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软组织软骨肉瘤1例

潘云;陈海滨;杨丽荣

关键词:颈部, 软组织, 肉瘤
摘要:某患者,女,44岁。发现左侧颈部包块4年,伴疼痛及左上肢麻木2月于2000年1月10日人院。体检: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方可触及一直径约6cm的包块,边界不清,有触痛。B超、彩超均提示左侧颈部实质性包块。手术见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以下血管鞘后侧,直径7cm,似有不完整包膜,基底有粘连,质硬。临床诊断:淋巴肉瘤?病理检查:送检灰红、灰白不整形碎组织一堆,5cm×4cm×1cm,切面为灰白色胶冻样,散在出血灶,质软。镜下观察: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结构,结节由瘤细胞及粘液样基质组成,瘤细胞呈多边形、梭形,胞浆嗜酸性,排列呈柱状或条索状,核小深染,核分裂相少见,具有软骨母细胞特征,瘤细胞间为嗜碱性的粘液性基质。病理诊断:左颈部软组织粘液样型软骨肉瘤。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抢救海洛因中毒61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抢救海洛因中毒的疗效。方法:对618例海洛因中毒患者,用纳洛酮抢救,首次剂量给纳洛酮针剂0.4~0.8mg静注,然后以0.4mg每5min 1次,直到患者清醒后再给0.8~1.2mg维持静滴。结果:618例中死亡9例,抢救成功率达98%。结论:纳洛酮是抢救海洛因中毒的理想特效药。

    作者:胡学琼;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33例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结合老年人肾脏的生理特点及引起ARF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对33例老年ARF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治愈,治愈率84.85%;5例死亡,死亡率15.15%。结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ARF发生率并不少见,而且其它器官功能也不同程度的减退,在ARF的基础上容易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死亡率高,早期透析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昆兰;李瑞珺;周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家兔无创性头皮脑电描记术研究

    脑电图(EEG)能敏感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在某些精神活性物质用药过程中EEG变化较大,观察这种变化在人体难以实现,只能借助于动物实验。以往的动物EEG描记方法是在开颅术后直接记录脑皮层电图(ECOG),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急性实验。本实验探索一种无创性可重复进行的活体动物头皮脑电描记术。选用习性温和,头皮表面积较大的家兔进行脑电描记,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萍;田昆仑;苏娟;董从丽;冯海光;周云桂;吴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目的:概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方法:查阅并参考国外近年20多篇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综述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T、B细胞表位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论:核心蛋白是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的靶区域,与病毒持续性感染、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探讨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

    作者:李建蓉;公瑞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两种血浆代用品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血定安与血代两类药物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1~2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定安组与血代组)。入室后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酶定量、血小板计数、血球压积和血钙含量。分别输入血定安与血代1000ml后,再次于非输液侧采集静脉血,监测上述指标。结果:比较两类药物输液前后血球压积P<0.05,差异显著性。其余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结论:输注血浆代用品后对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仅对血液有稀释作用。通过稀释血液,还能提高血液的运氧能力。

    作者:杨文燕;毕春;刘光鉴;曹贤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羊水镜检查诊断羊水粪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羊水性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方法:我院1998年1至12月采用沈阳市光学仪器厂生产的YSJ-Ⅰ型羊水镜检查,监测有无羊水粪染,并与B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羊水镜诊断率高达90%,同时可了解胎先露及胎膜早破情况。结论:对临产时医护人员的监护及处理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戴芙蓉;邵玉兰;刘光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部软组织软骨肉瘤1例

    某患者,女,44岁。发现左侧颈部包块4年,伴疼痛及左上肢麻木2月于2000年1月10日人院。体检: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方可触及一直径约6cm的包块,边界不清,有触痛。B超、彩超均提示左侧颈部实质性包块。手术见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以下血管鞘后侧,直径7cm,似有不完整包膜,基底有粘连,质硬。临床诊断:淋巴肉瘤?病理检查:送检灰红、灰白不整形碎组织一堆,5cm×4cm×1cm,切面为灰白色胶冻样,散在出血灶,质软。镜下观察: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结构,结节由瘤细胞及粘液样基质组成,瘤细胞呈多边形、梭形,胞浆嗜酸性,排列呈柱状或条索状,核小深染,核分裂相少见,具有软骨母细胞特征,瘤细胞间为嗜碱性的粘液性基质。病理诊断:左颈部软组织粘液样型软骨肉瘤。

