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芳;刘华;宋滇平;王玉明
虚拟现实(VR)技术兴起10余年以来,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医学领域.就虚拟人体、虚拟医疗系统、虚拟实验室和药物研究几个方面介绍了虚拟现实在医学上的应用,并从计算机软硬件、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及3D浏览器方面介绍了医学虚拟现实背后图形学的支持.
作者:王媛;雷宇靖;邵建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确定PCR-RFLP技术检测CCR5基因启动子区59029G/A多态性的适实验条件.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设系列浓度梯度分别进行PCR后观察电泳结果.结果:适变性温度为94℃;适退火温度为60℃;适引物浓度为0.4 μ.mol/L;适Mg2+浓度为1.5 mmol/L;适dNTP浓度为0.20 mol/L;以1.0U为适Taq酶量.结论:酶切体系为20uL体系中加5uL产物用4 U的酶消化,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会芳;刘华;宋滇平;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nt 3243A/G突变和ND-1基因nt3316G/A突变的发生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寻求准确、快速、简易的临床糖尿病基因诊断技术.
作者:唐璟;李家林;田兴亚;张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126例无明显临床疾病的成人(男35例,女91例)检测心率变异性(HRV)、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尿酸等指标.进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比较血脂正常及异常两组间HRV的差异.结果:(1)血脂异常组RMSDD、PNN50%、HF低于正常组,LF/HF、WHR、吸烟量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WHR、SBP、DBP后RMSDD、PNN50%、HF差异仍存在;(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TG与SDNN、RMSDD、PNN50%、hF、VLF负相关;HDL-C与LF正相关;LDL-C与LF/HF正相关(P均<0.05).结论:脂代谢紊乱可影响HRV,主要表现为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减低;脂代谢紊乱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参与致病因素.
作者:杨秋萍;张溪;李力;王兆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CT的广泛应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6例,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许林峰;赵宁辉;高永军;徐蔚;方绍龙;唐一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31例小儿NS尿TGF-β1水平,观察强的松治疗对患儿TGF-β1的影响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PNS患儿尿TGF-β1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患儿尿TGF-β1与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强的松治疗3个月,尿蛋白转阴的患儿尿TGF-β1显著下降(P<0.01),而未转阴组的患儿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NS患儿尿TGF-β1显著升高,说明TGF-β1参与了患儿的免疫病理过程,强的松降低患儿尿TGF-β1可能是通过使蛋白尿消失来实现的.
作者:谢云惠;陈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偶然发现鼻根右侧包块1 a.起始包块黄豆大小,近1月来渐增大,偶有刺痛感,曾抗感染治疗无效,于1999年1月入我院治疗.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好,血、尿、粪3大常规无异常,胸片、心电图及肝、肾功无异常,全身皮肤、皮下未触及肿物及淋巴结.
作者:张莉;陈涌;杨容;庄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伤后8 d内认知障碍改变与不同程度脑震荡(BC)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应用自制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B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型脑震荡(SBC)组和复杂型脑震荡(CBC)组(n=12).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SBC组大鼠1~3 d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CBC组大鼠伤后1~5d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SBC组相比显著延长.SBC和CBC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无平台探测试验中,在原有平台象限(Ⅲ象限)的时间比对照组减少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脑震荡损伤程度有关.
作者:于建云;林海英;吴春云;郭泽云;许冰莹;赵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腮腺导管囊肿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曾收治2例腮腺导管囊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科患者1,男,52岁,左耳前下部肿物1 a余.无反复肿大病史,缓慢生长,无任何症状和不适.近来肿块较1 a前有所增大,就诊我院.入院检查:左腮腺后下区可触及一约2 cm×1.5 cm大小肿块,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差.
作者:李志军;刘流;吴勇;孙家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确定PCR-RFLP技术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V(16)A多态性的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MnSOD基因PCR反应以及用限制性内切酶BsawI切割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适退火温度为55℃;适引物浓度为0.25μmol/L;适Mg2+浓度为1.5 mmol/L;适dNTP浓度为0.20 mmol/L;以0.6 U为适Taq酶量.酶切体系为15μL体系中加8μL产物用2 U的酶消化,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杨莹;宋滇平;段勇;杨克;王玉明;刘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血清IL-6、几-8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32例H.pylori感染患儿和34例无H.pylori感染患儿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IL-8在H.pylori感染组和无H.pylori感染组的浓度分别是(292.40±252.14)和(155.55±144.40)pg/mL,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IL-6在H.pylori感染组和无H.pylori感染组的浓度分别是(10.62±3.54)和(10.59±3.89)pg/mL,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H.pylori感染患儿的血清IL-8水平会升高,而血清IL-6的水平不升高,IL-8可能参与了H.pylori感染的致病过程.
