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琴;詹丹丹;吴超华;黄翠萍;陈邱玲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UC患者仅接受美沙拉嗪或激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UC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作为研究组.治疗后2、4w,检测两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2 w,两组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4w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w,两组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4 w,研究组上述3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益生菌制剂联合应用有助于抑制UC患者炎性因子IL-6、TNF-α、CRP的表达,从而控制炎症反应.
作者:赵纯成;周钢;李远洪;张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中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A组)32例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组(B组)36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臂肿胀程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率.结果 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多于A组(P<0.01),术后1d上臂水肿程度B组更重(P<0.01),住院时间A组短于B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A组更短(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A组断钉1例(3.13%);B组断钉2例,钢板断裂3例,合计发生率为13.89%.A组总优良恢复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用锁定钢板固定更利于骨折的恢复.
作者:文朝远;魏林节;叶东平;贾锋涛;王飞;杨仕吉;范应磊;郭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肺损伤(ALI)是直接或间接致伤因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和/或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小、顺应性减少、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死腔增加)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X线表现为两肺渗出性病变,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2/吸入氧分FiO2) <300[1].
作者:刘洪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积极补液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早期削痂植皮及持续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综合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4、21 d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3d开始,患者Hb、WBC、Scr、ALT、AST、血钾、TNF-α及IL-6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7d开始,BUN及mALB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IL-10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早期削痂植皮存活率为(96.1±3.8)%,患者住院时间(31.5±8.2)d.治疗后5~20d进入多尿期,平均(10.2 ±5.0)d,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等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恢复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柯海文;沈运彪;夏来启;姚尚圣;李金玺;周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确保野战卫生装备聚焦战斗力、生成战斗力,2007年全军先后配发了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战X线诊断车.该型X线诊断车操作简便、野外拍片机动性强,且具有一定射线防护能力,平时适用于机动至体系部队偏、散、远营连哨所开展健康体检X线专项检查;战时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时,适用于机动到任务区域快速展开实施大批量伤病员X线检查.
作者:向劲松;杨萌;曾居华;张林林;张永媛;李泉;李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人尾加压素Ⅱ(UⅡ)、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半胱氨酸(Hcy)及血管生成素(Ang)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88名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浆UⅡ、NO、MDA、Hcy及Ang水平,并以Logistic法分析各指标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NO低于对照组,血浆UⅡ、MDA、Hcy及Ang水平则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血浆指标与糖尿病肾病均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UⅡ、NO、MDA、Hcy及Ang呈现异常的状态,可作为监测疾病进展的有效指标.
作者:徐伟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等,其目的是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1].面对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无误地作出判断并实施正确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2].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中国已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军队医院干部病房患者的数量相应增多.我院干部病房主要承担军队师以上干部及相应级别待遇的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患者年龄大、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因此,要求干部病房护士正确掌握CPR技能非常重要.了解老干部病房护士急救技能掌握水平,实施针对性、强化性培训是提高护士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干部病房的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CPR考核后分析,了解干部病房护士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探讨提升急救技能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玉琴;詹丹丹;吴超华;黄翠萍;陈邱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儿童下颌骨颏部或体部对冲性损伤所致的髁突骨折未经适当处理,可继发颞下颌关节(TMJ)强直,进而影响下颌骨的正常发育,主要表现为患者面下1/3短小、口内咬合关系错乱、张口受限,严重者可呈典型的“鸟嘴”畸形,致使固有口咽腔体积缩小、舌后坠等,导致上气道狭窄,并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并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发育、面容及生存质量.我科于2011年6月~ 2014年6月采用内置式牵张成骨技术联合关节成型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伴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11例,针对患者疾病、诊疗特点,采取有效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文艳;马东洋;曹健;陆皓;马彩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初步估计,全世界AF患者已超过3300万人[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它将成为一个更加普遍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2].AF是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密切相关[3].目前,用于恢复AF患者窦性心律的药物主要包括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其疗效差强人意.在>1年的随访中,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仅为30%~70%[4].而且,这些药物同时也存在致心律失常和心外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5-6],其安全性也限制了其使用.因此,更好地认识AF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向,对提高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非常重要[7].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异常的钙离子(Ca2+)调节是AF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8-10].
作者:吴鹏;刘星;范忠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结合可视人项目和CT图像,研究急性复发性胰腺炎(RAP)时胰液经各膈肌裂孔进入纵隔的通道.方法 基于中美可视人项目数据库,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探究通向纵隔的潜在通道.在51例RAP病例CT图像上,这些潜在通道被证实或被纠正.结果 除了从系膜后平面、肾后平面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膈脚后间隙(RCS)的这条通道外,所有可视人展示的进入纵隔的通道均在CT图像得到证实.胰液从胰周间隙(PPS)直接至胃裸区(GBA),或在此过程中途经系膜后平面;随后经食管裂孔进入RCS的R1和R2通道的出现率分别为27.4%和29.0%.结论 伴随着RAP病程,通向纵隔的通道有转变成瘘管的可能性,对此类通道的研究,为提高胰胸膜瘘(PPF)的诊断准确率奠定了影像解剖学基础.
