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目的:探讨手术创伤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例大肠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对术前及术后第1次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肠杆菌和肠球菌分别增加了5倍,P<0.01和3倍P<0.05;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则分别下降了75.0%,P<0.01和67.6%,P<0.05;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比值(B/E)倒置更为明显,P<0.001;肠道菌群失调由35%增加到65%,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谭建美;林红;黄祥成;吴承堂;耿协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以血清糖蛋白转铁蛋白为纳米囊的表面修饰剂,对5-Fu白蛋白微囊表面进行修饰,改变纳米囊的靶向特性,提高纳米囊制剂在体内的靶向效果.方法:以双功能偶联剂戊二醛为偶联剂,用转铁蛋白对5-Fu白蛋白微囊表面进行修饰,用ELISA方法对修饰结果进行检测.结果:白蛋白纳米囊表面进行修饰,修饰量在1mg~10m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Y=1.7112X-0.4452(r=0.95),所修饰的转铁蛋白保持了其免疫原性(反应原性).结论:采用文中建立的方法用转铁蛋白对白蛋白纳米囊表面进行修饰,修饰的转铁蛋白保持了其免疫原性,可与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提高了纳米囊的主动靶向特性.
作者:张勤;曾仁杰;高伟;张丽茹;孙伟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活满意度是生存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活满意度深受社会和政府关注.作者于2001-04~07对定居成都地区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生活满意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巨;李丽华;叶兴蓉;崔渝敏;高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CAD)患者的预后与其相互转型的关系.方法:对地处海拔3658m医院40年间(1955-12~1995-12)收治的并符合筛选标准的18090例住院病历为样本,随访1年~15年不等,样本中以CAD首次者为观察组,而以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对二组在观察期间CAD的发病(观察组为转型率)情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CAD转型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下降.第1~7观察年度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R=5.46,RR=4.65,AR=78.49%,PAR=12.26%.(2)除高原心脏病(HAHD)组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转型率外,各型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各型CAD转型率以Monges病组和HAPC组高,前者以转型为高原高血压(HAH)和HAPC为显著,P<0.01;后者以转型为Monges病为显著,P<0.05~0.01.结论:各型CAD之间可以相互转型,尤以患病前3年为显著,HAH和HAPC是CHD与Monges病的重要病因.
作者:黄跃;王学凯;郭灵常;李素芝;姜泗元;朱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病例患者,男性,农民.左侧睾丸肿大3月余,伴胀痛不适,入院前症状加重,睾丸肿大明显.查体: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左侧阴囊明显肿大,皮温正常,触及睾丸7cm×6cm×5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可移动,触痛,附睾未扪及.B超揭示:左睾丸形态正常,正常睾丸明显消失,实质性包块,内回声偏低,分布不均匀,并可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腹膜后未探及肿块.初步诊断:左侧睾丸畸胎瘤.手术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睾丸成熟畸胎瘤恶变.
作者:周庆余;刘齐贵;孙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几种不同的固位体固位力进行口内测试,并对患者的要求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种固位体义齿固位力进行了测试,并对不同固位力的卡环患者满意率进行研究.结果:单基牙500g~600g固位力为理想的固位力,过大过小的固位力都不能使患者满意,临床上多数卡环设计及附着体可以满足患者要求.附着体固位力较大,选择年轻患者,联冠基牙,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500g~600g固位力比较适合患者的要求,临床上多数卡环设计及附着体可以满足患者要求,但不宜设计过多过强的固位体.
作者:贾安琦;李南;张文云;李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青藏高原由于特殊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高新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再加上作战模式的改变,使战场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异常困难,战伤救治成为整个卫勤保障的重要环节.如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卫勤保障救治能力和救治实效成为我军卫勤人员急需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故此,本文对高原寒区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伤救治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关联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祥;胡娟;颜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4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认为高原结核性胸膜炎具有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较长和入院时病情较重的特点,并分析了相关原因;治疗上仍首选全身用药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视病情加用皮质激素,并认为采用654-2静滴和吸氧等辅助治疗,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变胸膜微循环,促进胸水吸收.
作者:黄谦;胡开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以卵巢癌细胞株(HOC8)细胞为对象,探讨不同药物浓度梯度及不同配伍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将HOC8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及不同配伍的化疗药物,作用48h,采用MTT法测定其抗癌敏感性.结果:单药的不同浓度梯度中抑制程度不同,足叶乙甙、顺铂在血浆峰值浓度0.1倍时已显敏感,而长春新硷在血浆峰值浓度的10倍剂量时耐药.配伍中各药剂量为单药剂量的1/2时,以顺铂+足叶乙甙对HOC8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结论:药物浓度梯度的选择较单一浓度选择更适合临床参考应用,将相对敏感药物联合应用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栗群英;李广远;钱江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胸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当肺组织接受较高剂量和/或较大容积的照射,或患者对放射线敏感时,可能发生放射性肺炎.
