒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俞勇;张黎明;邬碧波;刘瑾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42例肾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研究肾病手术患者的肾病疾病谱、发病状况、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肾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内外新肾脏疾病诊疗标准指南,对2000年1月~2013年12月来自某大型医院收治的842例肾手术病例,进行了肾活检资料的分析总结.进而探讨了该地区肾脏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发病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组男女比为1.038∶1,年龄56.5±2.2(2~86)岁,51~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2006年肾手术标本所占总活检量比例高.本组病例中肾病疾病谱涵盖近20种,肿瘤性肾脏疾病与非肿瘤性肾脏疾病之比为0.17∶1.本组病例肾积水、肾囊肿、肾脓肿、肾细胞癌、移行细胞癌、肾破裂、肾错构瘤、肾结核、肾母细胞瘤和其他肾病分别占31.03%、42.50%、2.34%、6.79%、2.46%、4.22%、4.22%、1.87%、0.35%和4.22%.肿瘤性肾脏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以非肿瘤性疾病增加明显.肾积水的病因中,以肾结石梗阻、肾纤维化、肾萎缩伴或不伴感染为主要原因.结论 肾积水、肾囊肿是过去10年来危害该地区群众健康的主要肾病病种,且近10年来非肿瘤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该地区肾脏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肾结石导致的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是肾手术的主要病因.

    作者:吕春燕;时淑燕;杨玲;陈高莉;李放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氢青蒿素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GLUT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二氢青蒿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GLUT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二氢青蒿素(0μM、10μM和60μM)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 h、24h和48h)使用MTT法对PANC-1细胞活性进行测定.在干预48h后,使用qPCR对二氢青蒿素干预的PANC-1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对二氢青蒿素干预的PANC-1细胞GLUT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使用不同浓度二氢青蒿素(0μM、10μM和60μM)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干预后,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氢青蒿素干预48h后,胰腺癌PANC-1细胞GLU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水平呈浓度依赖性的下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本基础研究提示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GLU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二氢青蒿素应用于胰腺癌等肿瘤的临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温桂海;王涛;朱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睾丸Leydig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Leydig细胞是位于哺乳动物睾丸间质中的一种内分泌细胞,在促进胚胎期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精子发生、激发性欲以及维持性功能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Leydig细胞的起源、分化发育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男性生殖健康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本文对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男科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本文阐述了现代男科学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作者对男科学发展的展望,并针对我国目前男科学发展的现状与困难提出了建议:当前男科学必须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立与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男科疾病诊疗平台,建立男科学疾病多学科团队协作并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董强;柳良仁;杨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切口修复时间、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本院眼科收治的9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乳化术切口方式将患者分为角膜切口组(A组)45例及角巩膜缘切口组(B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切口修复时间、术后散光度.结果 B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5).B术后7d、14d、28d佳矫正视力及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B组治疗后7d、14d、28d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及平均角膜散光度均低于A组(P<0.05).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在超声乳化术中应用价值更高,能减轻手术对患者切口的创伤,减少患者术后散光度,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

    作者:高鑫;王燕;任百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0例),一般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总共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对这些标志物水平与病程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CRP、hs-CRP、IL-6、24hUpro、TNF-α增高的情况,且其水平随DN的进展逐步上升,与DN的分期具有相关关系(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RP、hs-CRP、IL-6、24hUpro、TNF-α各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症状态,随病程的进展而加重,阿托伐他汀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张瑶;汪力;高芳;王少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熊果酸通过抑制Akt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胶质瘤细胞系U87MG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U87MG细胞,用不同浓度熊果酸(浓度0、10、20、40、80、100μmol/L)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U87MG细胞增殖的影响;熊果酸(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处理U87MG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p-GSK-3β、Bax及Bcl-2的表达.结果 熊果酸对U87MG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U87MG细胞经熊果酸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从14.8%上升至37.7%;Bax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下调;细胞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且熊果酸可抑制p-Akt及其下游蛋白p-GSK-3β的表达.结论 熊果酸对U87MG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细胞凋亡,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信号通路激活,继而上调Bax并下调Bcl-2,并增加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王雄;黄书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局部复发直肠癌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直肠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亦趋向年轻化.随着医学进展和诊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其手术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率仍较高,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失败并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直肠癌术后复发主要表现为局部复发,由于其诊断及治疗的复杂性,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及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难题之一.因此,愈来愈受到关注及重视.本文就局部复发直肠癌的诊治现状与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晏建华;邓亨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P”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3P”模式[抢救设备佳状态(perfecting equipment)、佳的护理技能(perfecting nursing ability)及佳抢救流程应用(Perfecting emergency project)]在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抢救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抢救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3P”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接诊时间、术前准备时间、采血时间、静脉给药时间以及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室颤动、冠状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亢进以及冠状动脉破裂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的例数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P”模式应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地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秀;夏家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上肢骨折手术患者90例,均接受镇静药物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组(C组)各30例.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HR、MAP、SpO2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三组镇静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T1-T4时间点C组分别与A、B组比较HR、MAP、SpO2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OAA/S评分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康;孙正波;谭爱萍;戴体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EBO治疗甲床裸露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MEBO湿润烧伤膏与红霉素眼膏治疗甲床裸露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比法将302例甲床裸露伤患者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MEBO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红霉素眼膏换药.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抗感染能力、局部治疗反应、药物止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均自然愈合,两组间年龄、性别、愈合面积及瘢痕发生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EBO湿润烧伤膏在缩短愈合时间(平均为11.25天)、良好的止痛效果(67.7%)及抗感染能力(x2=33.18)优于红霉素眼膏,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价格便宜,药物毒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甲床裸露伤的首选外用药.

