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何旋;柳璐;冯春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严重时,将导致患者不能平视、平卧,腰背部疼痛,站立、行走困难,部分患者呼吸、吞咽等功能受到影响,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及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于这部分病人应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我院2013年5月7日收治1例双节段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病例汇报如下。
作者:陈林;杨华;卢文;陈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涎腺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上皮源性肿瘤的7%左右[1],其生物学特点为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颈淋巴结转移较少见,但局部浸润性较强,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目前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等其他治疗。传统外放疗放射区域大,周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耐受量低,患者常有皮肤破溃感染、唾液腺及口腔反应、吞咽和张口困难及颌骨骨髓炎等副作用,且化疗对头颈部腺源性肿瘤相对不敏感;而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内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微创疗法,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易防护、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已应用。本文将125 I放射性粒子内放疗在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万丞丞(综述);罗洪(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的主要辅助检查进行分析,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013年4-12月选取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30例为研究组,阴性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药前及药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 pred)、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1/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血常规等相关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药前FEV 1% pred、FEV1/FVC%较对照组降低;但药后该指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气分析指标 PaO2、PaCO2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嗜酸粒细胞浸润可能是COPD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原因;该类患者气道阻塞程度在未有效治疗前可能较无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更重;但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其阻塞程度明显改善,易于逆转,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治疗。
作者:李世川;张湘燕;廖强;张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期为一种常见症候群,也是新生儿就诊和住院的常见的原因之一。新生儿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此观点目前已达成共识,但对其他脏器的损害仍存在很大的争议,这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是否会引起新生儿早期的肾损害,此类研究略少于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但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脑、心血管、胃肠及肾脏等[1]。我们通过检测高胆红素患儿血清中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评估其对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研究,以阐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发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燕;倪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小儿结肠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有效,术后患儿病情恢复顺利,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说明电子结肠镜对儿童大肠息肉的检查及治疗是安全且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尤其是对较高水平的Ⅲ级、Ⅳ级手术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因便血、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就诊的患儿行结肠镜检查。现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熊妍;朱莉;詹泉;全小丽;杨静;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尿病(D M )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老年人群发病较高。为了解贵阳市云岩区成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我们利用“云岩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糖尿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为糖尿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鹏华;张威;潘春柳;张江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是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临床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多采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X线检查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反映的都是牙周病的病变结果,而不是活动期的客观指标,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价牙周病成为了当下学者们所关心与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龈沟液中成分及其量的变化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能够反映牙周炎症过程中宿主对病原因子的自然反应状况[1]。龈沟液中有65种以上的成分可以作为初步检测牙周病进展的标记物[2],之中以细胞因子的研究具代表性。
作者:周塑(综述);周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骨与关节结核是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1]。在脊柱结核中,胸椎结核的发病率可以达到39.6%[2]。前后路联合术式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胸椎结核的金标准[3]。由于此术式切口多,术中体位变换多,增加了术中体位护理的难度。因此,满意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重要措施。现通过回顾性分析于我院160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显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不同组织类型的淋巴瘤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在相同或不同的解剖学部位。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组织学相异的淋巴瘤是少见的[1]。而同时出现 T 细胞和B细胞淋巴瘤的则更为罕见。现报告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伴有骨髓双重浸润的案例。
作者:张卉;吴莉;王季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M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糖脂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68例 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的128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OGGT试验将体检者分为糖耐量减低组(IGT)60例以及血糖正常组(NGT)组。测定三组血清ALT、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蛋白(LCL‐C)、高密度蛋白(HC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 A1(APOA1),并计算各组体质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ALT与IR的关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LT与HOMA‐IR的关系。结果 T2MD组患者血清ALT、FBG、HbA1c、FINS、TG、TC、LCL‐C、APOB、HOMA‐IR水平显著高于IGT组及NGT组,而IGT组上述各指标高于NGT组,而 HCL‐C、APOA1水平显著低于IGT组及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血清ALT与FINS、FBG、HbA1c、APOB、LCL‐C、HOMA‐IR呈正相关(P<0.05),而与APOA1呈负相关(P<0.05),与TG、TC、HCL‐C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ALT、FBG、HbA1、、LCL‐C是 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LT升高与T2MD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能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关。
