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治疗中新型药物选择的进展

王亚林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 自身因素, 注射装置, 治疗方案, 有效调整, 控制目标, 餐后血糖, 死亡率, 目标值, 并发症, 药物, 基础
摘要:控制住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就必需积极的控制血糖,尤其是控制好餐后血糖[1,2]。对多数患者而言,这意味者必需尽快起始胰岛素治疗并将胰岛素有效调整到足以达到严格的血糖目标值。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案、注射装置和常规胰岛素制剂的限制,加上患者自身因素,已限制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胰岛素治疗的潜在益处和达到所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本文讨论新型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单独使用基础胰岛素和使用预混胰岛素制剂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与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C P B )术后常伴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 )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将高压氧治疗CBP术后脑损伤患者的舱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海燕;王安素;陈佐勋;黄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 淋巴细胞亚群在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变化和意义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处于飞速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其病程多为长期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复杂的过程,对其的研究探讨多集中在体液免疫,基于细胞免疫研究尚比较欠缺。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功能紊乱[1]。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群,笔者就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与疾病发展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洁;马丽;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法医司法鉴定结果分析及对策

    自1989年至2012年,贵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共受理各级机构委托法医病理鉴定共3358例,其中与医疗行为相关的案例(含医疗纠纷、非法行医)共计681例,由各地州县公、检、法及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管部门等委托的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共268例。本文通过对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鉴定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分析这些死亡的案件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可能存在的医疗差错及死亡原因,探讨就医人员死亡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杰;黄映康;汪元和;李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31例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危害性大,在创伤致死致残病例中,其病死、病残率处第一位[1],如果再合并严重复合伤其救治难度更大,致残率及病死率将更高,因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救治3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治强;强群;钱良涛;杨华;吴伟;冉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抗菌药物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体会

    由于受信息化使用程度、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药品使用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和临床用药行为难以控制等原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控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点[1]。近年来卫生部相继发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目的在于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此医院以现有信息系统为依托紧密结合卫生部的要求设计并实施了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仪;陈辉;管晓福;王炜;陈琦;谢娟;李海琳;张晓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在前牙区美学种植的应用(附12例报告)

    前牙种植美学的效果在以种植体与周围骨稳定结合为基础的,植入区骨量充足不仅是种植成功的关键,而且也是牙龈软组织存在的基础。前牙缺失区的骨量即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不仅决定了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而且决定了附着龈的高度、宽度。而临床上有相当多的前牙缺失患者由于外伤或牙缺失后受到唇肌的压迫,使种植区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牙槽嵴厚度不足、唇侧骨壁凹陷、骨开窗等)。因此常规备洞植入种植体较困难,需要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对牙槽嵴进行骨增量。本文对12例前牙骨缺损患者,采用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进行美学种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东;刘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Iumbar disc heriation ,LDH)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症状,但是约20%~30%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1]。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微创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观点是实现创伤有限化、对腰椎稳定影响小化、疗效优化。笔者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了小切口、小开窗的手术治疗方式,并与20例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Cage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效果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毕节市2009-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碘缺乏病在毕节市曾为轻度流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以来,碘缺乏病得到了控制。为了解我市碘盐质量和普及情况,我市持续开展碘盐监测,现将2009-2011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虹;陈世清;王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四肢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何进一步改进内固定技术,降低四肢骨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成为广大骨科医生的努力方向。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阮世强;邓江;王世强;周思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源 CT在肾结石定性分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DSC T在肾结石原位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32例需要进行经皮肾碎石取石的患者术前进行双源CT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 )2 mm层厚、1 mm增量的扫描,双球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140 kV ,管电流分别为342 mAs和76 mAs。划出低能量和高能量扫描的成像的感兴趣区,计算低能量和高能量原位扫描下的衰减值比值(A R值),与已知结石化学成分的43枚结石水模研究获得的A R值进行对比。手术后取出的结石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法确定结石成分。体内扫描与体外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石在水模内进行DSCT低能量和高能量扫描得出的尿酸结石AR值低于1.0,胱氨酸结石为1.13~1.21,含钙结石大于1.24。鸟粪石的AR值与含钙结石重叠,因此不能进行可靠的预测。临床研究4例患者为混合性结石(单一物质含量低于75%),4例为鸟粪石。在32例患者当中,27例(84.4%)应用DSC T得出准确的诊断:包括全部7例尿酸结石患者(100%)、22例含钙结石患者中的19例(86%)和1例胱氨酸结石患者。4例鸟粪石患者未能确诊。结论 DSCT可能对肾结石进行准确的原位定性诊断。

