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花乙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美娜(综述);杨为民;刘璇(审校)

关键词:灯盏花乙素, 药理作用, 心脑血管, 肿瘤
摘要:灯盏花乙素(Scutellarin)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的损伤。灯盏花乙素对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及其内皮细胞的有一定的作用,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都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抑制PKC的亚型易位来治疗糖尿病相关疾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昆明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避孕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城市育龄妇女人口流产特征、现状,分析避孕失败原因.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使用统一调查表对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到昆明市某两家市级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397例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未婚占39.3%,57.7%研究对象曾做过人工流产,其中27.0%有≥2次人工流产史.30.7%在20岁前发生首次性行为.主要的避孕方法为使用避孕套,避孕知识的正确认知率较低,伴侣双方共同参与避孕意识较高.影响重复流产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获取避孕药具的途径.结论应该采取包括流产后服务(PAC)在内的多种措施,提高城市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和能力,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宋向菁;廖戎;叶汉风;周卓君;潘旭阳;彭瑞宇;周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腹部脏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腹部脏器肝、胆、脾和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脏病变27例,胆囊壁占位病变30例,肾病变5例,肾损伤5例和脾病变6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脏病变27例中肝细胞性肝癌3例,转移肝癌4例,肝脓肿4例,血管瘤10例,肝破裂并活动性出血3例,失访3例超声报告符合率约90%;胆囊壁占位病变30例中,超声造影考虑息肉,手术病理诊断全部符合息肉,超声报告符合率100%;肾病变5例,其中肾脓肿1例、肾柱肥大1例、肾血管瘤3例;肾损伤5例:其中挫裂伤3例,破裂并活动性出血2例,肾挫裂伤约61%,肾破裂出血约50%,肾脓肿和肾血管瘤均约100%;脾病变6例:其中脾梗塞1例、脾脓肿1例、脾破裂并出血4例,超声报告符合率约100%。结论超声造影在腹部脏器肝、胆、脾和肾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和泽源;王丽琼;唐双凤;李晓宇;和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胸腔积液临床常见,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其病因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虽经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学、细胞学、肿瘤标志物、闭式胸膜活检等检查,仍不能明确。可弯曲内科胸腔镜(flexi-rigid pleuroscopy)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种简便、安全、由呼吸内科医生在局麻下就能完成的有创诊疗技术。可直接窥视病灶,而且可直接行多部位活检,明显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阳性率。本研究总结、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呼吸二科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的93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的检查结果,探讨这一技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价值及安全性。

    作者:梁咏雪;王忠平;虞涛;李娅;姜霞;何杰明;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征稿启事

    作者:昆明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联合膀胱微穿刺引流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联合膀胱微穿刺引流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下尿路结石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联合膀胱微穿刺引流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方法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尿色转清时间、拔尿管后结石排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道狭窄发生例数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手术都顺利完成,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0.2±2.4) min,术后尿色转清时间(2.5±0.5) d,拔出尿管后结石排净时间(2.1±0.8) d,术后住院时间(4.0±0.5) d,术后随访1 a尿道狭窄1例,观察组手术时间(20.3±2.3) min,术后尿色转清时间(1.5±0.7) d,拔出尿管后结石排净时间(1.1±0.2) d,术后住院时间(3.1±0.3) d,术后随访1 a尿道狭窄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联合膀胱微穿刺引流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相比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尿色转清时间、拔出尿管后碎石排出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继发尿道狭窄发生率.

    作者:马贵斌;孙琼;何昊阳;李立宇;陶志兴;王卫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在临床肿瘤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肿瘤内科学案例集》为补充教材,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探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肿瘤方向学生,教学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同时统计《临床肿瘤内科学》授课学期期末考成绩和实习后临床肿瘤内科出科考试成绩.结果(1)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信息获得和利用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自学能力均有提高,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两次期末考试中,试验组同学成绩较对照组同学成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临床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深入理解知识,知识系统构建更加牢固,自学能力提高,有益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教学优势;(2)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这在肿瘤学相关的课程中可以推广,但需要不断的完善评价系统的建设.

    作者:谢琳;沈丽达;杨继岚;李科;龙庭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纯心理应激对SD大鼠行为及髁突软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SD大鼠单纯心理应激的动物模型,探讨单纯心理应激对SD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的影响,为TMD的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方法选取7周龄雌性SD大鼠54只,设立心理应激组、足部电击组(不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及空白对照组,通过旁观电击实验建立SD大鼠单纯心理应激的动物模型,采用旷场实验等方法观察其行为改变。分别于实验后1、3、5周处死各组SD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髁突软骨组织学改变。结果 SD大鼠单纯心理应激动物模型构建有效。病理检查显示心理应激组SD大鼠髁突软骨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其中心理应激组Ⅱ为严重,表现为髁突软骨胶原纤维松解、断裂并形成大小不一的裂隙。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D大鼠单纯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具备了良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长期的单纯心理应激可导致SD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组织结构的改变。