作者:王美芬;戚勤;李海林;文革生;周丽芳;黄永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等位特异PCR法检测IL-6启动子区-634位C/G变异,以探讨ASPCR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SPCR法和PCR-RFLP法同时检测101例研究对象IL-6启动子区-634位C/G变异的多态性,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除一个CC基因型结果不一致外,其余的CG、GG和CC基因型两种方法的结果都一样;(2)ASPCR在单点突变多态性的检测中,具有省时、快速和成本低等优点.结论:APCR方法检测基因的已知突变,具有快速、准确、省时、价格低等优点,在满足引物模板间碱基错配能阻止引物延伸的条件下,可优先选用此法.
作者:安新焕;宋滇平;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LE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狼疮疾活动程度、狼疮性肾炎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根据细胞因子谱的偏移程度,分析SLE的发病与TH1/TH2优势活化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患者健康一级亲属血清IFN-γ、IL-10水平的检测,从而对其体内的免疫平衡状态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杜鹏;李学平;周晓鸿;冒长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胸壁二维超声心动图(TTE)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SD)的患者采取经食道动态三维重建,观察重建ASD形态、大小、数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且与开胸手术相比较.结果: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的立体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三维结构重建能在术前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
作者:杨蓓;倪锐志;顾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损伤对新生大鼠HIBD脑皮质IL-6放射免疫浓度的影响及清开灵对新生大鼠HIBD的干预治疗作用以及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后分为清开灵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根据检测需要,在缺氧缺血后24 h、3 d、7 d作IL-6脑皮质匀浆放射免疫浓度测定.结果:脑皮质组织匀浆IL-6放射免疫浓度(pg/mL)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清开灵干预组24 h依次为(50.1±6.2)、(56.3±7.1)和(51.3±6.8);3 d依次为(50.6±6.4)、(250.3±11.2)和(78.1±8.3);7 d依次为(51.4±6.6)、(345.7±12.3)和(81.2±9.2),生理盐水组与另两组分别比较,24 hP>0.05,无明显变化;3、7 d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P<0.05),清开灵干预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24 h、3、7d脑皮质IL-6含量逐渐增高.清开灵能降低新生大鼠HIBD脑皮质IL-6的合成量.
作者:陈敬国;方慧云;蒋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0年Glayman等[1]首次经腹腔途径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肾切除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疗肾癌的主要术式.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月通过后腹腔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炯明;贾万健;莫小华;陈戬;张劲松;刘建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栖稻黄色单孢菌(flavimonas oryzihabitans)为一种机会致病菌,自1977年首次被报道后,相继有少量临床报道且多以呼吸道内栖稻黄色单孢菌感染为主[1],而骨髓培养检出栖稻黄色单孢菌,经文献检索,国内外未见类似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鸥;黄东;郝青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M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全身性疼痛、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发热、肺部感染和全身乏力等.32例患者不同部位X线摄片的阳性率分别为颅骨85%、肋骨56%、脊椎53%、肩胛骨46.1%、骨盆43%、股骨37.5%、胫骨33.3%,15例脊椎CT均显示明显骨质破坏,12例脊椎MRI中有10例示明显信号改变,18例ECT全身骨扫描全部出现多骨的浓聚灶.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征性,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穿凿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及广泛的骨质疏松;X线平片检查尤其是头颅、骨盆、腰椎、肋骨及骨痛部位,应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的常规筛查,CT、MRI及ECT检查对早期和不典型多发骨髓瘤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作者:黄斌;钟醒怀;黄永杰;江万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diabetesmellitus,ESRD-DM)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方法:29例ESRD-DM及同期20例ESRD的HD患者采血测定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和纤维蛋白原(Fib)、CRP,分析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病率.结果:ESRD-DM的HD患者RBC、Hb、Hct、TP、Alb、Scr、BUN均显著低于ESRD的HD患者,而冠心病的患病率、血CRP、Fib水平显著高于ESRD的HD患者;ESRD-DM的HD患者CRP与Hb、Hct、Al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ESRD-DM的HD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较严重,血CRP显著升高,冠心病的患病率较高,贫血、低蛋白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定的关系.
作者:曹礼应;余月明;郭虹;段建;王柏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模拟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开窗法的手术过程制备缺损模型,并植入bFGF/PDP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部分脱蛋白骨),以探bFGF对股骨头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切开关节囊,在头颈交界处开窗,建立缺损模型.
作者:李晓辉;龚跃昆;李世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