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应用价值研究

周双红

关键词:孕早期, 甲状腺功能筛查, 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行常规体检的78例孕妇(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78例孕妇均实施甲状腺功能筛查,结合检查结果 将其分为甲减组(7例)、亚甲减组(41例)及正常组(30例),分析比较三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甲减组和正常组、亚甲减组孕妇比较可得,组间TSH、TT3、TT4、FT3、FT4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亚甲减组和正常组孕妇比较可得,组间TSH、TT4、FT4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TT3、FT3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实施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骨瓣开窗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小骨瓣开窗显微镜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人在显微镜下实施小骨窗入路手术.结果 此次研究的患者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有非常明显的降低,病人的生活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在科学合理的选取手术时机、手术入路等基础上,使用显微镜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断并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儿恢复的总有效率为72.7%,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安全性较高,治疗操作简单易推广,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硼替佐米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硼替佐米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硼替佐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69.44%比较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56%和41.67%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血液肿瘤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胥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倍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良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董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应用神经节甘脂GM1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应用神经节甘脂GM1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6例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换血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神经节甘脂GM1治疗,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其治疗后有效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复诊发现,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36.54±0.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31.98±1.41)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2.50%)理想,两组数据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甘脂GM1对患有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对患儿预后影响较大,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王艳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紧张性头痛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紧张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4例紧张性头痛疾病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将其随机划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2例,比较组病人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探究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探究组病人在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其月均头痛发作次数,及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方面,都要明显优于比较组病人,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紧张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疾病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病人头痛发病次数,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张英英;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究动态与常规两种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B组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经检测,A组病人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现象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病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7.50%)高于B组病人(55.00%),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检查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高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 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72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LDH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邱功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治疗缺血性卒中所致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对缺血性卒中所致头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卒中所致头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片剂.对比两组患者头痛状况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止痛药物用量[(2.32±1.23)剂]明显少于对照组[(5.61±1.64)剂](P<0.05);头痛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感职能评分[(52.50±5.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97±7.65)分],心理综合得分与躯体综合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对缺血性卒中所致头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改善诸多临床不适症状,使得患者的健康指数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彦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且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疗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放疗治疗,同时还结合索拉非尼治疗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利福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应用用利福喷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银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针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5.88%),对照组11例(32.35%),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郑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29例患者通过CT诊断18例(62.07%),通过MRI诊断为11例(37.93%).(2)29例患者中高血压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8例(62.06%),心源性栓塞的患者6例(20.69%),风湿性心脏病栓子脱落的患者4例(13.79%).糖尿病后脑梗塞患者1例(3.45%).(3)所有患者入院后急性期脱水剂,脑细胞营养药物,同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4)29例患者中有27例在入院后均表现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另外2例患者在入院时意识模糊,但入院后3小时后也表现未意识障碍,病灶对侧偏瘫.(5)29例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31.03%,死亡原因脑疝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余20例患者临床痊愈.出院时患者肌力0-2级的患者18例,3级的患者2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栓塞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临床特点起病急,进展快;治疗方法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治疗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任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XLD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对沙门氏菌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 比较XLD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在沙门氏菌检出率上的差别.方法 选择200例肠道病人粪便标本、480例食品从业人员粪便标本、100份肉蛋类食品标本根据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分别选择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和传统的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培养基进行沙门氏菌的培养,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三类标本沙门氏菌检出率的比较上,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均高于传统的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培养基,组间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不同类别的样品进行检验测试,显色培养基相对于XLD培养基来说对于沙门氏菌具有更好的分离检出效果.

    作者:殷淑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营养日记在饮食干预中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日记用于饮食干预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5年针对在本院置管并定期随诊的40例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营养日记在内的饮食干预,然后随访观察6个月,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该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该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改善,且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干预效果较好的有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尿素氮等.结论 营养日记在饮食干预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清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加泼尼松治疗,治疗组使用他克莫司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白细胞介素-2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水平,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损伤术后重竞技运动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损伤术后重竞技运动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6例半月板损伤术后重竞技运动员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Lysholm评分显示,术前和1期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期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损伤术后重竞技运动员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可有效缩短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比较

    目的 对比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符合PHC诊断标准的中晚期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GEMOX方案)和对照组(FOLFOX4方案),各30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化疗周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PHC均有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所选的160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遵循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8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的是基础护理,8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40例非常依从,30例一般依从;24例显效,48例有效,有效率为90.0%;其中4例出现感染,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5%.对照组所选的80例患者,表现非常依从的有20例患者,表现为一般依从的有36例;16例显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70.0%;其中10例存在感染,6例有过低血糖,4例曾出现过酮症酸中毒,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以及出现并发症几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科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护理操作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关键,能够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行为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