    作者:戴琳;杨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合并亚临床甲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生化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住院的T2DM患者97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BMI;完善HbA1c、TC、TG、HDL-C、LDL-C、尿酸及甲状腺功能(TSH、TT4、TT3、FT4、FT3)检查.纳入的T2DM患者中筛查出合并SCH者148例(SCH组),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中选取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相匹配的152例作为对照组(NSCH组).结果(1) T2DM合并SCH的患病率为15.3%;(2)与NSCH组相比,SCH组超重/肥胖者比例(54.1%vs 35.5%,<0.01)及高血压者比例(64.9%vs 52%,<0.05)显著增高.两组间在HbA1c达标、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高LDL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者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 SCH对T2DM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等代谢指标可能存在不良影响.

    作者:李全玉;任秀莲;苏恒;牛奔;张云;薛元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外周血CK19和SCCAg mRNA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术前外周血中CK19和SCCAg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联合检测外周血CK19和SCCAg mRNA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瘤科30例早期(ⅠA2~ⅡA)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15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为为阴性对照组,15例晚期(ⅡB~ⅢB)宫颈癌患者为阳性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样本,q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CK19和SCCAg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CK19和SCCAg mRNA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0.01);30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K19和SCCAg m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9/30)和20%(6/30),手术前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使阳性检出率提高至43.3%,联合检测2种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检测单一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外周血CK19和SCCAg mRNA表达水平均可能作为诊断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标志物.qRT-PCR技术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微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作者:魏向群;陈艳;李瑞敏;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核心区NCCa-ATP通道的表达变化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磺酰脲类受体1(SUR1)调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NCCa-ATP通道)表达的变化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探索脑缺血的治疗时间窗.方法以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左侧中动脉梗塞模型,缺血2h后恢复再灌注.取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h、6 h、8 h、12 h、24 h等不同时间缺血核心区的脑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测定SUR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技术,观察SUR1在缺血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核心区组织在缺血再灌注后3 h、6 h、8 h、12 h及24 h各时间点SUR1 mRNA和SUR1蛋白的表达量均上调,再灌注后8 h达高峰(<0.05),缺血再灌注后12 h,SUR1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非常明显.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SUR1调节的NCCa-ATP通道参与了脑缺血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上调.推测应用SUR1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佳时机在缺血再灌注后8~12 h.

    作者:李华;马明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轻度低温下IL-2、IL-10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比较老年直肠癌患者术中轻度低温及正常体温下细胞因子IL-2、IL-10的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83岁,随机均分为常温组(Ⅰ组)和轻度低温组(Ⅱ组).分别于麻醉前1 h (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 h (T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IL-2、IL-10;另于术前1 d (N1)、术后第1天(N2)及术后第3天(N3)用MMSE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并记录得分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 II组IL-2血浆浓度在T2、T3时明显降低(<0.01);与T1、T2时比较,II组T3时IL-10浓度明显增高(<0.01).与N1时比较,2组患者MMSE评分N2时下降(<0.05),尤以Ⅱ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有差异(<0.05).N3时评分又逐渐升高,与N2比较有差异(<0.05).T2、T3时II组IL-2与N2时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0.459,<0.01)(=0.550,

    作者:赵敏;张毅;赵力;王忠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昆明市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情况及信息来源分析

    目的:了解昆明市的大学目前对性健康知识的正确掌握情况和性知识的来源,为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对云南省昆明市5所高校950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性健康知识的正确率男女生,城乡,省内外,汉族与其他民族同学的认识上有显著差异(<0.05).学生第一次谈论性话题的对象多的是同伴,了解性知识的年纪大部分是在初中,学校课堂仍然学生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首要途径.结论应该均衡男女生对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加强农村地区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教育,使其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加强家庭对“性健康”知识的教育.

    作者:耿瑞瑾;谢雪妮;韩云涛;朱敏;焦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皮肤缺损愈合进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兔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愈合进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皮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兔糖尿病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ELISA的方法研究MCP-1在兔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愈合进程中的局部表达及血清中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提示MCP-1在糖尿病组中各时间点位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外周血中造模后3 d和1周时MCP-1含量糖尿病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2周和4周时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MCP-1可能在糖尿病皮肤缺损修复愈合紊乱的炎性反应中发挥作用,终干扰愈合.

    作者:王少云;马翔;张丽;肖砚斌;张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云南省2012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2年1~12月云南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云南麻风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1~12月共新发现患者230例,发现率为0.50/10万,其中儿童占4.35%,多菌型占64.35%,2级畸残占19.57%.2012年1~12共发现复发患者17例,其中6例为联合化疗后复发.至2012年底,云南尚有现症病例1084例,患病率为0.24/万,其中485例尚需接受联合化疗.结论云南麻风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地区分布不均衡,重点流行地区仍为文山、红河等.麻风病在云南省仍然是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减轻麻风病负担和消除麻风病危害,仍需要持续多年的经费投入和防治.

