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冯超;尹乐平;顾毅;刘彤

关键词: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拴塞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3例恶性肿瘤并发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痊愈(62.26%),20例有效(37.74%),随访6个月,49例LDVT患者无复发,4例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7.5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高度警惕LDVT的发生,同时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实施正确治疗.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活跃期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评分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痛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活跃期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活跃初期,对宫颈评分8~9分的初产妇进行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降低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

    作者:马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晕厥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并发晕厥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4523例患者应用标准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血压和心电图.结果 13例发生晕厥,10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3例为心源性晕厥.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晕厥并不少见,原因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源性晕厥.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争取把风险降到低限度,尽量减少运动试验中晕厥的发生.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及防护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 对从业护士18人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160例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职业暴露生物性因素83例次(52%),物理性因素15例次(9%),心理因素22例次(14%),工作特殊性的影响40例次(25%).结论 充分认识从业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作者:温怡;陈凤;林丽;杨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护士的工作很多时候要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因此要求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为此,我们对2008年3月~2011年2月全院护患投诉、纠纷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分析,同时探讨了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方法.

    作者:徐凤仙;杨绍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肝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和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舒肝片疗效相当,是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黄太基;龚枚;韦虹;何玲;何俊余;张卫;刘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选择性断流术与断流加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例分析

    目的 观察选择性断流术与断流加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采用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组)与14例选择性断流术(断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及手术前后下降的自由门静脉压、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胃镜检查的食道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无手术死亡、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断流组FPP降低(4.25±0.74)cmH2O,联合组降低(7.49±1.23)cmH2O,联合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断流组(t=-8.078,P<0.01).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好转,组间无差异(P>0.05),而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好转情况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门静脉降压及胃黏膜病变改善均明显好于选择性断流术,故联合手术应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丁辉;胡永光;曾勇;蔡岷;何彦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患者时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安装起博器有心衰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68例患者,起博频率调整为60次/分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接受ACEI或ARB.氨体舒通治疗稳定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34例接受ACEI或ARB,氨体舒通治疗;疗程为9个月,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提高平均左室射血分数(P=0.002).结论 在不改变心率的条件下,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患者时可维持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曾庆华;王林;喻蓉;刘培曦;曾娟;徐功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放松疗法对慢性乙肝病人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丙肝相关性脂肪肝与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 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扈晓宇;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过程中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引起包括肾毒性、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作者:杨婵娟;王丽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3例恶性肿瘤并发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痊愈(62.26%),20例有效(37.74%),随访6个月,49例LDVT患者无复发,4例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7.5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高度警惕LDVT的发生,同时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实施正确治疗.

    作者:冯超;尹乐平;顾毅;刘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扇贝多肽对化疗后食欲减退模型大鼠食欲及NPY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扇贝多肽(PCF)对化疗后食欲减退大鼠食欲刺激因子神经肤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PCF组,每组12只.PCF组用PCF对化疗后食欲减退模型大鼠进行灌喂,观察其进食量、体重的变化,并应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其下丘脑和血浆NPY的含量,比较其与空白组、模型组的差异.结果 试验后空白组进食量、体重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 PCF组与空白组进食量、体重也有显著差异(均P<0.01).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下丘脑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下丘脑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血清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血清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脑血NPY之比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脑血NPY之比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与下丘脑NPY含量相关系数为0.704,P=0.0026;体重与血浆NPY含量相关系数为0,628,P=0.0037,均P<0.05.结论 PCF可显著增加化疗后大鼠的进食量与体重,其机理与PCF能增加化疗后食欲减退大鼠外周血和中枢神经肽Y的含量有关.

    作者:祁红;姜鹤群;杨卫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山豆根中皂苷等不同组分的体外抗HBV实验研究

    目的 揭示山豆根中抗HBV的物质基础,并探索建立肝炎灵新的质控标准.方法 采用正丁醇萃取方法提取山豆根药材中的总皂苷成分.并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只加培养液)、细胞对照组(接种细胞但不加药物)、药物干预组(分为不同浓度组)、阳性药物(拉米夫丁)对照组,药物作用9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波中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上清中病毒DNA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分在体外只有高浓度时对HepH2.2.15细胞具有毒性抑制作用,其他稀释倍数的浓度均无显著毒性;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在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山豆根中正丁醇水溶液组分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较优,而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病毒作用,提示山豆根中尚有其他成分或各种不同成分组合的抗HBV作用更佳.

    作者:聂红明;扈晓宇;汪蓉;董慧琳;史万忠;李运东;高月求;陈建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程度、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异常比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异常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陌生、日间活动少、吵闹、焦虑等,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压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差,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及控制.

    作者:连文;牟兴兰;丁瑞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肾小球疾病患儿24小时尿锌铜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患儿尿中24小时尿锌、铜的含量变化以及肾小球疾病损伤程度与尿锌、铜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2例肾小球损伤患儿以及65例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锌、铜含量.结果 肾小球损伤患儿尿锌、铜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电泳两条带以上组较两条带组之间尿锌、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尿铜、锌在肾小球疾病时排除量明显增加,尿锌、铜的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损伤的辅助诊断标准,同时提示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小球损伤患儿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岭;郁飞;王均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临床增效作用的研究

    目的 评价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SNMC)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14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分别在肺结核治疗方案中的强化期试验组加用SNMC,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用药后的第0、1、2、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评分,1、2、6个月观察胸部平片吸收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评分用药后第0、6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药后第1、2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部平片吸收情况用药后第1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药后第2、6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SNMC可以加快临床症状缓解,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国正;钟森;何燕;高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感染病的现况和展望

    文章探讨了近2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病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外,同时,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钟森;扈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诊断的141例异位妊娠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1例,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3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6%,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7例,异位妊娠伴宫内节育器25例,异位妊娠伴卵巢囊肿22例;误诊9例,误诊率为6.4%.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以附件区包块为主要特征.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对早期异位妊娠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重要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