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洪建;虞乐华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的相关脑保护措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中操作及其预后.结果 术中麻醉及颅内压监控、适当的骨瓣去除范围、硬膜切开方法、损伤脑组织和脑叶的切除原则、侧裂区血管的保护、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硬脑膜的扩大修补等,均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且能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结论 脑保护措施的术中运用,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刚;赵静;陈祥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地方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军队医院收治患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医保费用控制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医保费用拒付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医院和医保管理者反映为突出的问题[1].
作者:孙玲;任渝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病例 女,14岁,因面部荨麻疹伴潮红7 d来我院就诊.查体:中度贫血貌,面部散在椭圆形暗红色丘疹,米粒大小,丘疹的中央可见小疱,伴潮红.四肢、胸背等处未查见此类丘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白细胞11.5×109/L,嗜酸性粒细胞0.03,嗜碱性粒细胞0.37,红细胞4.46×1012/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29×109/L.
作者:黄喜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避免或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何氏骨科暨何天佐传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66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均取得成功,无一例采用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临床愈合时间42~56 d,平均49 d.半年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基本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采用Neer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优58例,满意8例,无不满意及失败病例.结论 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满意,可尽量避免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何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其创立的著名学习理论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对我国的教学实践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刺激反应下联结的组成,对操作型的学习有明显作用[2].为此,本院将桑代克学习理论运用于护理突发事件应急技能培训中,研究其培训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华;郭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对湿邪与小肠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小肠络病的角度,分析了湿入小肠络所致的小肠络病病机变化及辨证治疗特点,为提高临床疗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钟梁;呼永河;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周龙甫;沈毅;杨宇;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科显微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的6例患者资料.结果 6例术中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均顺利夹闭.恢复良好4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出血关键在于对载瘤动脉的控制,充分脑池开放和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可以有效处理术中破裂的动脉瘤.
作者:宋朝理;庄进学;郑小强;陈登奎;邓聪颖;程红炜;薛峰;李海龙;张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噻氯匹啶两种药物在体外对血小板依赖性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XT-1800i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对添加不同药物浓度抗凝血进行计数分析,并与手工法计数结果比较.结果 加入阿米卡星或噻氯匹啶的抗凝管与EDTA-K2抗凝管计数血小板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与常规测定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米卡星、噻氯匹啶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聚集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适用于血小板的测定.
作者:赵凯华;周雄辉;刘强;汪金;李丽萍;王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患者的多药性和多病性.方法选择2009~2012年期间5316例住院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分为成人组和老年组,药物统计为出院前第1 d使用的药物数量,病种数以出院诊断为统计依据;同时使用≥5种药物为多药性,同时合并≥5种疾病为多病性.结果 老年组平均使用药物为(10.5±9.2)种,成人组平均使用药物为(3.5±3.1)种,老年组显著多于成人组(P<0.01);不同年龄老年亚组平均使用药物为:65~74岁(6.5±6.4)种,75~84岁(9.6±9.2)种,≥85岁(11.4±10.2)种,65~74岁亚组与≥85岁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老年组病种数为(8.3±4.8)种,成人组病种数为(3.8±3.2)种,老年组病种数比成人组病种数多(P<0.01).不同年龄老年亚组病种数为:65~74岁(5.3±4.8)种,75~84岁(7.4±5.7)种,≥85岁(9.2±6.1)种,65~74岁亚组与≥85岁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药性和多病性,高龄患者更突出.
作者:高建苑;吴立平;张荣怀;韩亚军;房海英;陈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GIST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病变部位及手术:肿瘤发生于胃21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5例,直肠1例.21例胃GIST全部行病灶完整切除,其中近半胃切除3例,远半胃切除2例,病灶契型整块全切15例.1例胃底巨大GIST将膈肌上顶并占据左侧胸腔近1/3,行胸腹联合切口全切病灶.4例十二指肠GIST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病灶肠段和胰腺部分切除,1例行病灶局部切除.1例直肠GIST行Miles手术.5例小肠GIST均行病灶加肠段整块切除(包括1例小肠GIST因肿瘤破溃穿孔).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2)术前诊断:31例术前诊断5例,误诊、漏诊26例.(3)随访结果:27例获门诊3个月~10年随访,18例术后复发,其中10例出现肝脏转移,5例腹腔广泛转移.结论 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方法,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作者:陈浩;周刚;石平川;陈传刚;杨建军;陈育平;马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源性晕厥的定义、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4月~2012年8月48例药物所致晕厥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晕厥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降压药物、中成药、心血管系统药物等.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生于用药过程中,快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出汗、头晕、恶心、呼之不应,严重者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持续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到5 min,发作后可自发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晕厥的治疗主要是停药、促进药物稀释与排泄,平卧休息、改善氧供等综合措施.结论 药源性晕厥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预防措施尤为重要,用药前应该做到:(1)详细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及各种病史;(2)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3)控制静脉输液的浓度及速度;(4)掌握联合用药的原则与禁忌;(5)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与处理.