    作者:王延东;石华;杨秀书;罗光恒;朱建国;刘军;孙兆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福泉市儿童手足口发病危险因素及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011年1月1日~6月1日,贵州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16.83/10万,福泉市报告发病率为177.21/10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各区县位列第三。为了解福泉市手足口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外环境手足口病毒污染状况,我们于2011年5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阎岩;张泽武;王定明;唐光鹏;陈于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并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10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术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1]。但是否放置 T 管引流或胆道内支撑管,尚存争议[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施行的10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一期缝合、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疗效满意,针对其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输尿管内结石绝大部分均采用腔内碎石治疗。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当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腔内碎石技术之一,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严重并发症却时有发生,其中感染性休克就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共有533例患者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并感染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军;常青;吴栖岸;刘红勤;申军;孟永会;葛平玉;周天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衰宁胶囊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1)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 )降低;(2)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1.73 m2,持续时间≥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1]。在早期阶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晚期则以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为主。引起慢性肾性肾脏病的病因很多,痛风性肾病是其中的一种。肾衰宁是纯中药制剂,该处方由大黄、丹参、太子参、黄连、冬虫夏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肾衰宁胶囊对痛风性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作者:黄健;吴欣;周晓倩;刘承志;蒋雪梅;蒋文勇;于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超声左锁骨上窝切面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teriosus ,PDA )常规可信赖的检查手段,但随着经皮心导管PDA封堵术的开展,对PDA的超声检测值要求更为准确,血管造影是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分型[1]及所处解剖关系的金标准[2]。为此,本文通过不同切面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并行分型结果与血管造影比较,观察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与左锁骨上窝切面对 PD A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罗依然;刘晓桥;谭洪文;梁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25例临床分析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1eukemia , HL)是一种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而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因起病缓慢隐匿,无脏器明显浸润,外周血三系不同程度减少,骨髓增生减低,临床上常易与外周血三系减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等疾病相混淆。在未开展骨髓穿刺检查的普通内科门诊及基层医疗单位仅凭血常规报告难以鉴别。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血液内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25例HL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相关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斓;崔艳琴;邢吉燕;袁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贵州医药》征稿启事

    作者:贵州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和其它真菌感染81例临床分析

    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s )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ency Syndrome ,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常见的一种,包括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 .a)感染、隐球菌病、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等,其中口腔念珠菌感染占相当高的比例[1]。而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是 HIV 感染者已进入 AIDS病期的重要指征之一[2]。目前AIDS 发病率不断上升,熟悉艾滋病伴口腔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检查,提高对真菌感染,尤其是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认识,有利于AID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3]。

    作者:蔡成莲;帅李娅;陈建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血不良反应150例回顾分析

    输血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10%[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的150例输血反应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莹;任肖霞;屠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A F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A F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在全麻开胸直视体外循环下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瓣膜置换术。结果70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当天心电图提示:64例患者心律均由 A F转为窦性心律,3例结性心律,2例顽固室性心动过速,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40个月无一例死亡,61例维持窦性心律,占87.1%;6例房颤心律,占8.6%;3例房扑心律,占4.3%。结论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RHD合并AF ,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是一种安全的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岑;张大国;龚启华;刘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