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BEPS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比较

钟家国;赵劲松;杨汉勇;苏加庆;罗超;李辉

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 结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摘要: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B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采用LBEPS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41例为观察组,术中采用T管引流的3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LBEPS术中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长期T管引流,手术安全可行.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微创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医院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33例行传统内固定术作为对照组,32例行微创内固定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术后1 w和末次随访时的Gissane角、B(o)hler角及距下关节面的移位距离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等待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Gissane角和B(o)hler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距下关节面的移位距离减少(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术可达到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相当的近期疗效,且创伤小,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生斌;阿尖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颌畸形1例

    病例 男,16岁,因“乳牙未替换、进食时下前牙咬上颌牙龈”就诊.询问病史:其母亲叙述,患者出生后乳牙萌出正常,但换牙较同龄人晚,有部分牙齿至今未替换,近日出现进食时咬上颌牙龈导致疼痛现象.患者8岁时,因跌倒致左上前牙横折,曾在外院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既往体健,母乳喂养,无拔牙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孕期接触X线照射,无重大疾病及毒物接触史.独子,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父母体健,牙齿均未见异常.

    作者:梁红瑛;刘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2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的动态心电图指标[缺血发生次数(IN)、每次缺血持续时间(TMI)、每次缺血高心率(HMTT)和低心率(LMIT)、ST段大位移(STm),计算心肌缺血变异性(Ⅳ)和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临床疗效、血清脂蛋白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N、TMI、HMIT、LMIT、STm、IV、TIB、血清脂蛋白α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脂蛋白和hs-CRP水平有关.

    作者:郭冬梅;高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LBEPS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B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采用LBEPS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41例为观察组,术中采用T管引流的3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LBEPS术中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长期T管引流,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钟家国;赵劲松;杨汉勇;苏加庆;罗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化疗治疗老年AML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可行性.方法 老年AML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标准CAG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化疗治疗,2w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第3、6个月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10d,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Ⅲ~Ⅳ级的胃肠道反应、肺部感染、发热、肝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3和第6个月的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化疗治疗老年AML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虽近期临床疗效降低,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对近期病死率影响不显著,而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黄文琴;丁乐;周伟;杨莉洁;刘海波;胡大勇;杜清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TA和氢氧化钙在年轻恒前牙冠折活髓切断术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两种盖髓剂在年轻恒前牙冠折活髓切断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氢氧化钙组使用传统盖髓剂氢氧化钙治疗,共58例;MTA组使用新型盖髓剂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治疗,共54例.均在术后3和12个月进行定期复查,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时,MT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氢氧化钙组的74.2%(P<0.05);术后12个月时,MT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氢氧化钙组的79.3%(P< 0.05).结论 年轻恒前牙冠折活髓切断术治疗中,应用MTA作为盖髓剂的临床疗效优于氢氧化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玮;岳强;杨晓虎;李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收治的68例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34例,行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手术)和开放组(34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疗效.结果 微创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VAS评分均逐渐显著降低,以微创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微创组Frankel脊髓功能的E级比例为58.8%,明显高于开放组的26.5%(P< 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更佳,预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晓波;田建亮;齐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20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3例,分别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VAS评分、鼻自洁功能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渗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更长;两组术后6个月鼻塞的VAS评分、鼻自洁功能均较术前改善,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术后愈合快及鼻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云;吴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AP3K2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双向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MAP3K2对A549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方法 采用MicroRNA-520a-3p类似物不同程度下调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MAP3K2水平,使用Western blot、MTT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对各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细胞培养和miRNA类似物干预,获得不同MAP3K2表达水平的A549细胞,并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MTT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提示MAP3K2对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结论 MAP3K2对A549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双向作用,即先抑制后促进的过程.