作者:钟山;方丽;兰迅;贾道全;曾伟;魏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患者大多数50岁以后出现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等临床症状,而且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同时患者又存在害怕和恐惧术后出血、感染等问题.对于高龄大于70岁,同时合并心、肺等慢性疾病的高危患者的手术治疗,其手术及麻醉风险大大增加,一直是困扰泌尿外科医师的难点之一[1].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沿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之间的间隙将增生腺体完全切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有高危因素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亚军;陈萍;郭瑜;梁蓉;毛华东;郑跃琴;赵乐乐;任春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和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1].患者满意率是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程度的一把尺子,也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高医院社会声誉和增加经济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我院2010年实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2010年3~12月住院患者满意率达到99.1%.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霞;刘珊;罗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着重要关系[1-2],高尿酸水平可引起膀胱输尿管损伤,而输尿管损伤是引发尿结石的危险因素[3].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减少低龄动物体内血尿酸的水平,可以减低动物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率[4].为了解云南省红河州某地区学龄期青少年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本研究收集2012年1~12月本院对该地区725例学龄期青少年的体检资料,对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敏琪;农树红;陈斌;孟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检伤分类是伤员流救治、后送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整体救治效果的瓶颈之一[1].随着计算机共享、远程通讯、影像数字化、射频识别等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现有的伤员流救护模式已不能适应高科技条件下大规模伤亡救治的要求[2-3].笔者所在医院结合未来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条件下伤员产生的特点和医疗后送的需求,分析造成大批量伤员救治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信息流模型代替传统的伤员流模型.根据信息流模式要求,建立野战方舱医院检伤分类虚拟系统应用于卫勤人员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苏军凯;张鸣青;余海;林亚忠;刘磊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冠心病患者术后的镇静镇痛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36例行冠心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M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8例.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h)+芬太尼1 μg/(kg·h);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 μg/(kg·h)+芬太尼1 μg/(kg·h),两组分别于术后入ICU起开始用药,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4、8、12、24 h共5个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D组HR较M组有所下降(P<0.05);D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尤其是D组较M组不易产生呼吸抑制作用(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可明显减少冠脉架桥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对自主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冠心病患者术后的镇静镇痛疗法.
作者:张立平;杨永健;张近宝;蒋利;郑曦;向可翠;梁瑜;丁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特征为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研究表明,在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或闭塞之前,动脉血管壁就已发生功能及(或)结构改变[1].动脉功能改变的早期表现为动脉顺应性下降.因此,加强对血管顺应性检测及影响因素的早期筛查与干预,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使用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型肠内营养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方案调节血糖.在饮食治疗方面,观察组采用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传统流质饮食.观察7 d后两组血糖达标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次(1例次为凌晨,2例次为午餐前),观察组未发生低血糖.结论 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硕;黄茂涛;胡利苹;张意;王维萍;秦昊;陈琼;彭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或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2月114例中晚期食管癌或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5~70 Gy,1.8~2.0 Gy/次,5次/w,并评价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 存活107例,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34例,无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97.2%.放射性食管炎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或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道全;李灼明;石云;李建平;沙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3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住院组38例(耳),门诊组15例(15耳),住院组口服强的松1 mg/kg×5 d,加用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剂治疗;门诊组仅口服强的松片20 mg/d×5 d.1 w后复查听力,评估疗效.结果 住院组的有效率89.5%(34/38),治愈率65.8%(25/38),门诊组有效率80.0%(12/15),治愈率53.3%(8/15),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有别于突发性耳聋的独立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梅尼埃病关系密切,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门诊治疗有效.
作者:窦艳玲;冯怀志;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