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防治分析

潘建军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16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12例,占总数的66.67%,女性患者56例,占总数的33.33%,说明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多,共60例,占总数的35.71%,高血压56例,占总数的33.33%,冠心病37例,占总数的22.02%,风心病13例,占总数的7.74%,肺心病2例,占总数的1.20%。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提高治疗的质量。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的用药思想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的用药思想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收治的44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对用药思想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治愈36例,好转6例,有效率95.4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的临床体会

    蓝黑纹身是常见的一种外源性皮肤色素沉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因纹身造成的个人负面影响,去除纹身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纹身的治疗原则是彻底去除纹身色素,不留瘢痕。传统的纹刺治疗方法有:电烧、冷冻、磨皮、植皮等。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3月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均取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烨;马群;吴海龙;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

    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及时等问题的分析,总结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不安全因素,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力;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肝素透析的护理配合与应用

    血液透析常使用抗凝剂预防凝血。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及自身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或近期经受手术或创伤的透析患者,禁忌使用肝素以防止出血加剧或诱发再出血,即进行无肝素透析。我们采取了提高血流量,定时快速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严密观察等防护措施,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纪慧萍;毛艳华;闫绍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眼外伤的护理体会

    在小儿眼外伤的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日常眼外伤患儿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体会。

    作者:刘苗苗;赵春丽;张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呼吸内科病房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情况,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病房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作历史性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慢性肺部疾病是造成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并采用机械辅助呼吸是导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肺部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结论:长期使用抗生素、高龄和具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易出现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应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疗程,加强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到2012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共46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西药选用雷公藤多苷片1mg·kg-1·d-1,中药选用黄芪当归方剂,用水煎服。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记录,对尿蛋白和肾功能进行检查。结果:统计调查结果显示46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中治疗痊愈12例、缓解17例,有效13,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蛋白尿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肾功能进一步增强。结论: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明显的疗效,整个治疗过程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血液标本合格率高,合格率为96.0%,粪便标本合格率低,合格率为85.0%。结论:为提高细菌检验的正确率,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采集规范,采集源头要注意保护好标本,在细菌标本的保存及处理上也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是保证临床细菌检测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岚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恶心、呕吐、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甲减误诊一例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51岁,因“反复恶心、呕吐3天”入院,查体:T36.1℃,P68次/分,R21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晰,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皮肤弹性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未见苍白、充血,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咽部无红肿,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8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液波震颤、振水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墨菲氏征阴性,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甲床充盈欠佳,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抑制胃酸、对症支持等治疗。期间检查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头颅CT均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浆渗透压:251.64mmol/L;血清电解质示:K 3.10mmol/L,Na 116mmol/L,Cl 78mmol/L;尿Na:30mmol/L。患者入院前无大量补充水或低钠液体,亦未使用过利尿剂。按低钠血症给予补钠、钾及补液等治疗后,仍反复恶心、呕吐,复查血浆渗透压及血清钠未见明显好转。行电子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提示:TT30.48nmol/L,TT445.3nmol/L, TSH 8.970mIU/L,FT31.70pmol/L,FT43.41 pmol/L。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钠血症。给予补钠的同时,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症状逐渐缓解,食欲好转,恶心、呕吐停止,出院时糖渗透复查提示:OSM 293.7mmol/L,K 4.00mmol/L,Na 139mmol/L,Cl 99mmol/L。

    作者:陈玉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连提取物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目的:探讨黄连提取物影响细菌内毒素的作用。方法:以细菌内毒素为致热原,观察三种不同剂量(0.10g/kg,0.08g/kg,0.06g/kg)的黄连提取物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另外,以2EU/ml的内毒素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观察三组不同剂量的黄连提取物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黄连提取物三个剂量组的家兔平均体温变化要明显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黄连提取物三个剂量组的小鼠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且小鼠的平均死亡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黄连提取物对细菌内毒素导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2EU/ml的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明显延长小鼠的死亡时间。

    作者:丁然;初明;裴军;张明波;肖鹏;刘晓妍;谢少华;翟艳君;初正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与化疗药敏预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的HER2表达水平与化疗药敏预测基因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乳腺癌组织,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HER2及化疗药敏预测指标TYMS、RRM1、TUBB3和TOP2A的mRNA表达,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化疗药敏预测基因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80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敏感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可能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在辅助化疗中出现耐药时,有必要进行HER2及各预测因子的全面基因检测。

    作者:汤小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0名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患儿,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留置针脱管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达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不孕症在临床上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15例,实验组采用联合腹部B超的方法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输卵管通液,然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输卵管比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要高,受孕率也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腹部B超方式对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的损害较小,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没有辐射危险,并且手术费用低,无需住院,在治疗的当月就可以妊娠,操作十分渐变,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三种类型:瘢痕处单纯孕囊型、瘢痕处包块型及孕囊部分位于瘢痕处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首选和佳方法,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杨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8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萘丁美酮,治疗组给予通经活利汤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95.35%,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西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成人患者31例,对他们采取手术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统计显示,在术后3~36个月的随访期间,31例患者的骨折症状均痊愈,尺神经的卡压症状得到基本的消失或改善。结论:采用手术固定方法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连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柴胡半夏枳实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半夏枳实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为80例。治疗组采取柴胡半夏枳实汤,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饭前分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口服2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口服,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X2=4.15, 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半夏枳实汤联合奥美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霞;马芳敏;巩振兴;孟艳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脑转移瘤1例围手术期护理

    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患者的60%[1]。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兼顾了根治和生存质量两个方面。脑转移瘤目前已经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常见的颅内肿瘤,有20%~40%的癌症患者,在其病程中的某些阶段出现颅内转移瘤[2]。转移性脑瘤是肿瘤远处播散和晚期表现,预后差,其常见原因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肾癌,原发于大肠相对少见,文献报道仅为1%~4%[3],其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其他肿瘤更短[4],仅为4.5~5.1个月。我科于2013年7月7日收治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脑转移瘤(单发)的患者,于2013年7月11日在全麻下左额顶深部肿瘤切除+去骨瓣减压术,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下,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顾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主要探析甲状腺切除术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与临床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1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各大型医院收集,102例采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78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内镜下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上相对更短(P<0.05);另外,两组临床效果整体相比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在具体应用中存在差异性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以保证手术效果的佳化。

    作者:丁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9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9例输液反应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输液反应可能与不规范操作、输注药物、输液速度及浓度、季节及患者体质差异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医嘱配制及输注药物,加强输液时巡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及因此而不良后果。

    作者:汪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