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兵;胡江天;徐芸;许艳华;梅涛
回顾了以往的文献和近年来的研究,对形成牙列拥挤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许艳华;徐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2年3月至今开展的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分析.6例中4例为皮质醇腺瘤,2例为醛固酮腺瘤.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40min,平均110min;失血量30~10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6例均无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为治疗非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剑松;左毅刚;黄青青;陈戬;王晓薇;徐鸿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和治疗效果.方法: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6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伴有焦虑障碍者,用苯二氮卓类等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焦虑障碍的发生率16.1%,治疗好转率为81.8%,治疗后HAMA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焦虑障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高,抗焦虑治疗有效.
作者:陆芹;符春晖;牛继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揭示低温对中缅树鼠句解偶联蛋白1(UCP1)含量的影响,我们将中缅树鼠句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室温饲养.2组和3组分别在低温冷驯化14?d,28?d,提取各组动物体内的褐色脂肪组织(BAT)中的UCP1,并用Folin-酚法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中缅树鼠句UCP1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冷刺激是诱发了UCPmRNA的转录活性的重要因素,且使UCP1含量增加.
作者:袁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弄清普通级实验室中SD大鼠肺部感染的原因,本实验对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及清洁级设施中饲育的SD大鼠,按照国际标准关于清洁级大鼠的要求,对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4种细菌、肺支原体及仙台病毒作了检测.结果: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有肺支原体感染,感染率为75%.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等级,不但应具有级别的动物生产繁育设施,同时必须配套同等条件的动物实验设施.
作者:郑红;李静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我所对1?000多户餐饮店和副食商店,其中有星级宾馆餐厅、大小餐饮店、副食店进行监督检查工作,结果都存在各种卫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如何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惠兆斌;李憬荣;邢千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B超及钼靶检测腋窝LN阴性的原发乳腺癌患者,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专利蓝进行腋窝淋巴结切除(SLNB),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中对部分SLN,术后对全部LN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检测到SLN,成功率91.1%;假阴性率为2.4%,SLNB总的敏感性是93.3%,特异性是96.1%;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3.3%和96.1%.结论:SLNB能够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保证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孙红文;晁福;杨鸿生;周华;余庆鹤;赵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后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治疗组在术前第1?d,术后1,2,3?d给予20万U乌司他丁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同时检测血和尿α微球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细胞因子.结果:腹部大手术运用乌司他丁后,治疗组的血尿α微球蛋白、血肌酐、细胞因子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腹部大手术后细胞因子释放,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田大广;李晓延;李立;朱洪;阿永俊;黄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OPD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并发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和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62例COPD急性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持续72?h以上,其中20例并发代谢性碱中毒,对该组病例通气前、后24?h,48?h,72?h进行血气及电解质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前有低钠、低氯存在,机械通气后CO2排出过快,pH值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兴奋、躁动等碱中毒症状.结论:CO2排出过快及低钠、低氯是造成机械通气中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可容许高碳血酸症和及时补钠、氯是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方法.
