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良性肺病2例体会

陈成;徐刚;宋永祥;李剑;张栩弼;瞿文栋;汤阳;韩旭;梁贵友

关键词:肺移植, 终末期肺部良性疾病
摘要:2017年1至2017年7月,我院肺移植团队共完成同种异体肺移植2例(其中单肺移植1例、双肺移植1例,两者均为贵州省内首次开展),在此总结及报道贵州省迄今为止仅有的2例肺移植术的围手术期相关经验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受体情况 病例1:男性,62岁,因“反复气促呼吸困难10年,加重10d”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双肺肺气肿,左侧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吸氧状况(3 L/min)测动脉血气分析:PaO2为61 mmHg,PaCO2为59 mmHg.因并发左侧气胸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左肺持续漏气,仅能卧床休息,未进一步行肺功能检测及六分钟步行实验.胸部CT示:双肺均质性肺气肿,广泛肺大疱,肺纤维化.心脏彩超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地嗪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IL-6及IgG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头孢地嗪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并加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地嗪,对比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血清PCT、IL-6、IgG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IL-6、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惠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地嗪疗效确切,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缓解,血清PCT、IL-6水平明显降低,且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小,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任文娟;李佳;高春燕;王联芳;王延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胼胝体发育不良并颅脑多发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

    胼胝体发育不良(ACC)是一种先天性罕见神经系统病变,发病率0.5~70例/万[1].ACC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包括大脑导水管狭窄、透明隔发育不良或缺如、蛛网膜囊肿、Dandy-Walker综合征、小脑回畸形、颅神经缺如、脑积水和胼胝体脂肪瘤等.本文报告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朱剑栋;申昊;犹春跃;谢明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产后感染产妇送检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宫腔感染、尿道感染和血液感染分别占30.0%、25.0%、20.0%和16.67%.分离出85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24%,革兰阳性菌占25.88%,真菌为5.88%.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和多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耐药菌株高度敏感,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结论 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和多种耐药性,临床应该重视病原学检查,加强病原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任竹芳;李彩霞;薛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4、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后者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起效更快,且两种药物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均较轻,适合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长期治疗.

    作者:白维;刘阳;李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聚四氟乙烯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聚四氟乙烯(E-PTFE)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21例,其中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3例,共植入ITI Straurnann等常用牙种植体68枚,其中5例患者行骨劈开十骨挤压十骨引导再生技术,经过2~7个月后对上部结构进行修复,并定期随访,对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以及修复体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覆盖E-PTFE膜后,2例出现术后感染,2例膜外露,经处理后伤口愈合,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域均有新骨形成,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到了95%,术后6个月随访,68个骨缺损区域植入ITI种植体有2颗出现脱落,种植体的存活率达到了97.06%.结论 E-PTFE膜应用于种植牙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能够有效覆盖暴露的种植体,适用于裂开性或开窗式骨缺损,其均可获得高水平的重建,起到良好的引导骨再生效果,增加种植成功率,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冰杰;冯惠敏;张妍;邵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136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四项指标水平,并观察各指标的特异度、敏感性与准确度.结果 四项指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四项指标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指标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优于其他三项指标.结论 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对HIE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意义重大,并可为后期治疗方案拟定提供指导,而其中CK-MB特异度、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洪艳;熊英;黄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皮质发育不良相关儿童癫痫回顾性分析17例

    MCD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脑皮质发育畸形的疾病,是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常见病因之一,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部分患儿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无发作.对药物治疗无发作,而EEG持续异常的FCD患儿是否应早期手术成为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电话回访及专科门诊收集资料,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17例MCD相关儿童癫痫的临床表现、疗效及智力运动发育、EEG资料,探讨MCD相关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现状,随访时限3个月至4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杨玲玲;潘怡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4年贵州省遵义地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不仅能加重病人的病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日,而且有可能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现患率调查是全面性医院感染检测的方法之一.通过现患率调查,可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医院感染率减低到低水平.为了解贵州省遵义地区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有效干预提供本底资料,我们于2014年9月10日至2014年10月5日分别对遵义地区各家医院进行了现患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曼;杨怀;牟霞;陈京;徐艳;张骥;王翀;刘玮;薛婷;贺玲;陈黎媛;张满;杨廷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改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家庭延续性护理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46例JI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在院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仅进行常规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联合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通过关节炎症状评分量表(WOMAC)评定患儿关节症状、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评估生存质量及特异性疾病量表(PedsQLTM3.0)风湿模块评估风湿症状.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WOMAC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edsQLTM4.0和PedsQLTM3.0风湿模块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JIA患儿对提高干预效果、改善关节疼痛等风湿病症状和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对患儿疾病恢复有利.

