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超声左锁骨上窝切面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中的应用

罗依然;刘晓桥;谭洪文;梁勤

关键词:心脏超声, 锁骨上窝, 切面,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术, 血管造影, 管内径, 超声心动图, 解剖关系, 检查手段, 分型, 长度, 测量, 准确性, 胸骨旁, 心导管, 金标准, 检测值, 封堵术
摘要: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teriosus ,PDA )常规可信赖的检查手段,但随着经皮心导管PDA封堵术的开展,对PDA的超声检测值要求更为准确,血管造影是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分型[1]及所处解剖关系的金标准[2]。为此,本文通过不同切面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并行分型结果与血管造影比较,观察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与左锁骨上窝切面对 PD A诊断的准确性。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A F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A F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在全麻开胸直视体外循环下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瓣膜置换术。结果70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当天心电图提示:64例患者心律均由 A F转为窦性心律,3例结性心律,2例顽固室性心动过速,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40个月无一例死亡,61例维持窦性心律,占87.1%;6例房颤心律,占8.6%;3例房扑心律,占4.3%。结论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RHD合并AF ,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是一种安全的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岑;张大国;龚启华;刘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喉气管狭窄9例临床分析

    喉气管狭窄是耳鼻咽喉科的难治性疾病,由于颈部外伤或感染及其它原因引起瘢痕挛缩或声带外展麻痹等,它严重地损伤喉气管呼吸、发音等生理功能。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及发音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合并低位气管狭窄往往导致处理十分困难。现将我院2000-2012年收治9例喉气管狭窄病例临床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龚正鹏;于明;胡跃;叶惠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治疗中新型药物选择的进展

    控制住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就必需积极的控制血糖,尤其是控制好餐后血糖[1,2]。对多数患者而言,这意味者必需尽快起始胰岛素治疗并将胰岛素有效调整到足以达到严格的血糖目标值。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案、注射装置和常规胰岛素制剂的限制,加上患者自身因素,已限制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胰岛素治疗的潜在益处和达到所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本文讨论新型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单独使用基础胰岛素和使用预混胰岛素制剂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作者:王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便携式血糖仪因其结构灵巧,容易使用,不需要人工分离血清(浆),也不需要操作者使用专业的加样器进行准确加样。结果快速,大大缩短了检验周转时间;操作人员可由实验室外其他医务人员经培训后进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但如果应用不当,血糖仪的使用也可能对患者的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1]。如何避免床旁检验结果与检验科报告结果的差异造成的矛盾,如何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每批产品的检测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保证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成为临床和检验科关注的焦点,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重点。本调查设计了非专业人员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试图了解在医院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现状以及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从而规范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提高其检测质量。

    作者:田禾;令狐颖;黄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就医孕妇的护理体会

    孕期妇女不论在心理上、生理上还是社会环境中都处在非常时期,就诊的孕妇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有正常的心理要求。本文就我院妇女保健门诊就诊孕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发性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CT和MRI影像分析

    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常因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史而难以诊断,而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是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较常见的一种,是一种非肿瘤性质而又具有肿瘤某些征象的肿瘤样病变,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

    作者:刘宗才;邓奇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23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衰患者得以长期透析并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逐渐延长,而老年透析患者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逐年增多,由于动脉管壁增厚、粥样硬化斑块附着及血液黏质度高等原因,极易形成血栓[1],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带Cuff 的长期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可为患者顺利透析提供较理想的血管通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引导下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更安全、定位更准确,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DSA下行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卫兰;黄建;周杨;蒋文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并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10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术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1]。但是否放置 T 管引流或胆道内支撑管,尚存争议[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施行的10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一期缝合、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疗效满意,针对其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贵州医药》征稿启事

    作者:贵州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抗菌药物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体会

    由于受信息化使用程度、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药品使用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和临床用药行为难以控制等原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控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点[1]。近年来卫生部相继发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目的在于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此医院以现有信息系统为依托紧密结合卫生部的要求设计并实施了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仪;陈辉;管晓福;王炜;陈琦;谢娟;李海琳;张晓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在前牙区美学种植的应用(附12例报告)

