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刘琦;张帆;欧三桃;温向琼;侯静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寻找佳的深静脉置管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方法 分析219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置管部位包括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封管方法为纯肝素封管.结果 219例患者接受了深静脉置管,平均置管保留时间为72.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0.5%.颈内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93.2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股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34.7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为安全可靠,应为血液透析治疗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股静脉置管方法操作方便,但影响患者活动,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应慎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76例近期未发作的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CO2气腹组(对照组)172例,非气腹组(实验A组)125例,低气压组(实验B组)79例,并对手术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损伤、脏器穿孔、胆道损伤、胆漏或者中转开腹等并发症发生.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性,实验B组与实验A组比较平均体质指数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非气腹、低气压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和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当.

    作者:赖俊谕;姚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置管的故障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12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穿刺口渗血、局部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落.结论 根据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故障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或避免其故障的发生.

    作者:黄秀萍;杨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的超声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276例我院诊断为子宫肌瘤的病例,进行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81.9%,子宫腺肌瘤易被误诊,余被误诊的疾病为卵巢肿瘤、子宫肉瘤、陈旧性宫外孕和残角子宫.结论 典型的子宫肌瘤超声易诊断,对于与子宫肌瘤超声表现相似的疾病应仔细观察团块的边界,团块与卵巢的关系及团块周边的血流信号等,从而减少误诊.

    作者:朱勇;张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呋塞米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伴重度水肿的利尿疗效,并与白蛋白加呋塞米的疗效作比较.方法 将92例初次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凝、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A组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l/kg·次)加呋塞米1~2 mg/kg·次,静脉缓慢推注,每天1次;B组给予静滴人血白蛋白(1g/kg·次)后推注呋塞米(剂量同A组),每天1次;均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尿量变化情况、水肿消退时间、血清白蛋白变化及停药后水肿复发、利尿消肿所花的费用等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尿量变化情况、水肿消退时间和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停用利尿药后A组水肿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利尿消肿所用的费用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呋塞米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可以取得与人血白蛋白加呋塞米一样的利尿疗效,而且减少了复发,减少了费用,更加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太光;卢昌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0%,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0%、89.7%和82.0%.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显示率高.T分期对指导胃癌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达兵;余平;戴洪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先天性单肢腓骨缺如并胫骨发育不良1例

    病例男性患儿,发现患儿右下肢较对侧缩短1天入院.查体:右下肢较左下肢缩短,双下肢周径大致一致,患儿右脚尖着地并右足外翻畸形,双下肢皮肤光整,余未见异常.双下肢对比X线平片示(图1)右下肢腓骨缺如并右胫骨较左胫骨缩短,右胫骨近端骨骺及胫骨远侧干骺端较对侧发育均小.

    作者:陈玉峰;周霖;李胜;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9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纽单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奕;胡腾;薛丽容;黄春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痔术后病人应用地奥司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对痔术后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其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的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地奥司明对降低痔术后病人出血及肛缘水肿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赵红波;李剑;杨其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 将64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每天三次诺和锐+睡前一次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和B组(给予诺和锐30每天三次皮下注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的时间、血脂的改善、水肿发生率、体重增加程度、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及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状态,改善脂代谢紊乱.但甘精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5.28±0.62)d vs(6.02±0.78)d,P<0.05].结论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使用甘精胰岛素血糖达标更快,但医疗费用偏高.

    作者:王晓书;张维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补体途径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la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晚期并发症,可单独发生在15~40%的所有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年来许多证据阐明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及其补体激活与疾病的重要关系,尤其是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本文综述了MBL的结构、功能、与各种疾病的联系,以及MBL补体途径激活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晓慧;樊文星;黄颂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发热发生率;平均术后住院日等指标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一定适应证下,子宫肌瘤剔除可采用经阴道途径,手术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瑞莲;刘建丽;王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与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对473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锐器伤发生的人数、种类、程度及原因,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在473名调查的护士中,84.14%的护士曾受到过医疗锐器伤,导致锐器伤的用物主要是:头皮针占23.27%,注射器针头占38.47%,玻璃类占25.42%,处置治疗后用物发生锐器伤占43.47%.结论 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应采取积极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

    作者:杨丹;王定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BAFF-R-IgG4mut融合蛋白对BXSB狼疮鼠B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BAFF-R-IgG4mut融合蛋白对BXSB狼疮鼠B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观察BAFF-R-IgG4mut融合蛋白对BAFF刺激的B细胞活性的影响;100μl的PBS、200 μg人IgG4和100 μg BAFF-R-IgG4mut融合蛋白分别经腹腔注射10周龄雄性BXSB狼疮鼠,每周注射3次,共注射5周.分别检测狼疮鼠外周血BAFF水平、外周血和脾脏组织中B220+CD5-、CD3+CD4-、CD8+T和CD3+、CD4+、CD8-T细胞的表达以及狼疮鼠的存活率.结果 BAFF-R-IgG4mut融合蛋白组外周血BAFF以及外周血、脾脏组织中B220+CD5-细胞较对照组下降(P<0.01),实验组狼疮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 BAFF-R-IgG4mut融合蛋白可抑制BXSB狼疮鼠B细胞活性.

    作者:丁涵露;王莉;倪兵;高闻达;钟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重度急性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重症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组和对照组.HP+HD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对照组26例是同期收治的因非医疗原因未能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 vs 73.08%,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69% vs 26.92%,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重症急性中毒一种较好方法,操作容易,值得推广.

    作者:薛痕;蒲超;杨有芹;杨有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急性胆囊炎21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4例(腹腔镜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8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置引流管、腹腔引流量、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综合费用.结果 2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病例除置引流管例数、腹腔引流量、二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外,余8项指标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和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是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祥;苏志勤;康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睡眠中自主神经活动与心源性猝死

    从人的睡眠生理及自主神经活动,探讨睡眠中各种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理,希望有助于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猝死率.

    作者:王银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脊髓复苏在急性颈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早期脊髓复苏在急性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脊髓完全性损伤17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69例.早期脊髓复苏方案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有效的血容量,维持平均动脉血压在100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②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③行颅骨牵引制动或复住颈椎.④早期进行颈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⑤术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死亡6例,失访4例,76例获得12~54个月的随访.随访病例中56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其中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23.5%,不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73.9%,总有效率为65.1%.结论 颈脊髓损伤后,早期复苏治疗是保留和恢复残存脊髓神经功能较为有效的措施,应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杨本孝;贾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学生综合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检验专业本科学生综合成绩差异的原因.方法 将2004、2005两个年级检验本科学生已修完的17门课程,选出11门授课教师相同、考试难度相近的课程成绩纳入研究,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经方差大正交旋转后,可提取三个主因子,分别为专业学习因子、政治理论学习因子和理科学习因子.其中专业学习因子得分在两个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成两个年级综合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学习动机,而非智力因素.

    作者:杨晓丹;杨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3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除1例失访外余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结果 23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周,患肢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接近正常,22例在术后1年内取出髓内钉.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骨不连、骨骺损伤,无明显畸形愈合.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有效,适用于4岁~15岁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家福;石厚银;吴佳奇;汪国友;关钛元;黄家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