    作者:凌艳萍;赵娟;周进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时长止血带对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痛的初步体会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畸形的成熟有效的外科技术,长期以来止血带的使用一致被认为可减少术中血液的渗出,提供干洁的手术野,有助于手术的快速有效进行,故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十分普遍.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术中长时间的应用止血带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逐渐被重视.为探讨止血带对TKA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同时避免可能的干扰因素,使结果更具准确性与说服力,现将我院行双膝关节置换的14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何立民;赵滨;叶赟;吕信息;范士洁;李世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胆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胆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双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双镜手术组行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开腹手术组行3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并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及住院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双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P均<0.05).结论 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微创术法,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术后镇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培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糖监测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监测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按患者意愿测定生化指标,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血糖监测管理模式定期测定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与舒张压水(DBP)等生化指标水平及HbA1c、血脂、血压达标率.结果 管理前两组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1c、血脂及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血糖监测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同时可对患者的HbA1c、血脂、血压的达标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皮肤薄嫩,自身免疫力低下,自身感染及交叉感染率高,这就增加了新生儿病房抗菌使用率,根据WHO的一份调查报告[1]显示,我国儿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于80%,新生儿病房甚至高达100%.随之而来的是耐药率大幅增加,成为临床共同难题.为了解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发生,现对本院收集新生儿送检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义;赵欣;郑兴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D可视化技术辅助胰腺癌手术的应用研究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极少在早期发现,因切除率低、易复发、侵袭性强,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在我国,也是死亡率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具有早期转移的生物学特征,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对于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办法.但传统的术前评估大部分采用2D影像资料(CT或MRI),但由于二维影像很难提供病灶及其周边关系的完整立体图像,术前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切性,往往导致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术前就能让手术医师清楚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三维立体结构的关系.

    作者:代宇;柳杨;范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双心模式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双心模式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双心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包括患者生存质量、生存率、并发症情况以及ICU监护天数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更为良好的预后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监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双心模式护理对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少ICU护理天数,可作为推荐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作者:王程程;赵伟娣;刘博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呼吸障碍、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1-2].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3].本文主要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聂敏;倪茂美;任娟娟;袁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竹节参皂苷对D-半乳糖致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竹节参皂苷保护D-半乳糖致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50 g/L的D-半乳糖刺激SH-SY5Y神经细胞,以不同浓度竹节参皂苷(1,5,25 μg/mL)和50 g/L的D-半乳糖共同孵育SH-SY5Y神经细胞24 h.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 竹节参皂苷能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和Sirt1蛋白的表达.结论 竹节参皂苷通过激活Sirt1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改善D-半乳糖对SH-SY5Y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

    作者:万静枝;袁丁;王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村寨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牙周病和龋病是口腔常见的两类疾病,与龋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肿瘤、心血管病、龋病及牙周病)[1].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在龋病之上[2].牙周病被证实是中老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作为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3].WHO建议每5~6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口腔检查,建立口腔健康监测系统[4],有文献[5-7]报道近十几年来,对北京、广东、南京等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服务需要、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关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村寨老年人牙周情况及口腔卫生服务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课题对黔东南州苗侗族村寨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及其口腔卫生服务需要、需求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芸洁;李蕙兰;李晓署;李宁;吴巧丹;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黏膜皮瓣推进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黏膜皮瓣推进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 将9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黏膜皮瓣推进术组(n=41)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组(n=57).比较两组治愈率,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失禁发生率、复发率,术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前、术后进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系统评估肛门功能.结果 黏膜皮瓣推进术组治愈率、轻中度肛门失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皮瓣推进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长于LIFT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LIFT组,术后1个月、随访末期Wexner评分高于LIF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皮瓣推进术组复发率高于LIFT组(P<0.05).结论 黏膜皮瓣推进术和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治愈率基本一致,但与黏膜皮瓣推进术相比,LIFT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短时间内疼痛、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高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短波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短波的理疗方案在原发性冻结肩治疗中的优势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将6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理疗组与药物组各30例.理疗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理疗治疗,选取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短波的方案,药物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口服西乐葆及盐酸氨基葡萄糖.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以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 理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理疗组对于VAS、UCLA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理疗组对ASES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理疗组及药物组均有利于冻结肩患者的康复,但理疗组疗效更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依从性更高,因此应大力推广理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减少药物的使用.

    作者:偶鹰飞;顾茜;王阳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