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细娟
目的 通过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分数,探讨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得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该地2013—2017年间两个社区服务站管理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评估其糖尿病知识分数,分组后导入SPSS V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成对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得分呈正相关性.结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知识得分相应提高,进而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药物依从性.
作者:刘娜;周国强;边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采用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HbA1c、2 hPG及F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述血糖指标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秀宇;庞秀明;李樱;隋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体质量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体质量,减少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临床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作者:黄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常规组(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各46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糖控制合理,胰岛素用量少,妊娠结局良好,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英英;杨虹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社区干预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2017年11月2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单双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比饮食治疗依从性、干预后血糖监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饮食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社区干预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昌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膳食纤维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进行医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使参照组(n=48)及研究组(n=48),对参照组实施自行饮食控制,对研究组实施高膳食纤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产后糖尿病发生率,探讨高膳食纤维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TG、TC、FPG、FFA、HbAlc分别为(2.02±1.28)mmol/L、(6.07±1.32)μmol/L、(4.67±1.72)mmol/L、(685.26±199.88)μmol/L、(6.01±1.17)%,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2.0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高膳食纤维治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开展分析研究.方法 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对糖尿病患者206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0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护理还增加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是(6.40±1.2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平均是(8.06±0.52)mmol/L,生活质量评分是(82.6±15.9)分;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分别是(6.80±1.89)mmol/L,(9.83±1.59)mmol/L,(59.6±20.4)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了9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8.73%,对照组有26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25.24%.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比较低,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作者: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9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的围产期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效果,改善预后,是临床上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优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冬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取12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值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硬膜外麻醉方法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保证了血压和心率平稳,确保了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稳定性,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蓉;曾垂应;林小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卡维地洛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方法.结果 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方法,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下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胡燕娟;卢丽金;杨志远;易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与妊娠前体质指数以及胎次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227例在该院接受产检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比较和分析孕妇胎次以及体质指数与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结果 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妇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质量不断增加,孕妇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不断上升,不同体质量孕妇各观察项目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孕妇分娩体重、孕期体重增长量、BMI以及羊水指数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各观察项目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比对组孕妇,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比对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阴道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妊娠前体质指数越高、胎次越多,则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因此必须针对糖尿病高危因素加强妊娠期体质量监测以及孕检,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孙金莉;陈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符合研究条件的共12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然后根据平均分配的分配原则随机把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患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1.9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P=0.014<0.05).而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7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人文关怀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可以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王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简单随机化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剂;观察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治疗.治疗2个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C、TG及LDL-C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冬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70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胰岛素情况、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重变化低于对照组,血糖变化、胰岛素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显著,胰岛素抵抗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叶永兴;范良月;陆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使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式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资料.检索研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文献,对比分析患者经6个月时长以上透析的并发率情况;超过3个月透析时,检测的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情况;对于透析后患者的一定的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其存活率.从建库时间开始检索直到2015年12月,使用RevMan5.3软件分析检索到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索到866篇文献,经纳入标准选择其中13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比较血液透析,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现象的数量比例较小,但发生感染的数量比例较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时,血液透析对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6个月、12个月、36个月时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23、0.19、0.53).结论 在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使用腹膜透析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病发率较低,但治疗时感染率较高;使用维持透析超过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会得到明显改善;透析时长不超过36个月时,血液透析方式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存活率方面的影响,不存在很大差异.
作者:黄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引产时机对足月A1级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足月GDM产妇1640例,≤40周引产的为A组187例,40~41周引产的为B组218例,≥41周引产的为C组188例,≤40周自然临产的为D组613例,40~41周自然临产的为E组434例.分析比较各组分娩方式、引产成功率、剖宫产适应征及母儿并发症等.结果 引产组(A、B、C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D、E组)(x2=88.94,P<0.05).其中A组剖宫产率高,达43.85%,C组在3组引产组中剖宫产率低为27.66%,而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因引产失败和社会因素剖宫产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53,P<0.05).3组引产组产后出血的比率均高于自然临产组,各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比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A1级GDM孕41周引产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儿并发症.
作者:张新丽;李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搜集于2016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以上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知识掌握达标情况为59例(93.65%)、血糖达标为56例(88.88%)、治疗依从性为58例(95.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达标36例(57.14%)、血糖达标38例(60.31%)、治疗依从性42例(66.6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技巧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治疗效果.
作者:侯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神阙穴改善糖尿病患者便秘状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排毒养颜胶囊,治疗组应用中药饼剂贴敷神阙穴治疗,7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填写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神阙穴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便秘状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细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术切口不同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即观察组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行常规颞透明角膜切口.每组59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周(T1)、1个月(T2)和3个月(T3)的角膜神经与泪液蛋白的改变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该研究中T1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神经纤维密度、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均降低明显,乳铁蛋白、溶菌酶则增加明显,T2时间段,观察组的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降低明显,溶菌酶则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选择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方毅;孙玉珍;马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84例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甘油果糖+吡拉西坦)与对照组(基础治疗+甘油果糖).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颅内血肿、颅内水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颅内血肿、颅内水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2/42)、2.38%(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甘油果糖与吡拉西坦的效果更佳,能促进颅内血肿、水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冰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