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徐艳;朱桂银
组织经石蜡包埋制成的蜡块,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称为石蜡切片法,是现在病理诊断常用的制作切片方法.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优质的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
作者:周会芹;杨江辉;熊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学、医疗、科研三重任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附属医院要发展必须顺应医疗体制改革进程和教育事业前进步伐,通过确立科教兴院战略、加强龙头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教学质量,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做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多学科发展,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走向高效有序的运转轨道.
作者:马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观察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及第二代倍他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80名35~67岁稳定型冠心病病人.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奈比洛尔和美托洛尔组.服药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的相关指标及勃起功能的变化.结果 奈比洛尔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服药前,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CRP(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服药前.两组之间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勃起功能明显好转.美托洛尔组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指标及勃起功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反应作用.
作者:宋巧凤;朱艳辉;陈荣花;刘春荣;赵楚敏;宋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126例成功实施二孔法LC,术后置管引流7例;手术时间25~80min,平均41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二孔法LC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美观、更符合微创外科观念的新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刚;陈浩;张天锐;陈育平;李本海;石平川;陈传刚;杨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48例,给予新活素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等临床症状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新活素治疗CHF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思泰;蒋涛;李德才;云红梅;李海洋;张大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例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hs-CRP、UA、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C3水平.结果 高血压3级患者hs-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级高血压患者3组hs-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hs-CRP、UA、C3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厚,UA、hs-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压、UA、hs-CRP和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hs-CRP、UA、浓度与IMT厚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
作者:刘爱学;王蕴;王小娟;于常英;梁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两种常见血管通路建立方法在血浆王换治疗中的应用优劣,以探讨为适合重型肝炎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方式.方法 将62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随机分为直接血管穿刺组和股静脉置管组,两组各31人,各73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感染、管道阻塞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在出血、管道阻塞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方面,置管组与直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中,股静脉置管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建立方式.
作者:熊苹苹;吴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例 男,28岁,因被刀刺伤左胸部,于2009年1月1日18:40由120接入我科行急诊抢救.入院时患者已呈深昏迷离,心跳微弱,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到,各种反射微弱.
作者:钟兴波;刘波;史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00例与同期123例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82%,心肌酶谱异常占76%,心电图异常者占52%,非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13%,心肌酶谱异常占11.3%,心电图异常者占5.7%(P<0.005).经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肌酶谱很快恢复正常,但心电图恢复较慢.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心肌酶谱异常,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以便发现心肌损害,及早防治.
作者:王玲平;肖亚;王秋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积累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经验.方法 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心衰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显效14例(37.8%);有效22例(59.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 卡维地洛对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痛患者的心衰治疗有明显效果并安全可靠.
作者:汤国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PCI)联合佳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和生活质量积分.结果 9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院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总分为(1299.0±16.0)分,20个月时总分为(1809.0±19.0)分,提示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1);生存率达100.0%;仅3例发反复心绞痛(3.3%),无其它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24个月内,介入联合佳药物治疗能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军;郝晓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女,15岁,学生,因上腹胀痛20余天入院.查体:腹平软、对称,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剑下部位压痛,可扪及约10×10cm2包块,质硬,活动度好,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肿大.B超示:胃腔内可见大小约14.5cm×8.0cm×6.0cm的强回声团--考虑胃石症;CT示:胃内见-与胃壁分离的较大团状影,考虑胃结石.
作者:袁春梅;王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无创测量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改变,并具有和侵入性检查一样的指导治疗价值.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小庆;唐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例 35岁,因上腹部及胸背部疼痛两个月,劳累后气促,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103次/min,收缩期及舒张期于胸骨左缘及心尖区均可闻及二级杂音,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增宽,P波高尖,P-R间期延长.胸部X线检查心影扩大以右心房部明显,呈类球形.
作者:王玉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肿瘤内科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化学治疗已成为治疗大肠癌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严重降低了化疗有效率.本文结合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将化学药物、胶体微粒给药系统、生物免疫及中药等途径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皇;张俞;贺庆;官泳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例 女性,23岁,孕足月一胎,在行剖宫产术中静脉滴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20分钟后,出现心慌、气短,全身荨麻疹,随后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查体:神志不清,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BP 50/30mmHg.诊断:过敏性休克.
作者:于翠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儿童肥胖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5例单纯性儿童肥胖设为观察组,4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栓测两组儿童的TNF-α、血糖、血胰岛素和血脂等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TNF-α与体质量指数(BMI)、HOMA-IR、TC、TG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与HOMA-ISI、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P<0.05).结论 单纯性儿童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TNF-α与单纯性儿童肥胖的BMI、胰岛素抵抗、TC、TG等指标密切相关.TNF-α可作为一个潜在性的临床判断单纯性儿童肥胖生物学指标.
作者:佘志婉;童和平;薛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特异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8例患儿分为VMC组及正常对照组,各54例,分别检测患者的CTnT、hs-CRP、和CK-MB的水平.结果 VMC组CTnT、hs-CRP、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CTnT、hs-CRP、和CK-MB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联合应用CTnT、hs-CRP、和CK-MB进行检测,能更准确诊断VMC.
作者:彭宗生;孟宪文;王明玲;张晓玲;王淑忠;张红;王艳芝;陈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交锁钉治疗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1周左右伤口干洁,再二期行交锁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38例术后平均12个月获得骨性愈合,1例因伤口感染,予伤口引流换药后骨折愈合,2例发生延迟愈合,予髓内钉及锁钉由静力性固定改为动力性固定及植骨后骨折愈合,1例骨折轻度成角,外观稍显畸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交锁钉是治疗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其术中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感染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曾可培;杨利;袁加斌;仙登沁;王新;李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研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mRNA表达及其受体蛋白的改变.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只)和模型组(16只).模型组根据Doering等的方法,用银夹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 mm).8周后免疫组化法进行AT1受体蛋白染色,并用灰度值作为其含量指标行图像分析,即时PCR扩增后分析并测定其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造模8周时AT1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犬鼠所致心肌纤维化心肌ATl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发生改变,通过ATl下游信号通路传导作用,促进心肌纤维化.
作者:焦东东;赵凌杰;蔡辉;赵智明;郭郡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