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朋
目的 探讨尿碱性磷酸酶(U-ALP)、γ-谷氨酰转肽酶(U-GGT)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其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2.30±4.18)U/L、(55.67±11.21)IU/L,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其含量明显增高,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6.00%,均高于单个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尿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韫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至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8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群(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数字振动感觉阈值检查,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DPN发生率与VPT异常率.结果 实验组周围神经病变35例,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VPT异常率分别为52.50%(42/80)与22.50%(18/40),(P<0.05).结论 VPT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早期筛查方案,可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便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时诊断,从而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作者:杨小玲;林婷;陈霞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36例,分组方法依据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合理划分.将参数正常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血糖波动幅度较高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经调查后可知,比对两组患者的MAGE、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大血糖波动幅度,研究组较比常规组更高,组间数据经证实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53、高敏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参数,研究组较比常规组更高,组间数据经证实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较高,难以控制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同时会对化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阎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比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措施,不赘述,两组患者治疗区别在于对照组采用的是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胰岛素泵的治疗.治疗两组后对比两组降糖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1例,占1%,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16例,占16%,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方面,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的临床对比,胰岛素泵的降糖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现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单纯那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崔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FBG、2 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玲;钱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6例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于透析过程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1h、透析2h和透析3h的血压水平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行血液透析过程当中血压极易发生较大浮动,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保持患者血压水平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席庆霞;郑利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福建省某综合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家庭功能的现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在综合医院有针对性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相应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家庭功能量表对2013年2月-2014年8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88.37±17.67)分,家庭功能总得分为(8.78±1.74)分,家庭功能总分和自我管理总分呈正相关(r=0.188,P<0.01).结论 综合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家庭功能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赵惠芬;刘春红;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自该中心2016年1月-2017年5月接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0例,行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测定空腹血糖,饮用葡萄糖2h后静脉血采集测定餐后2h血糖,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体质量和身高测定,计算BMI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空腹血糖为(10.10±1.54) mmol/L,餐后2h血糖为(16.35±2.63) mmol/L,BMI测定结果为(24.79±1.32)kg/m2;根据BMI分组,偏胖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偏胖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餐后2h血糖指标逐渐下降(P<0.05);BMI与空腹血糖相关性(r=-0.042,P>0.05),BMI与餐后2h血糖有负相关性(r=-0.16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BMI无相关性,餐后2h血糖与BMI呈负相关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分析,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胰岛素加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胜华;范明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65例患儿治疗前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观察组65例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7,P<0.05).观察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7,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糖水平,缓解患儿临床病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巧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37.04%,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1h血糖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运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有利于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卞捷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巧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该次对联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该次入选的研究对象,分组的方法采取对患者所运用的不同治疗药物进行分组,给予实验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空腹胰岛素、空腹血浆葡萄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确保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通知,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程督导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随机分组,分别纳入实验组(n=86)和控制组(n=92),实验组提供全程督导模式至分娩,控制组给予常规产检和分娩,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控制组,两组产妇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早产和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发生率具有下降趋势.结论 全程督导模式有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研究中纳入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分组为:对照组用二甲双胍,观察组用格列吡嗪;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近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比对照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时均可选择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但格列吡嗪治疗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更为稳定,值得临床上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王友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n=45)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n=45),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腹腔镜胃旁路术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连丽;陈晓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8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该社区2016年5月-2017年4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社区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护理前;比较护理前后高血压状况,护理后患者的高血压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社区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状况,同时也能够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淑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表现及检出率差异,以求达到更早、更细致、更全面估计糖尿病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68足已行X线、CT检查及骨密度测定的糖尿病足患者,对下肢及足部的软组织异常改变、骨质破坏、关节异常改变及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血管钙化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检测差异.结果 CT对糖尿病足患者中发生异常改变的各种组织结构检查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结论 CT可以更早、更细致、更全面估计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及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邹夏斐;马德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