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脑转移瘤1例围手术期护理

顾秀红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 脑转移瘤,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患者的60%[1]。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兼顾了根治和生存质量两个方面。脑转移瘤目前已经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常见的颅内肿瘤,有20%~40%的癌症患者,在其病程中的某些阶段出现颅内转移瘤[2]。转移性脑瘤是肿瘤远处播散和晚期表现,预后差,其常见原因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肾癌,原发于大肠相对少见,文献报道仅为1%~4%[3],其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其他肿瘤更短[4],仅为4.5~5.1个月。我科于2013年7月7日收治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脑转移瘤(单发)的患者,于2013年7月11日在全麻下左额顶深部肿瘤切除+去骨瓣减压术,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下,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医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0例、死亡组10例,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基础疾病、未行气管切开、有合并症与未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合理把握洗胃时间、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血液灌流,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9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9例输液反应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输液反应可能与不规范操作、输注药物、输液速度及浓度、季节及患者体质差异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医嘱配制及输注药物,加强输液时巡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及因此而不良后果。

    作者:汪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采用康复训练集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86.2%、89.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62.1%),P<0.05。结论:对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用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增强治疗效果,且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尚荣;林清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纳洛酮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应用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8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纳洛酮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纳洛酮时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刺络拔罐加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86例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以大椎、肺俞、膈俞、委中为主穴行三棱针刺络拔罐加中药五味消毒饮辩证加减治疗寻常性痤疮86例。结果:治愈42例(48.8%)好转38例(44.1%)无效6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此方法疗效准确,见效快,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柳秀峰;常万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16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12例,占总数的66.67%,女性患者56例,占总数的33.33%,说明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多,共60例,占总数的35.71%,高血压56例,占总数的33.33%,冠心病37例,占总数的22.02%,风心病13例,占总数的7.74%,肺心病2例,占总数的1.20%。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提高治疗的质量。

    作者: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科门诊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予口服补液盐补液及思密达修复胃肠粘膜;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与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黄琴;蒋菊萍;蒋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粉针剂溶解问题及解决措施

    将药物溶解后给患者使用,是临床护士的常见工作之一。我们经常接到反馈信息,在临床用药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药物成份、制备工艺、所用辅料及制备方法的不同,在药品的溶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我们接到反馈的一些关于药品溶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汇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指导临床合理溶解药品。

    作者:刘保起;蒋燕杰;武玉梅;李修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透护士在血液透析安全中的作用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加入到血液透析队伍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透析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透析安全日益成为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重心。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现有机器27台,CRRT机一台,在编血透护士9名(包括护士长),每日需完成七十左右人次的血液透析任务,人员少,机器配备不足,房间布局不甚合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得到治疗,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提高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护士的努力,保证血液透析安全有效完成,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重点。

    作者:闫绍莹;毛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8例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剖宫产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胀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童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综合防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方法:从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及其他危险因素实施综合防治。结果:提高了本组92例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促进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方法及其疗效,总结用药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7月我科收入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除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辅助检查及冠脉病变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尤其是早期应用治疗川崎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预防冠脉病变。

    作者:马清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科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方式的探讨

    临床见习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临床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因此显得及其重要。在以往的临床医学见习教学过程中,每个实习学生有着充分的实践机会,而现在儿科家长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前增强,故多数家长会拒绝实习学生进行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这样给见习带教工作带来困难。加之有些儿童传染病在儿科病房是见不到的,所以难以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见习内容。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及社会的发展,儿科临床见习方式也要进行多方式的改革,故本科研意在研究应用病例讨论法、参观法、参与病房查房见习、PBL等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根据临床见习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见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

    作者:张丽文;高晓宇;白明辉;亢杨;邓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UVB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白酊联合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出现13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用UVB照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8例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外斜V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后眼位的情况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48例中,41例(85.42%)术后眼位恢复正位,32例(66.66%)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结论:根据造成外斜V征的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玲;李春燕;杨学虎;尹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IV感染合并妊娠孕产妇的护理

    目前艾滋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据报道2012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艾滋病,流行特征有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流行的趋势。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医院于2010年成立了艾滋病科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由开始的几个病人,到现在四、五十个病人,还包括一部分育龄期妇女。特别是母婴传播的流行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

    作者:黄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鼻源性头痛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人鼻源性头痛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7例,肺气肿3例,脑梗塞后遗症1例,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58例患者痊愈39例,显效15例,无效4例。其中有4例术后2天内出现冠心病症状经内科会诊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老年人鼻源性头痛常合并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友军;李慧娟;高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叶酸缺乏与出生缺陷的相关研究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已经产生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1]。每年诞生80万~120万名缺陷儿,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诞生。缺陷儿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但是比例仅占20%~30%;30%~40%患儿在出生后死亡,约40%将成为终生残疾。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0万家庭被卷入痛苦的漩涡中。

    作者:马运荣;时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脾胃学说论述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出《内经》到李东垣总结了实践经验,著成医学史是有名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书,充实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创立了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药。因而奠定了脾胃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

    作者:朱娟芳;沈洪晖;杨辉;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激活咪唑啉I2受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咪唑啉受体早是在80年代中期,由Bonsquet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根据其与不同的配体结合力的不同,分为I1和I2两个亚型。能与氨基可乐定(paraaminoclonidine)特异性结合的命名为咪唑啉I1受体,与咪唑克生(idazoxan)特异性结合的命名为咪唑啉I2受体。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I1受体,关于此受体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到,本文不再赘述。I2受体分布非常广泛,全身许多脏器包括细胞组织都有分布,其中脑、肾及肝内该受体分布多,横纹肌、平滑肌、脾和心脏等组织分布也不少,后者只比前者低7%~25%尤其脑组织中分布密度高,其主要存在于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1]。

    作者:周靖;包丽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