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脉龙注射液人体皮肤过敏试验研究

杨延音;李树楠;彭芳

关键词:心脉龙, 过敏反应, 质反应
摘要:目的:为心脉龙注射液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人体皮肤过敏试验作进一步探讨.方法:隔日分次分别于103名自愿受试者前臂皮内注射不同受试药物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心脉龙注射液皮肤过敏反应阳性率1.94%,与阳性对照差异显著(P<0.01),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浓度间刺激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心脉龙皮肤过敏反应阳性率不高,过敏反应属质反应,一定范围内刺激性与浓度相关.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胰腺损伤1例

    患者男,38岁,农民.因上腹部被牛撞伤伴疼痛31h来诊.急诊B超检查:肝胆脾无损伤声像,胰头厚2.4cm,胰体厚2.8cm,胰尾厚2.4cm,胰腺体部轮廓饱满,表面不光滑,其内探及一大小约1.9cm×1.9cm异常杂乱低回声区,其内见片状液性暗区,腹腔探及游离液性暗区深约1.8cm,脾肾间隙深1.0cm.B超诊断:胰腺体部挫伤并腹腔少量积血.腹腔穿刺液化验淀粉酶》5000单位.

    作者:李存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妊娠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84例孕10~16w要求终止妊娠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药流.结果:药流有效率达100%,完全流产率77.17%,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妊娠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唐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例分析

    病例1:某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双肋部隐痛不适1年,加重3月收住.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显双肋区隐痛不适,在外院多次就诊,诊为骨质疏松症,予以相应处理症状无缓解.3月前不慎扭伤背部,伴疼痛,呼吸困难.此后双肋区疼痛加剧,咳嗽时为甚,伴右上肢麻木.查体:慢性消耗病容,第4~8胸椎叩击痛,第6腰椎平面右侧痛觉减弱.余(-).拟诊为椎管占位性病变,脊髓压迫症.院内检查资料MRI:胸椎8~9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多考虑转移性病变.CT:多发性脊椎骨肋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肺癌).实验室资料:Cr1751μmol/L,Ca2.56moml/Pl.74mmol/L,TP88.7g/L,ALB35.3g/L,ESR121mm/h,尿本周氏蛋白定性试验(-),血常规正常.骨髓涂片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王静蓉;施荣杰;杨斌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大剂量安定治疗毒鼠强中毒28例

    目的:探讨安定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采用大剂量安定治疗,监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短期内未发现后遗症存在.结论:毒鼠强中毒,目前还未报道有特效解毒剂,安定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种简单、易行、廉价、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心如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者:王红武;李芸芸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甲氰咪呱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胃出血常见病因,病情危重,需及时进行抗酸、保护胃粘膜综合治疗,近几年,我们选用甲氰味胍治疗胃出血患者38例,止血作用明显,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表现 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发病前饮酒23例,其它诱因如药物(阿司匹林类、抗生素类)、肺心病,使用激素后并发9例,无诱因3例.呕血量为100~600毫升,解黑大便17例,量为300~1000克.腹痛19例,上腹部及剑突下有压痛32例,有肌卫体征4例,肠鸣音多活跃.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检测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率及心肌梗塞部位,室性心律失常与VLP的关系.方法:采用CASE15型系统VLP检测仪对31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并选健康人54例作对照组.结果:心肌梗塞及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组VLP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下壁心肌梗塞高于前壁心肌梗塞(P<0.05),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高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VLP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洪浩;普平;刘琼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所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就健康教育的内容,以集体、小组、个人三种方式进行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明为提高,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护理工作者应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教育.

    作者:钟惠;郭如琴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大理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思路

    本文提出了大理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总体目标的依据及对策.

    作者:钱金栿;丁跃明;陈艳兰;史利民;车惠菊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0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04例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占63.46%;出血性胃炎占17.3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占7.69%;胃癌占5.77%.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为常见;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出血性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

    作者:岳发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影像分析(附7例)

    目的:观察三尖瓣下移畸形隔瓣下移程度、合并畸形及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Acuson Aspen型及Hp15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7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三尖瓣下移程度越重,或隔瓣附着点越靠近12点位置,引起的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越明显,瓣膜返流量越大,临床症状也相对较重.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查心脏具有无痛苦、无损伤、易复查的特点,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心内结构的异常改变及随之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是目前诊断先心病的可靠方法.

    作者:林建兵;金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我院六年科技论文被CBMdiSC光盘收录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院科技论文发表交流概况、选用1994年1月~1999年12月CBMdisc光盘数据库对我院六年来被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与同期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我院六年来共发表论文121表,其中被CBMdisc光盘收录46篇,录用率为38%,被收录的论文均有较高水平和一定的特色.

    作者:刘兰秀;和宏莲;邓晶晶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食管癌43例

    目的:总结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机械吻合的应用方法及使用要点.方法:分析43例食管癌常规手术切除病灶后使用管状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4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方法的使用,与常规手工吻合相比,降低了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的发生率,并使胸膜顶吻合变得相对容易,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张勇;宋元龙;张长弓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人体蠕形螨性中耳炎1例

    某患者:女,41岁.从幼儿时期开始患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1993年经检查:鼓膜穿孔,取外耳道分泌物镜检发现蠕形螨,在鼻唇沟部刮片亦查获蠕形螨.给患者抗炎及抗螨综合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检螨阴性.1999年到昆明医学院附一院体检准备行鼓膜修补术,医生检后告之鼓膜穿孔已自然修复.

    作者:黄秀琼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对预防产后出血374例观察

    目的:探讨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1993年7月至12月分娩后的产妇249例(未进行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为B组(对照组),1999年7月至12月分娩后的产妇374例(进行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为A组(研究组),观察A组与B组产后2h内出血量.产后2h内的出血量估计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测量法.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A组为26.74%;B组为40.1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后出血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华;王秀华;李频;肖菊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高校校园网建设及应用

    介绍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以及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中,网络技术、网络交换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服务器的选择,校园网在学校的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Web服务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陈本辉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先天性桡骨头脱位误诊误治1例

    患儿男,7岁,患儿2岁时即出现右肘部疼痛,前臂旋转较对侧差.5年来症状加重,并出现3次肘关节前脱位,均手法复位成功.2000年9月误认为陈旧孟氏骨折,入院行桡骨头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功能良好.术后半年症状再发于2001年3月28日玩耍时突然发生右肘部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上述症状再发.于2001年3月30日再次来院就诊.体查:右肘关节屈曲90度畸形,肘后鹰嘴窝空虚,肘窝可触及桡骨头,前臂旋转不能.X线显示:桡骨头向前脱位,并异常细而长,明显超出尺骨冠状突,尺骨向前弯曲,尺骨鹰嘴及肱骨小头发育不良.

    作者:焦红杰;杨开舜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可乐必妥与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可乐必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必妥治疗组50例,罗红霉素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结论:可乐必妥和罗红霉素是呼吸道感染患者较理想、方便的口服药.

    作者:李树明;刘亮平;何连福;竺越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218例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分析21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图改变原因.方法:病人入院后常规测电解质、血氧分压,并同时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218例慢性肺心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结论:慢性肺心病病人心电图改变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缺氧严重、电解质紊乱越严重,心电图改变越明显.

    作者:唐正安;高峰;王秀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统计软件包SPSS应用简介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统计软件包SPSS在医学统计中的简单应用,指出计算机在分析处理数据的巨大优势,对医药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施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