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李丽娟
目的:了解广州市初中女生的月经及保健知识状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青春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华附新世纪学校784名在校女生进行了青春期月经状况及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结果在784名女生中,已有月经来潮746人(95.15%),初潮年龄9~14岁,主要为11~12岁。经期不适中痛经发生率高(61.53%),其次为烦躁易怒、腰酸、乏力等。高年级月经来潮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正性情绪比率、月经期的保健知识了解率均高于低年级(χ2值分别为100.257、183.628,均P<0.001)。女生获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母亲(43.91%)、同学/朋友(27.26%)和学校(20.56%)。在经期不适及应对方法中,女生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自我调节(29.15%)和找家人倾诉(24.57%)。结论应采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相结合方式加强青春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低年级女生青春期保健,这对提高女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唐志娟;邓文靖;江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妇产科》( Obstetrics&Gynecology)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家用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是某些低危孕妇的可行选择。研究者分析了将近1000例妇女,每例接受一剂地诺前列酮凝胶治疗,结果发现,与在医院过夜相比,选择回家平均呆11.76小时,并未对母体和新生儿结局造成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心理干预在特殊人群(宫口无扩张史的剖宫产者,宫颈经微波、LEEP等手术治疗者)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6例特殊人群分成两组,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术中加用奥布卡因凝胶,并辅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心脑综合征、手术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58,P<0.01),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10.572,P<0.00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7.284,P<0.001),心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818,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95.31%,对照组手术满意度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4,P<0.01)。结论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特殊人群置宫内节育器术中,能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萍;汪锡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街道户籍35岁以上高龄妇女的妊娠情况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35岁以上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与1691例35岁以下孕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8.1%和2.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和0.9%(χ2值分别为9.072、4.541,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χ2=65.736,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中位数为3250kg,低于对照组的3370kg(z=-2.127,P<0.05);早产儿为5.6%,高于对照组的2.5%(χ2=4.759,P<0.05)。结论35岁以上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早产率升高。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预防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作者:杨欣;邹晓璇;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在5例患者中,1例误诊行药物流产,因大出血行清宫术,术时阴道仍大出血行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宫腔水囊压迫,再急诊行介入治疗,术中出血量2000mL;1例行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多,急诊行清宫术,清宫术后患者阴道出血减少,1周后停止,但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下降后有上升,再次入院行药物保守治疗治愈,术中出血量300mL;1例在子宫动脉栓塞后行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物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术中出血量20mL;1例在手术室直接行刮宫术,术后阴道出血多,予加强宫缩后阴道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500mL;1例在拟行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切除术,术中因膀胱子宫腹膜返折粘连失败而改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40 mL。结论应根据B超、血hCG值等综合考虑诊断子宫疤痕妊娠,明确诊断后应制定有效的个体治疗方案,垂体后叶素及宫腔水囊压迫在清宫术大出血时可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早期家长育儿行为干预对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影响及降低小儿铅危害的有效措施。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儿保门诊行健康检查的小于2月龄西安市健康儿童342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编号将被研究儿童分为早期育儿行为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和喂养指导,实验组儿童家长分别在首次检查、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时增加铅中毒相关知识及相关健康行为干预;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则,在20~24月龄时用原子吸收法检测两组婴幼儿静脉血铅含量,同时对主要喂养人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儿童无铅中毒检出,对照组2例儿童被检出铅中毒,实验组儿童血铅水平为37.30±16.7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的43.31±22.01μg/L( t=2.85, P<0.05),对两组儿童家长育儿行为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在“避免孩子咬玩具、用湿式扫除、不用清晨水龙头第一壶水给孩子冲奶或做饭、重视孩子玩具的含铅情况”等方面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82、25.46、20.80和10.58,均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避免孩子咬玩具、不用清晨水龙头第一壶水给孩子冲奶或做饭,重视孩子玩具的含铅情况,均为影响血铅水平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2.378、2.136和1.699,均P<0.05。结论早期对婴幼儿家长的育儿行为进行干预,与降低婴幼儿血铅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王彩燕;闫向东;张璐;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原因,为制定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及青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6岁厌食症儿童,对其抚养人进行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断乳时间过晚、过多零食、强迫进食、贪玩为儿童厌食症发病关系密切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1.446、1.328、1.422和1.369,均P<0.05)。结论防治厌食症应注意优化家庭养育环境,按时断乳,平衡日常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针对儿童喂养做好宣传教育,指导家长科学喂养,以促进儿童健康。