作者:刘晓燕;杨彬婕;何晓健;陈昌海;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少数病例可能会出现食道穿孔并继发颈,胸感染、脓肿,大血管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死亡[1]。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181例食道异物,经手术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亦飞;龚正鹏;张慧琴;饶立;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常用剂量为75~325 m g ,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率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检测的重要指标[1]。有报道[2]称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患者的术中或术后出血量,也有报道[3]称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出血量。因此,术前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给予家兔服用阿司匹林,观察连续用药及用药7d后停药7d,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创伤性出血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停药是否增加出血风险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量的相关性,进而分析血小板聚集率能否作为术前停药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旋;陈惠;曾祥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 D ),是一种起病隐匿,病因不明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的多个智能功能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患 AD病人数逐年增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4%~8%,我国为3%~4%。本文探讨我院应用品管圈(QCC )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早期康复训练的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萍;王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评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研究。方法连续性收录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V A P的50例患者,动态分析V A P确诊后第1,3,7天 PC T水平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综合分析 PCT 水平对VAP患者的评价价值。利用约登指数分析佳切点PCT数值。结果降钙素原动态分析示VAP恶化组患者在VAP确诊后第1、3、7天水平均高于VAP好转组[(3.2±2.5)ng/mL、(4.4±2.9)ng/mL、(2.9±1.8)ng/mL VS.(0.4±0.1)ng/mL、(0.3±0.1)ng/mL、(0.1±0.1)],(P<0.05)。ROC曲线分析示 PCT 在 VAP确诊后第1、3、7天具有较高与预后评价价值(AUC=0.78、0.82、0.85),(P<0.05)。结论动态PCT水平变化是VAP患者预后的潜在评价因子。
作者:马立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式常为经耳屏前拐行切口入路和下颁下切口入路,但二者对于髁状突颈部骨折断端暴露均不特别充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采用改良耳垂下方切口经腮腺,解剖面神经颊支、下颁缘支径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9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鑫海;赵科;吴亚东;宋具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 E对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6月6日至2014年3月20日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30例COPD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在予以COPD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10 d(维生素C注射液2.0 g+NS 250 mL ,1次/d静滴,疗程10 d;维生素E胶丸100 mg ,1次/d口服,疗程10 d)。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予以COPD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体内SOD与MDA变化。结果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MDA及SOD水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使用维生素C、E治疗后体内SOD及MDA水平与未使用维C及维E的对照组治疗后体内SOD及MDA水平比较均有差异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维持体内氧化/抗氧化水平的平衡。
作者:汤锋;胡系伟;孙立;魏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培酮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0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的PANSS评分显著变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体质量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椎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改善老年精神分症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翁德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在产程潜伏期的应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Ⅰ组:潜伏期分娩镇痛,Ⅱ组:活跃期分娩镇痛,Ⅲ组: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物,每组100例。观察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Ⅰ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而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Ⅲ组,但产科其他观察指标三组无统计学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和呼吸频率三组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妇自潜伏期开始使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而对产程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汪莉;何旋;柳璐;冯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肺结核患者102例为实验组,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A组)52例,单纯肺结核患者(B组)50例;以健康献血者50例为对照组(C组)。测定三组的血清25(O H )D、T 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分析25(O H )D与CD4+/CD8+的相关性。结果25(O H )D、CD3+、CD4+在三组间及三组内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CD4+/CD8+在三组间及C组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25(OH)D与CD4+/CD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25(OH)D缺乏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为此类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使其获益。
作者:魏兰;贾新转;冯军鹏;彭海军;段小亮;秦学博;李玉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N S E及S‐100蛋白浓度对于判断新生儿脑损伤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61名脑损伤新生儿,并随机抽取我院出生的8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静脉血3 m L送检,检测N S E及S‐100蛋白浓度。结果在发生脑损伤的新生儿中,静脉血N S E及S‐100蛋白平均浓度的测量值分别为(3.210±1.415)μg/L、(17.889±4.657) n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454±0.082)μg/L 及(5.168±2.392) ng/L ,同时NBNA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在发生脑损伤的患儿中,预后良好组两种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2.976±1.236)μg/L、(14.363±4.419) ng/L。结论在脑损伤新生儿中,血清NSE及S‐100蛋白水平均升高,且升高程度有助于判断患儿的预后。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