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针对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患者26例进行观察,予以该组患者适当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抢救后,所有患者血糖、血钾、血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较实施抢救前相比,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69%,存活的24例中16例生活能够自理,6例部分自理,2例植物生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极易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且一般预后较差,因此,临床应尽早确诊,及时针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纠正,同时合理予以胰岛素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5.0%,护理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36%,血糖控制理想率为79.41%,护理总满意度为85.2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糖控制理想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控制血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结核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生长激素在1型糖尿病病理与正常生理下对肝脏胰岛素信号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小鼠注射慢性生长激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并进行Akt和PTEN的检测。结果对健康小鼠注射慢性生长激素后肝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Akt磷酸化能够被抑制,同时会显著增加该信号通途的负调控分子PTEN表达(P<0.05);与此同时慢性生长激素刺激T1DM C57BL/6小鼠肝内Akt磷酸化也能被抑制(P<0.05),但是在PTEN表达水平上的改变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对胰岛素信号的p85调节亚基进行检测,在慢性生长激素刺激下两种小鼠的表达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将慢性生长激素长期使用可以对肝脏胰岛素信号进行抑制,机制主要与PTEN表达升高有关,然而机制在病理状态下不同。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胃肠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定性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2.67%、82.24%、86.05%和83.33%;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70.00%、94.39%、90.70%和93.33%,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C-尿素呼气试验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但阳性率和特异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和特异度数值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结论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符合率较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患者易接受,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敬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1型糖尿病患儿,社区医生在做好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治疗,并做好病情监测工作。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应根据患儿残余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不同,合理应用胰岛素进行药物治疗,做到合理应用、分配和调整剂量,必要时应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应遵医嘱通过尿糖、尿酮体和尿蛋白等尿液检查项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气分析等血生化检查项目,也可测定反映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并根据病情要常规定期随访,监测血压、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以早期发现和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症,达到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该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研究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当积极给予针对性护理,此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对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理、生活、饮食等多种护理方法,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0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有44例患者顺利排便(占73.3%),11例患者采用灌肠方法通便(占18.4%),5例患者采用人工掏粪方法(占8.3%)。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使患者排便更加通畅,有利于患者康复,以防因疾引发便秘,使患者提高护理质量及预后效果。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将该院2015年1-3月间的31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评价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干扰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将2015年6-9月之间的37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前瞻性护理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在出院之前对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因素。结论通过对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丽;陈琳;何海航;刘春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进行分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67%(41/49)明显小于研究组患者的95.92%(4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大龙;杜洪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产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产生低血糖症状,对这3例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都恢复健康。结论对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刘茵;刘蓓蓓;张秋菊;王君;高辉;孙仲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单独应用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明显的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都明显降低(P<0.05),餐后2小时C肽明显升高,对血脂、体重指数不具有较大影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
作者:马卓;孙仲萍;钱起龙;李爱菊;张忠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6.6%和93.6%;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6.8%和80.0%。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洪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治疗措施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以保留肢体降低伤残率。方法23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7例简单创面换药,11例游离植皮,3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保守截趾手术。结果23例患者中,7例通过单纯换药愈合,14例通过整形外科技术愈合,保肢成功率91.3%;仅2例因创面较深,保肢失败,通过截肢手术封闭创面痊愈。结论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整形外科的治疗手段,治疗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创面,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大大降低病人伤残率。
作者:林炜;朱立群;卫裴;李发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SAS和SDS心理评分、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95.74%、护理满意度93.62%、SAS评分(32.6±3.5)分、SDS评分(31.3±4.6)分、空腹血糖(6.2±0.7)mmol/L、血肌酐(60.36±13.47)μmol/L、尿素氮(7.02±1.15)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4.83±0.22)g/L,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实施。
作者:庞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该文针对围术期处理方面,初步探讨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38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术前控制收集的患者血糖指标保持在7.6~8.1 mmol/L,都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3例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占60.5%),15例患者实施姑息性切除手术(占39.5%),没有1例患者手术死亡。术后有5例患者产生心律失常,2例患者产生泌尿系感染,1例患者产生肺部感染。结论对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指标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对感染防治和营养支持及诊治并发病的重视程度,也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一个主要措施。
作者:宋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60例设置为该的观察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占据28例,实验组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云南白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可知,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与78.6%,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确切,可帮助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中西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李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71%,对照组根除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有助于身体康复。
作者:尹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时使用纤溶酶的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共10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血塞通,而观察组则使用纤溶酶,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纤溶酶能够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其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宏靖;石峰;宋秀婧;顾少岩;张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该文主要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运用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者主要运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针对5个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这种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重大意义。结果观察组在饮食控制率方面、合理用药率方面、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方面以及自我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观察组的复诊率是20.00%,要比对照组的明显低,观察组的患者在血糖方面控制良好的达到了80%,要比对照组的高,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的糖尿病患者采取这种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对于这种病的知晓度,更好地控制血糖,战胜病魔。
作者:张美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