作者:张海军;董晓蕾;王凤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异常瞬目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门诊诊断为异常瞬目的83例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3例异常瞬目的学龄前儿童中,男65例(占78.31%),女18例(占21.69%);有眼表疾患者57例;伴有行为异常者64例;偏食或食欲差者30例;屈光不正者23例。眼表疾患、行为异常、屈光不正为异常瞬目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0.385、239.194和19.699,均P<0.05)。结论儿童异常瞬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眼表疾患、行为异常及屈光不正有相关性,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许峰;李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儿童眼外伤引起的眼角膜损伤的疗效,为儿童眼外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五河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8例67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的患者采用多层羊膜覆盖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角膜愈合情况、羊膜开始溶解时间及术后视力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天58例患者前房均形成良好。术后1个月全部角膜完成修复,其中36只眼角膜透明,16只眼遗留云翳,13只眼遗留斑翳,2只眼遗留白斑。术后1周羊膜开始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65只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多层羊膜覆盖是治疗角膜穿通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能维持眼球结构的完整,减轻了炎症反应,为后续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陈学军;梦灵;范秀平;王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阶段,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变化严重影响着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健康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步骤,持续改善其健康状况,平稳渡过围绝经期。
作者:段玉英;江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西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网)、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第二届西部新生儿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至22日在美丽的西部重镇兰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共有20余位国内知名新生儿科专家进行了学术讲座,有近400名来自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新生儿工作者参加。
作者:陈茹娟;王凡;刘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体外感染人绒膜滋养细胞株JEG-3后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明确HBV感染胎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人HBVDNA+血清体外感染JEG-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X抗原(HBxAg)的表达;用Annexin-V荧光素探针标记细胞表面的PS磷脂酰丝氨酸,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碘化丙啶( PI)检测中晚期细胞凋亡。结果 HBV体外感染人绒癌细胞株JEG-3后,细胞内检测到HBxAg的表达;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状态,HBV血清感染组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和晚期凋亡水平均低于正常人血清对照组( t 值分别为3.27、2.01,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 体外感染人绒癌细胞株 JEG-3可表达HBxAg,从而抑制了细胞的早期凋亡及晚期凋亡;其是HBV感染胎盘的可能机制。
作者:王慰敏;魏小华;白桂芹;付逢萍;袁永兴;李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神木县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神木县的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和环境因素: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16岁及以下儿童的住院资料。利用SAS 9.3对气象、环境因素和住院人数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判断主要污染物。利用R 3.0.1统计软件的建立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引入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拟合线性模型,并考虑其滞后效应,评价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相对危险度。结果神木县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PM10与空气污染指数( API)的相关系数为0.917,P<0.01。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及其它污染物的影响后发现,首要大气污染物PM10浓度每上升10μg/m3时,每日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上呼吸道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1.002(0.996~1.007),t=0.589,P=0.556;下呼吸道为1.000(0.995~1.005),t=-0.007,P=0.995。当日或滞后1~10日内PM10浓度变化均不能显著改变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率。