    作者:熊立;杨军;税铁军;张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鼓膜穿孔对内耳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慢性鼓膜穿孔愈合过程中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的作用及对内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鼓膜穿孔患者105例,分别随机采用3种治疗方法(A:常规组、B:康复新组、C:rhEGF组),比较各组之间鼓膜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有无内耳毒性情况.结果常规组与康复新组、rhEGF组组间比较,听力改善有显著性差异(<0.05),各组中内耳功能均无明显影响,随访3 a无明显差异性(>0.05).结论临床应用rhEGF治疗慢性鼓膜穿孔可以显著提高穿孔愈合率,减少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听力,对内耳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林雁;尹芳;陈江;白忠;刘世喜;张京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职业防护培训及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7所中医医院27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总得分(34.14±6.92)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6.73%、中水平者占56.13%、低水平者占27.14%;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总得分(35.20±9.48)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2.64%、中水平者占30.86%、低水平者占56.51%.学历、专业、工作年限、既往是否接受艾滋病培训等是影响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认知的因素(<0.05);医院等级、专业、既往是否接受艾滋病培训等与职业防护水平有关(<0.05).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对其职业防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防护行为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职业防护培训,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作者:赵光昱;朱建军;刘梅瑶;陈娟;陈育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阴道炎病原生物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估阴道炎病原生物检测试剂盒(核酸杂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对4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Amsel法、滴虫培养、真菌培养和Affirm VPIII检测方法(核酸杂交法),以Amsel法,滴虫培养,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评价Affirm VPIII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与Amsel法相比,Affirm VPIII检测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2.2%,特异度为70.5%;与真菌培养相比,Affirm VPIII检测法检测的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92.9%;与滴虫培养相比, Affirm VPIII检测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3.8%;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结论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其具备了检测速度快,操作简捷,且一次性可同时区分和识别3种阴道炎致病病原生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贝贝;韩雪松;许妙玲;周江红;吕雪怡;徐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与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taditional open surgery,TOS)的创伤性指标,进一步探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微创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c-VATS组)45例,随机选择42例传统开胸(TOS组)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围术期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CRP,WBC、N、L)、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0.05);引流时间TOS组较c-VATS组明显延长[(4.64±2.10) d vs (3.20±1.20) d,=0.000];与TOS组相比,VATS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167.4±68.5) mL vs (288.6±84.0) mL,=0.000];2组患者围术期CRP,WBC,N,L比较无明显差异(>0.05);术后1 d、3 d、7 d、30 d时c-VATS组疼痛评分均低于TOS组,其中两组间术后1 d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2),术后3 d ,7 d,30 d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34,0.000,0.000,);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术后7 d,30 d时c-VATS组均明显优于TOS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0.000,0.000).结论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不论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更微创化.

    作者:马建强;杨绍军;李旭;杨立民;王曦;凌锋;赵之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目的:比较全程吸入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择期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人患者30例,ASA分级Ⅱ~Ⅲ级,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S组患者麻醉诱导给予全凭七氟烷诱导维持;P组患者麻醉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维持,术中间断推注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 BIS 40~60、平均动脉血压<±20%基础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5~15 cmH2O.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插管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 (T2)、主动脉开放后6 h (T3)、主动脉开放后24 h (T4)各个时点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LAC)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经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前的cTnI、CK、CK-MB及LAC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在T2及T3、T4时点升高,以T3时点升高显著(<0.01),2组间在各个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为评价心肌保护效应指标,术中全程吸入七氟醚与全程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者对心肌肌钙蛋白I的释放水平的影响无差异.

    作者:范丹;吕强;蒋蓉娟;秦志均;兰志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青春期SD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FAS/FASL系统变化的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青春期一侧睾丸扭转SD大鼠性成熟后对侧睾丸的FAS/FASL系统的表达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变化情况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青春期SD大鼠一侧睾丸扭转模型5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睾丸扭转组;C组为睾丸扭转+甲强龙组;D组为扭转侧睾丸切除组;E组为扭转侧睾丸切除+甲强龙组。于扭转后24h给予睾丸切除或/和注射甲强龙处理,术后1月处死,取对侧睾丸组织,HE染色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的FAS及FASL的表达情况,并对FAS及FASL的表达作定量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FSH,LH,T的值并做分析。结果 B组对侧非扭转睾丸的形态有病理性改变。各组睾丸组织同时表达FAS和FASL,B组的FAS和FASL的表达强度较其他各组有明显的升高。各组血清中FSH,LH,T的值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青春期SD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发生FAS和FASL的高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的凋亡增加,生育力下降。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FAS和FASL的表达,降低生精细胞的凋亡,维持生精功能的稳定。

    作者:李建凯;赵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