    作者:王小梅;蒋婷;任思兰;吴娟;邓琴;王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实施质量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后行血液净化的重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0年8月~2012年3月行常规模式血液净化重症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预后、满意度、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质量控制对血液净化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预后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格做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芳;李瑜;聂细谦;杨碧;宋志平;程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病例资料分析再认识肾-心综合征

    背景 肾衰患者发生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的现象临床非常普遍,被定义为肾-心综合征.但我们在临床发现,并非所有肾衰患者合并其他器官衰竭均是肾-心综合征所致.目的 弄清肾衰患者并发其他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方法 分析我科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0日出院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307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1756例)的出院病历,比较并发与不并发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因、性别、年龄、肾功能、血钾、总二氧化碳、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转归.结果 没有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肾衰患者全部治愈,而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达15.7% (P<0.001).伴与不伴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肾衰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血肌酐、血钾、总二氧化碳无显著差别(P>0.05),而伴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肾衰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却显著高于不伴其他器官衰竭的患者(P<0.001).由重症胰腺炎、创伤和重症感染所导致的急性肾衰全部合并了其他器官衰竭,而由失血、脱水和造影剂肾病所导致的急性肾衰却无1例发生其他器官衰竭.在伴与不伴其他器官衰竭的慢性肾衰患者之间,原发病、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无显著差别(P>0.05),而伴其他器官衰竭的慢性肾衰患者的血肌酐、血钾显著增高,总二氧化碳显著低于不伴其他器官衰竭的患者(P<0.01).结论 急性肾衰并发其他器官衰竭主要是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因通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致,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肾-心综合征;慢性肾衰并发其他器官衰竭主要是由于肾心综合征所致.

    作者:袁发焕;黄丽;光丽霞;庞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绿茶多酚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绿茶多酚对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作用的效能及其机制,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5~2.0kg约2月龄的纯种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饲普通颗粒饲料(糖、蛋白质及脂肪各占总热量的62%、17%及21%);高脂饲料模型组:饲高脂饲料(7.5%蛋黄粉+1%胆固醇+3%猪油+88.5%普通颗粒饲料),蛋黄粉开始足量,胆固醇和猪油逐次增加(+0.5%/次),观察兔子无腹泻,进食量可则加,约3天左右加一次,直至目标剂量(胆固醇6%,猪油4%);高脂饲料绿茶多酚组:饲料同高脂饲料模型组+绿茶多酚100 mg·kg-1·d-1.均单笼喂养,常规饮水,每天每只进食总量控制在100~120g,连续喂养12周.实验末,经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超声检查家兔髂外动脉及其远端血管情况;取主动脉组织,进行AS斑块面积及HE、MASSON染色检测.结果 高脂饲料模型组家兔主动脉内膜充满泡沫细胞,壁上可见斑块;高脂饲料茶多酚组家兔主动脉壁脂质沉积相对较轻.结论 绿茶多酚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动物模型的血脂水平,缓解血管脂质性变和纤维性变.

    作者:唐曦;苟博;刘洪;杨松;吴少平;江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血压控制,降低颅内压和防治并发症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其中观察组70例,对照组50例,比较患者在术后1、12、24、72h以及1周的颅内压情况.并对患者术后1h、1d、3d、5d、1周的近期临床疗效与术后6个月的远期生存质量进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术后72h的颅内压(23.83±4.67)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颅内压(28.82±4.8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评分与远期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近期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疗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生存质量良好所占百分比为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所占百分比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和植物生存人数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残、中残、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脑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亮;习望;王海燕;姚志刚;刘宏雷;贾蔚娴;孙晓立;习志强;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抽搐电痉挛联合阿立哌唑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记忆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联合阿立哌唑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及其对患者记忆力的影响.方法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痉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简明精神量表总评分、各因子分以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量表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周后,观察组TESS总评分、心血管系症状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ESS总评分、心血管系症状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天后,观察组患者MQ和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患者MQ和各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虽然对患者记忆力有短暂影响,但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作者:熊茂翔;苏理;何满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绿激光汽化术与膀胱癌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的队列研究

    目的 评价联合绿激光汽化术和膀胱癌电切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标准:连续纳入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排除标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膀胱癌,膀胱腺癌、鳞癌,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接受全麻的患者,以及不愿意入组研究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膀胱穿孔、大量血尿等并发症而不宜行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的患者,和术后病理结果为肌层浸润性的患者.将纳入的患者按入院号分组,试验组采用绿激光汽化术后THP即刻膀胱灌注(术后24小时内)续以8周诱导灌注,每周1次,再续以1年持续灌注,每月1次;对照组采用TURBT术,术后灌注方法同试验组.主要结局指标为膀胱癌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按照国际通用不良事件标准4.0版本记录.结果 共纳入176例患者,试验组84例,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12~33)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966,P=0.026).试验组中23例患者发生尿路刺激征、血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2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THP膀胱灌注,与传统电切联合THP灌注比较,能显著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杨清荣;马莉;但丹;刘玲;邬惠林;苟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前列腺增生病因的再认识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有许多学说,但公认的只有两点:老化和有功能的睾丸.目前针对雄激素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从老化角度研究前列腺增生病因的报道较少.本文就其主流病因学说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做一述评.

    作者:王健;任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其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其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内接受治疗的92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足背动脉的收缩压的比值(ABI),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以及空腹血糖、尿酸、血脂、血压以及内皮功能与AB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左右下肢均正常、左下肢正常、右下肢正常以及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以及空腹血糖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的尿酸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血压与内皮功能呈负相关,与血脂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均有相关性,下肢节段性测压是评价动脉硬化程度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席殿梅;路伟;卫茂华;夏朝霞;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