结论神木县首要污染物PM10浓度变化对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情况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永林;刘娟;陈凤莲;张耀文;史彦华;BILAL HAIDER Shamsi;王强;焦富勇;乔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104例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式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取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d内高体温、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760、9.207,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467、17.109,均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t=2.294,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χ2=0.343,P>0.05)、术后3d内高体温(t=0.683,P>0.05)、住院时间(t=1.492,P>0.05)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χ2=0.070,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有效节约住院费用,整体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陈刚;高燕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就诊的120名轻度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凯格尔运动进行盆底肌肉训练3个月,对实验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大收缩电位、Ⅰ类肌平均肌电位和Ⅱ类肌平均肌电位以及盆底肌Ⅰ类肌肌力和Ⅱ类肌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23、1.321、1.894、3.263、4.236,均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1.67%),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786,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方便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徐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卵巢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包括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使得70%的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临床缓解,但绝大多数患者仍然会在2年内复发并出现耐药。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有小部分细胞群体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它们具有类似正常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能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来高频度地启动肿瘤的发生发展,它们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的主要细胞,是肿瘤复发的根源。该文将概述近几年卵巢癌干细胞的各项研究,包括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及其耐药机制、各种治疗方法等。
作者:支小改;吴晓庆;谢静燕;赵树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良妊娠结局的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潍坊市2家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就诊的孕产妇共计698人,通过查阅产妇病例、新生儿出生记录、现场询问和随访获得产妇和新生儿父亲的一般情况、孕期及分娩情况等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5.09%;产妇营养状况好为妊娠结局的保护性因素(OR=2.28,95%CI:1.47~3.54,P<0.05);而高龄产妇、有长期服药史、产妇异常孕产史、妊娠合并症、细菌或病毒性感染、有害因素接触史、羊水异常、胎盘异常等8个因素为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鼓励育龄妇女在佳生育年龄段生育;注意孕期营养均衡;减少农药等有害因素的接触;加强孕期及分娩时的健康监护工作,特别是注意预防感染和妊娠合并症,防止胎盘异常和羊水异常等。
作者:李媛媛;张海鲲;李忠良;张成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受国家卫生计生委派遣并应桑给巴尔卫生部邀请,江苏省血防所梁幼生副所长带领该所3名血防专家,于2014年3月24日至4月1日赴桑给巴尔,与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一道,商讨中国、桑给巴尔、世界卫生组织三方血吸虫病防治合作试点项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心率变异性(HRV)和炎症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PPCM患者30例作为PPCM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年龄相匹配的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SDNN、RMSSD、SDANN和PNN50),同时检测PPCM超声心动图指标(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幅度)变化。结果30例PPCM患者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均大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4.256、3.636、2.012、2.003,均P<0.05),而室间隔幅度、左心室后壁幅度和LVEF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27、4.015、6.003,均P<0.05)。 PPCM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012、3.158、3.140、2.235,均P<0.05)。 PPCM组hs-CRP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5)。相关分析发现,hsCRP 与SDNN、SDANN、RMSSD、PNN50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568、-0.385、-0.328、-0.273,均P<0.05),与左心室内径和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3.89、5.57,均P<0.05)。结论PPCM患者亚临床炎症、自主神经失衡和心室重构有关,随着hs-CRP水平升高,心室重构明显加重,时域指标明显下降。
作者:李晓吉;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近两年来中期妊娠引产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其人群分布特点,对重点人群进行教育干预,以期达到降低中期妊娠引产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避孕史、居住地、职业等进行调查,运用描述统计、χ2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568例中期妊娠引产妇女中有流动人口400人,占引产总人数的70.42%,其中未婚215例,占引产总人数的37.85%;已婚的流动人口231人,占引产总人数的40.67%,未婚的流动人口169人,占引产总人数的29.75%。胎儿畸形引产52例,占引产总人数的9.15%。本地人口、流动人口引产者中未婚、无职业的比例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12、25.94,均P<0.01)。结论已婚、无业的流动人口是中期妊娠引产的主要人群;其次是未婚的流动人口;随着产前筛查水平的提高,胎儿畸形引产的比例已近10%。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减少中期妊娠引产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亚红;卞晓云;丛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