    前牙种植美学的效果在以种植体与周围骨稳定结合为基础的,植入区骨量充足不仅是种植成功的关键,而且也是牙龈软组织存在的基础。前牙缺失区的骨量即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不仅决定了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而且决定了附着龈的高度、宽度。而临床上有相当多的前牙缺失患者由于外伤或牙缺失后受到唇肌的压迫,使种植区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牙槽嵴厚度不足、唇侧骨壁凹陷、骨开窗等)。因此常规备洞植入种植体较困难,需要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对牙槽嵴进行骨增量。本文对12例前牙骨缺损患者,采用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进行美学种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东;刘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与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C P B )术后常伴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 )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将高压氧治疗CBP术后脑损伤患者的舱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海燕;王安素;陈佐勋;黄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Iumbar disc heriation ,LDH)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症状,但是约20%~30%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1]。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微创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观点是实现创伤有限化、对腰椎稳定影响小化、疗效优化。笔者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了小切口、小开窗的手术治疗方式,并与20例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Cage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效果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四肢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何进一步改进内固定技术,降低四肢骨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成为广大骨科医生的努力方向。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阮世强;邓江;王世强;周思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本刊启事

    作者:贵州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磁共振静脉成像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 , PM )由于其所在的部位、解剖、生物学行为及血液循环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与静脉窦关系密切,往往累及静脉窦,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及上矢状窦后容易挤压侵蚀静脉窦造成矢状窦狭窄或窦腔闭塞,而窦腔的闭塞与否直接影响手术对于矢状窦的处理方案。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rsonance Venogra-phy ,M RV )具有无创、检查便捷等优点,以前多用于检出颅内静脉血栓,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M RV在窦旁脑膜瘤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方面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价值。

    作者:张国平;李德炯;钟平;刘路;贾晓峰;宋丽娟;谢慧琴;费兴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检测的诊断评价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es ,HCV )具有高度异质性,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1.7亿人感染HCV ,感染率约为3%。我国一般人群 HCV 抗体(抗-HCV )阳性率为3.2%,约有3800万HCV感染者[1]。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人群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高度慢性化是该病的大特征[2,3]。丙型肝炎(丙肝)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乙型肝炎,易于慢性化,慢性丙肝患者10年内约有20%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约3%发展为肝细胞癌[4],严重影响健康。因此,建立一种针对HCV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检测方法尤其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和实用的诊断指标是抗-HCV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 )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依据,对丙肝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多数实验室应用的HCV-RNA的检测临界值是试剂生产厂家检测部分健康人群和 HCV感染者及患者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并非完全实用于遵义地区。因此我们通过检测239份HCV感染者或患者和60份健康人群,旨在探讨遵义地区 H C V-RN A的佳诊断临界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昵薇;何应中;邹焰;魏琳丹;胡琦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外阴部鲜红斑痣伴糜烂1例

    鲜红斑痣是婴幼儿血管性病变的常见类型,大多发生在头面部及躯干四肢,发生在外阴部且伴有皮肤糜烂报道较少。我科采用脉冲染料激光(595 nm )治疗1例婴幼儿外阴部鲜红斑痣伴皮肤糜烂,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法医司法鉴定结果分析及对策

    自1989年至2012年,贵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共受理各级机构委托法医病理鉴定共3358例,其中与医疗行为相关的案例(含医疗纠纷、非法行医)共计681例,由各地州县公、检、法及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管部门等委托的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共268例。本文通过对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鉴定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分析这些死亡的案件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可能存在的医疗差错及死亡原因,探讨就医人员死亡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杰;黄映康;汪元和;李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80例护理体会

    流产在怀孕早期药物流产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易行的特点,对女性的身体伤害较小,符合大多数女性的要求。如护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很容易使流产失败,也很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终身不孕。本文对药物流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