作者:李洵;徐浩铜;向珂;程龙;吴毅;田伏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 男性,58岁.入院前2d饮大量米酒(约1000 ml)后出现胸痛伴恶心、呕吐,每日呕吐20~30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物.无畏寒、发热,无反酸、暖气、心悸、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未治疗.由于胸痛越来越剧烈,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立即转至我院.既往有高血压史,自行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饮酒史40年,平均饮白酒500 g/d.
作者:刘凯;黄茂涛;翟亚兰;曹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 男,94岁,因“乏力1 w”入院.近1 w患者无明显诱因感乏力明显,无流涕、咽痛、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头晕、头痛.既往有房颤病史30年,开始为间断性,2003年左右呈持续性,但未服用华法林.2004年因冠脉造影术后出现肺栓塞,开始服用华法林至今.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高曾达4.34,多次达3以上.近1年服用剂量为周1、3、5、7为2.5 mg,1次/d;周2、4、6为1.25 mg,1次/d.
作者:任冰稳;朱晓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 女,37岁,孕3产1,人工流产2次,因阴道不规则流血、性交痛并伴下腹部疼痛1年余入院.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前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暗红,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下腹部隐痛放射至腰骶部,并伴有性交疼痛及接触性阴道流血.既往史:1997年曾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本次月经干净后3d就诊.妇检发现阴道后壁上段黏膜增厚,面积约3 cm×2 cm,皱襞消失,弹性可,其上可见数个约绿豆大小息肉状新生物,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宫颈柱状,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作者:谢梅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单侧额颞瓣开颅+大脑镰切开与双侧额颞瓣开颅对清除双侧额叶脑挫伤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双额叶脑挫伤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5例,行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B组28例,行双侧额颞瓣开颅.结果 术中均直视下清除双侧额叶脑内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术后CT检查提示脑挫伤血肿清除满意.A组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均少于B组患者(P<0.05).出院3个月后随访,两组在良好率、中残率及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重残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单侧额颞瓣开颅+大脑镰下切开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患者预后好的优点.
作者:宋朝理;郑小强;庄进学;陈登奎;邓聪颖;程宏炜;薛峰;李海龙;张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大理(海拔1976 m)和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280 m)健康人群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沉等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香格里拉健康人群无论男女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高于大理地区健康人群(P<0.05),而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两个地区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香格里拉健康人群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低于大理健康人群(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越严重,人体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也相应增高,提示高原人群血液具有“浓、黏、聚、凝”的特点.
作者:子建文;李倩;张玉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流程化沟通方式简称CICARE,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il)的英文首字母缩写[1].它是以流程的方式指导护士通过相应的步骤和程序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在手术前所表现出的不良应激反应,具体表现为代谢率增高、皮质醇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和需氧量增加等相关症状,严重干扰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并给患者带来负性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巨大的危害[2].为提高全科护士的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2013年1月,我科进行术日晨访视时引入CICARE沟通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娟;阳娟;杨梅芳;叶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 女性,5岁1个月,体重15 kg.因“头痛1个月,间歇性呕吐7d”,于2013年9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10 d出现右下肢无力;入院前7d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之后呕吐数次,非喷射性.到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左额叶囊实性占位病变;MRI检查提示:左额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X片: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入院时患者精神、食欲差,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脊柱四肢无畸形,右下肢肌力Ⅳ级,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李海龙;吴超群;胡俊梅;钟国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劲润脱敏剂与多乐氟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为脱敏剂与粘接剂的选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将15颗新鲜离体牙预备出牙本质面并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离体牙的牙本质面分别用劲润脱敏剂、多乐氟处理后,一组不使用脱敏剂,选用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将玻璃陶瓷粘于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万用力学实验机作剪切测试(1 mm/min).结果 劲润脱敏剂处理后,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平均剪切强度增强,但与空白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乐氟处理,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平均剪切强度减小,且与空白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劲润脱敏剂对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效果无不良影响;多乐氟会降低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作者:杨旸;赵峰;肖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创建研究型军队医院是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引领建设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升平战时保障能力的现实要求[1],各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不盲从,不跟风,认认真真诉诸筹划,实实在在付诸行动[2].
作者:王勤;董自西;谢建福;刘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 84例UC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研究组(n=42)与安慰剂组(n=42).安慰剂组给予美沙拉嗪或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安慰剂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行肠镜检查,根据肠镜下表现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肠黏膜评分为(1.86 ±0.68)、(1.28±0.46)、(0.82±0.24)分,均较安慰剂组的(2.48±0.86)、(1.84±0.74)、(1.26±0.58)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益生菌制剂联合应用有助于UC患者肠黏膜修复.
作者:简玉华;胡辉歌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