作者:李子明;胡福定;梁晓;胡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09例发生在家庭中的儿童烧伤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岁以下儿童,热液烫伤占多数,农村家庭、低学历母亲等是造成儿童烫伤的客观因素.结果表明:5岁以下儿童是家庭中的危险人群.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差,地区文化生活习惯落后,父母亲等监护人在家中对儿童持续监护的不力或失败是造成儿童家庭内烫/烧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葛茂星;梁明;陈宗华;严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ICA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与胆囊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10例慢性胆囊炎、13例胆囊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20例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手术标本作了HE染色,CD34,Factor VIII,ICAM,VEGF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及ICAM,VEGF阳性细胞比例,然后作各项指标相关关系分析. 结果:从慢性胆囊炎到不典型增生到胆囊癌可见MVD呈递增趋势.统计结果慢性胆囊炎与不典型增生及与胆囊癌差异显著(P<0.05).ICAM和VEGF两者的结果完全平行,并与MVD结果相似,其表达在慢性胆囊炎与不典型增生和与胆囊癌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MVD,ICAM和VEGF与肿瘤的分级分期,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ICAM,VEGF和血管生成可能通过某种机制相互作用,在胆囊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测定胆囊病变的MVD,ICAM和VEGF可作为鉴别慢性胆囊炎与胆囊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一项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张定芳;肖家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上根据并殖吸虫对人体主要损伤部位可分为:胸肺型、脑型、肝型、皮肤型及亚临床型,其中胸肺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咯血、铁锈性血痰等,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1].邵向云根据国内较多误诊病例的综合报告资料统计,误诊率约占29.3%~57.6%[2],如果诊治的医务人员没有并殖吸虫方面的知识可导致并殖吸虫病例完全误诊,这是并殖吸虫病诊断的突出问题.云南存在多种并殖吸虫种类并有使人致病的虫种,本文分析在思茅地区发现的1例并殖吸虫病误诊为肺结核病的病例,以加深对并殖吸虫病的诊治了解,降低误诊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汝成;王文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心血管重构包括心脏和血管的改变,糖尿病心脏的病变主要是心肌及其间质的改变,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微循环功能损伤,是DM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性心肌和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
作者:曹雪梅;倪锐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并分析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10例,按AO分类33A 型6例,33C1型2例,33C2型2例.结果: 随访平均9月(6~12月),10例患者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8周(12~28周),达到骨愈合按Neer等的评分标准3例优秀(≥85分),6例好(≥70分),1例中(≥55分),没有差(≤55分).结论: 应用逆行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具有高强度、低创伤、减少骨膜剥离和出血量、减少内外翻畸型发生、低感染率、利于早期活动关节、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手术关键在于复位时的轴向对线、短缩与旋转的纠正.
作者:何飞;黄河;王永年;吴迪;李世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部分背根切断与脊髓中央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结果:部分背根切断后3?d,中央管上皮出现大量细胞凋亡,10?d时凋亡细胞又明显减少,但总细胞数术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可致脊髓中央管上皮细胞凋亡,且随损伤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有明显减少,提示细胞凋亡可能在损伤的间接影响下发生,且同时伴有细胞增殖.
作者:邹智荣;王廷华;冯忠堂;李明;陈彦红;罗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5年7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对3例高压电烧伤腕部伴正中神经损伤者,采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了神经连续性及功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明;葛茂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类中、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22例.结果表明: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癌痛、改善精神状态、增加食欲食量方面有一定效果,尤其为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p16,p27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石腊保存的48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20例食管正常粘膜组织中cyclinD1,p16,p27蛋白的表达率.结果:食管鳞癌中cyclinD1,p16,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33.3%,35.4%,与癌旁组织和食管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呈负相关;p16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和预后相关;p27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TNM分期和预后相关.结论:CyclinD1,p16,p27蛋白从正负两个方面影响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对其进行检测可为食管鳞癌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作者:周云;彭荣宗;杨达宽;黄云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报告12例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的体会.本组病例的特点是病史长、入院前误诊率高(41.6%)、心增厚达0.5~2cm、龟壳样变.结果:12例手术资料随访1~6a,手术疗效满意.认为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尽可能彻底剥脱缩窄的心包是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长春;何建超;杨鸿生;叶卫华;蔡冰;陶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人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意义及对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改良甲苯胺蓝染色观察2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PCNA表达,瘤巢间质肥大细胞数及两者相关性.结果:发现本组病例皮肤基底细胞癌PCNA增殖指数增高,瘤巢间质内肥大细胞均呈脱颗粒状态,其密度占15.80±7.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瘤巢间质内肥大细胞数与肿瘤PCN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内肥大细胞增多可以是机体局部抗肿瘤反应形式,但其确切机制不清楚,且与瘤细胞PCNA表达高低无关.
作者:万屏;柴燕杰;徐健;肖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