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砷代谢研究进展

黄厚今;洪峰

关键词:环境污染, 致癌物, 化学元素分布, 必需微量元素, 医学研究, 人类健康, 环境毒物, 工业发展, 砷中毒, 砷代谢, 人体, 人群, 居民, 工人, 地球, 病区
摘要:氟和砷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种重要元素.砷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可疑致癌物.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和工业发展引起环境污染等原因,氟和砷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使特定地方病区居民、工人甚至一般环境人群接触过量的氟或砷,因而氟砷中毒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近年来有关氟砷代谢研究进展.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结核性溃疡并发胃出血一例

    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发热2+月,呕血1天入院,体温37.5℃~4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无其它异常发现.

    作者:夏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遵义市0~14岁哮喘儿童患病情况抽样调查

    哮喘是当前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7月至10月对遵义市进行了儿童哮喘问卷调查,以便为今后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娟;张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48例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国内20所医院报道平均死亡率为28.8%,存活者部分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2],降低VLBWI病死率是新生儿科加强监护病房(NICU)的重要工作[2];本文就我科收治48例的VLBWI常见并发症及预后随访情况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曹云涛;张贵萍;张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哌唑嗪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哌唑嗪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35例治疗组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用药10天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显著下降,于4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为1051.3±378.5ml/min,548.3±331.1ml/min,1.3±0.4cm,0.9±0.2cm,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临床上未见明显副反应;随访2年,对照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中Child-pughC级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哌唑嗪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复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作者:刘琦;周力;邱秉胜;路元汉;刘文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腓肠(内侧)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腓肠(内侧)神经(即腓肠内侧神经及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用腓肠(内侧)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面积17cm~12cm×8cm~6cm,蒂长5cm~10cm;全部一期成活.随访6~12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有功能满意.结论腓肠(内侧)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手术简单易行、不损伤主干血管,由于较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的位置更高,因而蒂部更长、修复范围更广.

    作者:祁建平;罗志军;程代薇;聂开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性激素测定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出现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于黔;蒋文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8例成活、1例坏死,随访6~12月,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为修复前足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世玖;程代薇;韩文杰;蔡玉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与早期自然流产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Ⅱ的水平.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孕3月内20例正常妊娠、20例第一次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15)和15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BSA)妇女血清中的sTNFRⅠ与sTNFRⅡ.结果SA与对照组比较,sTNFRⅠ显著增高(P<0.05);sTNFRⅠ与sTNFRⅡ在RSA中的水平较SA均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sTNFR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水平(尤其是sTN-FRⅠ)的升高就妊娠而言可能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稳定的生理意义.

    作者:孙阳;赵轩;杨敏;刘碧芬;敖竹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和健康教育

    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单纯地机械性地配合手术,很少主动了解病人的心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作者:李莹;金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病人颈丛阻滞期心血管副反应

    颈丛阻滞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发生率高[1],可引起心肌作功和氧耗增加,对于同时患有冠心病病人有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致心肌梗塞的危险.我们选用艾司洛尔(eslomol)治疗颈丛阻滞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殷税香;胡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阻塞性黄疸患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阻塞性黄疸(OJ)患者和30例对照肝脏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肝脏组织坏死面积进行检测.结果(1)iNOS在86%的OJ肝脏的组织中阳性表达,在对照组肝脏组织中不表达.(2)肝脏组织坏死面积和iNOS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NOS表达与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害有关,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剑;李茂德;何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注意力测试在儿童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它不仅从学龄前到学龄期影响儿童,甚至可以从青少年持续到成年[1].

    作者:杨惠萍;鲁永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压宁定与前列腺素E1对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压宁定与前列腺素E1(PGE1)对治疗肺微血管栓塞肺动脉高压犬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采用S-G漂浮导管及960循环电脑监测仪等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各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循环指标.结果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PGE1组比较压宁定组降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的时效更长.三组均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压宁定及PGE1均影响体循环,但PGE1影响体循环时间更长.结论压宁定具有较好肺血管扩张选择性,而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治疗肺动脉高压优于PGE1.

    作者:陈淼;余志豪;喻田;高振宇;苟大明;李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腕部切割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腕部切割伤,大都由玻璃、刀等锐器致伤,可同时累及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其治疗关键在于要一期修复损伤组织的解剖连续性,否则,将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韩子冀;熊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与肺功能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有肺功能损害,而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作者:刁晓源;谢亚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以外消旋聚乳酸为支架体外培养软骨细胞

    目的观察国产外消旋聚乳酸(PDLLA)材料为细胞载体对软骨细胞吸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兔软骨细胞接种于PDLLA海绵后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计数检测材料细胞吸附能力,相差显微镜观察附着情况及细胞形态,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软骨细胞接种后吸附好,继续生长增殖,并具良好活性.结论国产PDLLA材料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生长的支架载体.

    作者:彭智;宋跃明;王定国;张美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皮下埋植和IUD避孕效果的临床观察

    皮下埋植是一种缓慢释放避孕药物的新型长效避孕方法,具有高效、可逆、稳定且放置和取出方便,每天药物释放量低,有效期长达5年等优点.

    作者:邓志敏;陆丽;杜丽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新生儿败血症致休克原因二例分析与护理

    休克是新生儿急症,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2001年9~10月在我科治疗抢救的2例新生儿败血症致休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护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供同行参考借鉴.

    作者:张静修;杨晓琴;胡寒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纳络酮不同首剂治疗急性重度阿片类毒物中毒33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急性阿片类毒物中毒患者明显增多.虽然有关应用纳络酮治疗该类病例的文章已非少见,但就其首剂佳剂量究竟应是多少?目前还尚未见报导.

    作者:谢兴宇;俞晓松;贺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氟砷代谢研究进展

    氟和砷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种重要元素.砷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可疑致癌物.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和工业发展引起环境污染等原因,氟和砷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使特定地方病区居民、工人甚至一般环境人群接触过量的氟或砷,因而氟砷中毒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近年来有关氟砷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黄厚今;洪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