    作者:于杰;刘大平;涂东;陈小波;罗国军;石云;汪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JOA和ODI评分、手术各阶段的椎间隙高度及丢失高度,评价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JOA和ODI评分没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升高,而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椎间隙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和6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均增加,但在术后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椎间隙高度更高,丢失高度更小(P<0.05).结论 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脊柱功能改善明显,慢性疼痛症状减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杜增峰;马江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完整胃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完整胃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在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完整胃系膜切除加D2胃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行D2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转移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00%和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和31.43%(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吞咽困难、呃逆、饮食受限以及身体外观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完整胃系膜切除可进一步完善D2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更彻底,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广辉;郭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钉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住院日奇偶数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32例)行带锁髓内钉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HSS各项评分,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带锁髓内钉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HSS各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HSS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疼痛、功能、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活动范围、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个月期间,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无愈合延迟发生,对照组则有3例骨折愈合延迟.结论 带锁髓内钉联合骨折挫伤胶囊对胫骨开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胫骨周围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小龙;白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131I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剩余组织,有效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复发率[1].目前,采用的“手术+131I+甲状腺激素抑制”三步方案治疗,是目前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1].医务人员认为一次性大剂量口服131I治疗DTC的效果虽好,但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2016年2~9月本科共收治DTC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155例,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甘秀翠;王光琳;童瑞;徐杨;陈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常规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后四联疗法根除Hp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失败后,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收集收治的Hp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均为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分别采取新三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与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四联疗法(PPI+铋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Hp根除率、炎症因子水平、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Hp根除率为77.5%,试验组Hp根除率为9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白介素-10(Ⅱ-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试验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而对照组分别为97.5%和7.5%,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常规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后,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四联疗法是有效的补救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木尼拉买买提;李孜琼;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MTC)术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2例MTC患者的18个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回声水平、内部回声和钙化情况、边界及颈淋巴结情况等,比较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在18个结节中,50.00%为单发,83.33%形态不规则,83.33%边界清晰;83.33%为很低回声或低回声,88.89%内部回声不均,100.00%为实性或以实性成分为主,83.33%内部有微小或粗大钙化.病理证实为转移的颈部淋巴结中,83.33%为低回声,66.67%内部有钙化.结论 MTC恶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既具有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一般特点,又有不同于乳头状癌的特殊表现,在MTC的术前检查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晓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使用单通道经皮肾镜(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FURS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行PCNL治疗的118例老年复杂性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标准多通道PCNL治疗患者68例(对照组),行单通道PCNL联合FURSL治疗患者5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了手术,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85.7%,对照组的90.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4.4±9.7)min vs(82.9±12.6)min(P< 0.05),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5.8±1.2)d vs(7.9±1.8)d(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肌酐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较低(18.4±2.1) μmol/L vs(23.3±3.4)μmol/L(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vs 19.1%,P<0.05).结论 单通道PCNL联合FURSL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效果确切,术中出血少,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获益更多.

    作者:向宸辉;刘小勇;王鹏桥;陈胜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AH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针对PAH及其原发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两组均治疗20 d.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动脉氧分压(PaO2)、一氧化氮(NO)、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O2、NO和NT-proBN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d后,两组PaO2和NO显著高于治疗前,而NT-pro BN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治疗PAH的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的PaO2、NO和NT-pro BNP水平有关.

    作者:范荣梅;朱健勇;曹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8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发生医院感染40例(10.36%),43例次(11.14%).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为主,其后依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共检出9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革兰阴性菌47株,真菌5株.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使用抗生素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是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要加强病区医院感染控制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定期开展医院感染控制业务培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局部应用不同药物预防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预防智齿拔除后干槽症发生的临床疗效,为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下颌智齿拔除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患牙均使用2%利多卡因麻醉,并采用联合挺拔方法拔除,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干槽症预防治疗:A组69例,采用明胶海绵局部填充治疗;B组71例,采用云南白药明胶海绵局部填充治疗;C组68例,采用米诺环素明胶海绵局部填充治疗.结果 A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15.9%,B组为7.0%,C组为2.9%,3组间干槽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发生干槽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高于B、C组,而C组的病情严重程度轻于B组.结论 云南白药和米诺环素明胶海绵局部填充可以有效减少干槽症的发生,且米诺环素明胶海绵局部填充可减轻换患者干槽症病情.

    作者:李诚;刘彩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并行消化道重建的患者63例,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n=33)采用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术.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炎和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造影剂胃排空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术比较,改良Roux-en-Y吻合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吻合口炎和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患者术后的胃排空时间延长.临床应根据患者术前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士涛;季刚;冯江;张滨;王利荣;刘振辉;杨彦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