作者:骆建华;曾兴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OD在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杂种犬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n=10)和B组(试验组n=10),模拟临床浅低温体外循环,B组停搏液中加入SOD 6万U/100ml,分别于CPB前、30min、60min及CPB后2h取样测定心肌组织中的MDA,冠状静脉血中CPK浓度以及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A组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在CPB60min及CPB后2h明显高于B组;A组冠状静脉血中CPK浓度在CPB60min及CPB后2h明显高于B组;CPB后A组心肌组织发生了更明显的损伤性病理改变.结论:SOD具有减轻高原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胜天;李素芝;朱雁;易映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显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中谷氨酸(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的分布,观察两者是否匹配,从而证明其在牙痛信息初级传入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大鼠延髓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c中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的呈色.结果: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均主要分布在Vc的Ⅰ、Ⅱ层.结论:牙痛信息初级传入的过程中,Glu很可能起着兴奋性递质的作用,其离子型受体与伤害性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作者:徐默菡;牛忠英;倪龙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IL-6在肿瘤细胞对TNF-α耐受中的作用.方法:检测SMMC-7721细胞在TNF-α作用下IL-6的分泌.同时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IL-6和阻断IL-6活性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SMMC-7721细胞能分泌IL-6,TNF-α能促进细胞分泌IL-6.外源加入的 IL-6对SMMC-7721细胞生长起促进作用.但加入抗IL-6抗体或抗IL-6R抗体时,与对照组相比,SMMC-7721细胞对TNE-α的敏感性也显著增加,10ng/mLTNF-α对SMMC-7721细胞就有显著的杀伤作用,P<0.01.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抗IL-6抗体和抗IL-6R抗体可以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能明显增加SMMC-7721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IL-6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作者:杨季云;马布仁;曾祥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和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s2O3(1.0μmol、2.0μmol、4.0μmol、8.0μmol、16.0μmol/L)对LS-174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s2O3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LS-174T细胞经As2O3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上升,细胞集落形成率下降,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数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As2O3能抑制LS-174T细胞增殖并诱导该细胞株凋亡,其机理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作者:马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与平原相比,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未来的高原高技术战争中,谁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原,谁就能掌握高原战场的主动权.因此,要使平原部队进入高原后,能够尽快地习服高原环境,并能够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以及长期驻守高原的部队,能够保持官兵身心健康和部队稳定,高原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作者:牛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MRI动态增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和病理基础.方法:6只犬在术后3h作MRI动态增强,其中3只犬作墨汁灌注后处死;另3只犬在第7d作第二次MRI动态增强及墨汁灌注后处死.双侧股骨头标本作HE染色病理大切片.结果:术后3h MRI显示对照侧正常股骨头及双侧股骨干迅速增强,正常股骨头在48s~144s增强达到高峰,平均峰值在96s左右,增强率为60.1%;手术侧缺血股骨头持续未见增强,增强率为1.5%.HE染色切片证实缺血侧骨髓腔内毛细血管明显少于对侧.术后7d MRI表现与术后3h相似,但在缺血侧头颈交界处可见一增强率达110%的高信号带.HE染色切片显示此处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密度为13.8±4.1,对照侧为6.8±2.4.结论:MRI动态增强可显示股骨头的血供状态,对ANFH早期诊断优于常规SE序列.
作者:龙从杰;丁仁义;许新复;郝川;陈巨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热休克蛋白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生物体内内源性保护因子,许多原因如高温、缺血、缺氧均可使热休克蛋白合成增加,且生成量与心肌保护程度呈直接关系.其中时间因素很重要.本篇就热休克蛋白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云;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部分脱抗原同种异体牙本质(HPDD)盖髓剂的疗效,为临床盖髓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HPDD、氢氧化钙(CH)两种材料盖髓剂,进行临床远期疗效观察.结果:HPDD间接盖髓成功率100%,直接盖髓成功率87.88%;CH组间接盖髓成功率94.87%,直接盖髓成功率80.65%,两组盖髓剂临床成功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两组盖髓剂临床效果良好,HPDD抗原性弱,不产生免疫反应,对牙本质修复有促进作用,是可选择的盖髓剂.
作者:谢良宪;聂解初;杨家清;赵运流;荆建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在西南地区首次成功应用HLA不全相合非血缘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3),现就其移植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广兰;刘湘林;范毅;王俊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残根残冠的保存一直是口腔临床中的重点和难点.早在18世纪人们就开始用木制桩钉来修复无髓牙根(Richmond & Davis冠),之后又用贵金属桩钉和螺纹来修复已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到了20世纪出现了铸造贵金属桩核和钉固位银汞核.1966年出现了预成桩钉和树酯核.国内外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桩钉修复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后,可显著延长其寿命.近年来,随着牙髓病学的发展和根管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有望保留.但由于临床医生治疗方法不当造成保存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地保存修复残根残冠仍是临床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文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