    作者:潘云;陈海滨;杨丽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周血细胞的分离及其在免疫偶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离外周血细胞的方法及该方法在免疫偶合物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红细胞及混有红细胞的粒细胞;用0.83%氯化铵溶解混杂的红细胞得到粒细胞;利用单核细胞粘附玻璃的特性除去淋巴细胞中的单核细胞;用ALT-E玫瑰花试验分离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将分到的各血细胞与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偶合物反应,活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分到的各种血细胞2h活性达96%以上,细胞得量较高。所测定的单抗特异性高,活性保持良好。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方便的方法,可用于免疫偶合物的制备研究中。

    作者:白丽;王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烧伤并发真菌感染8例

    我科自1989年4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小儿烧伤762例,其中并发真菌感染8例,占1.05%,现就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唐宗联;黄斌;张劲松;李建伟;曾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全身多发动脉硬化斑块1例

    近年来感双下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因症状加重而就诊。查体:下腹部及腹股沟周围皮肤紫黑色,双下肢发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申请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二维切面图像及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双侧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动脉内见多个动脉硬化斑块,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作者:林建兵;刘蜻蜻;周跃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膀胱肿瘤32例

    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6月,采用经尿道电气化术(TVBt)治疗膀胱肿瘤3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董学义;赵士全;杨明瑛;王永雄;孙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腺肽佐治原发性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观察*

    目的:研究原发性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胸腺肽佐治的临床疗效。方法:IL-2、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ELISA及APAAP。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4例患儿分为二组,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为治疗组1及抗癫痫药物加胸腺肽治疗为治疗组2。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降低;而SIL-2R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升高,而SIL-2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且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5.3%明显高于治疗组1的治疗有效率53.4%(P<0.01)。结论: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缺陷及紊乱,抗癫痫药物对患儿免疫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胸腺肽辅助治疗有助于患儿病情康复及免疫功能提高。

    作者:张映朝;曾志娟;陈哲明;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GM-CSF受体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GM-CSF受体(CD1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CD116在ALL中无阳性表达,而在AML中表达率为42.4%,CD116在FAB各亚型间的出现频率存在明显差异,M5中阳性率高为83.3%,M4为40%,M3、M2分别为27.2%、15.0%。CD116+AML中未见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但M5患者2例出现+8异常,均在CD116+组。结论:CD116主要表达在髓系白血病,且与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白血病相关,CD116、CD4联合染色体+8有利于M5亚型的诊断。

    作者:和虹;杨丽萍;钱林生;贾海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2年半内分娩的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发现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脓泡病、腹泻及肺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鹅口疮的发病率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母婴同室、母乳喂养能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益于新生儿健康。

    作者:秦山红;田辉;任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

    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以驰张热、皮诊及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综合征,多见于儿童,自1964年以来,成人患病报道逐渐增多。兹将我们诊治1例报告于下。

    作者:岳发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BA酶法测定19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61例健康人的TBA含量,并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胆红质(TB)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的TBA明显升高,其中以急性黄疸型肝炎和重型肝炎明显,与健康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的TBA比ALT、TB较早恢复正常。结论:病毒性肝炎的TBA明显升高,它可反映肝实质细胞的损伤程度。

    作者:陈继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误诊1例

    某患者:女,30岁。因“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2月余”来我科就诊。2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感左耳内闭塞、闷胀感,并伴有听力下降、继之流脓,偶有脓中带血,但无明显的耳痛及头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病家族史。检查:左耳内有粘浓,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鼓室内可见白色肉芽组织生长。取耳内分泌物及肉芽组织送细菌培养,报告无细菌生长。乳突X线摄片报告:慢性乳突炎,拟诊为“骨疡型中耳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

    作者:彭梅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细菌生物被膜与慢性难治性肺部感染

    目的:了解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在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年有关细菌生物被膜与难治性肺部感染的研究资料并加以归纳综合。结果:细菌生物被膜与难治性肺部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治疗研究对肺部感染的防治有可观的前景。

    作者:张乃芬;张继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28例

    目的:探讨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后留置导管充分引流,分3次注射无水酒精至肾囊肿内。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治愈25例,有效率100%。结论: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无严重并发症,疗效确切。

    作者:肖玉坤;李志鹏;郑宝寿;郭晓;马强;周跃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98例胆石症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体会

    报告1992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体会,重点探讨糖尿病患者胆道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池华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