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CREB结合蛋白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杨简;江洪;陈思思;陈静;徐盛开;王继春

关键词:CREB结合蛋白质, RNA干扰, 转染, 基因疗法
摘要:目的 构建大鼠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BP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4条CBP基因的siRNA序列,将筛选确定的CBP RNAi有效靶序列与pFU-GW-iRNA载体连接产生CBP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化、PCR筛选阳性克隆及测序鉴定.脂质体2000将CBP shRNA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VSMCs,实时定量RT-PCR检测CBPmRNA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证实,成功构建大鼠CBP shRNA慢病毒载体.经包装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2×109TU/ml,与未转染慢病毒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比较,CBP shRNA慢病毒转染可使VSMCs的CBP mRNA分别下降88.5%和92.7%.结论 成功构建CBP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对VSMCs的CBP表达具有良好沉默作用,为后期基因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奠定基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SORL1基因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迟发散发型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外周血SORL1 mRNA的表达,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迟发SAD患者23例(SAD组),根据WHO疾病分类第10修订版临床诊断标准为迟发SAD,另选健康体检者12例(对照组).分离2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SORL1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mRNA含量比值作为评价SORL1 mRNA表达水平的指标,并计算出待测样本中SORL1 mRNA表达的准确含量.结果 SAD组外周血SORL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0.33 vs 0.39±0.29,P<0.01),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汉族人外周血SORL1 mRNA表达水平与迟发SAD密切相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外周血SCIRL1 mRNA表达,对迟发SAD早期诊断可起到辅助的指导作用.

    作者:侯磊;贾建军;高丽;孙彬彬;吴卫平;汤洪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评价衰老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目的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静息心肌PET,测定2组SPECT的左心室17节段静息总评分和各节段评分,与SPECT相匹配的各节段心肌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 老年组与成年组左心室心肌SPECT的平均静息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间隔基底部、下间隔中份、尖前壁和尖下壁静息评分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5);老年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总SUV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左心室多个节段的SUV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衰老可导致心肌对缺血敏感性加重的趋势;增龄可使心肌对18F-FDP摄取和利用增加,可能是对衰老所致心肌缺血的自然保护性机制.

    作者:王文艳;钟萍;谢红军;宋文忠;周晓芳;汤夏莲;金静;卢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支架置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研究证实,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7%,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在肾动脉狭窄PTRAS后血压控制和肾功能改善方面疗效差.但PTRAS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何兴娜;葛保民;史磊;孔庆瑞;卢静海;阚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评价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心脏结构及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29例老年DHF患者(DHF组)和79例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容积、左心房客积、左心室质量,获取二尖瓣血流、右上肺静脉血流频谱,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心室长轴方向的收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m)等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HF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轻度增大,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大,左心房客积指数明显增大,Sm和Em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Sm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独立相关(β=-0.018,P<0.01),左心房容积指数与老年DHF患者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独立相关(β=0.002,P<0.01).结论 老年DHF患者总体表现为显著的向心性增厚,左心房的大小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损害,可能共同参与老年DHF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作者:冷文修;何昆仑;范利;梁致如;智光;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复合穿刺点止血效果的观察

    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广泛开展,TR充气绑带以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舒适感强的突出特点,成为目前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主要止血器材之一[1].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由于桡动脉直径纤细、走行弯曲的解剖特点,重复穿刺常难避免,对该部分患者应用TR充气绑带的止血效果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研究对经桡动脉多点穿刺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75例患者止血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炳朕;余清;方雪花;袁国会;张伟;高德全;赵雪东;马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种.其中PCI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管腔、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微刨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PCI使用的支架以永久性支架为主,包括金属裸支架及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DES).

    作者:孙立刚;杨庭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像学检查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MRI等.这些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

    作者:何作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心肌和血管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对老年大鼠心肌、血管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18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5 mg/(kg·d)],每组6只.COPD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被动吸烟和气管内注射脂多糖.6周后,各组大鼠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主动脉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组织HE染色无明显病理改变;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8-OHdG表达明显增高(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心肌、主动脉8-OHdG表达较COPD组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COPD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COPD可造成老年大鼠心肌、主动脉的氧化应激损伤,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胡亦新;范利;崔华;潘秀颉;师锁柱;智光;李亚娟;朱茂祥;杨陟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低氧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目的 探讨低氧环境对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孕16 d的SD胎鼠大脑组织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5% CO2,95%空气,37℃,绝对湿度)和低氧组(低氧培养,5% CO2,2% O2,93% N2,37℃、绝时湿度).MTT实验观察细胞经2、4、6、8、10 h低氧培养后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经4、8、12、24、32 h低氧培养后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低氧组胶质细胞增殖除6 h与正常组无差异外,2、4、8、10 h较正常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8、12h 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24、32 h VEGF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低氧培养短期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VEGF表达升高,长期低氧可至星形胶质细胞损伤,VEGF表达下降.

    作者:苏心;张文治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鼠CREB结合蛋白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大鼠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BP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4条CBP基因的siRNA序列,将筛选确定的CBP RNAi有效靶序列与pFU-GW-iRNA载体连接产生CBP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化、PCR筛选阳性克隆及测序鉴定.脂质体2000将CBP shRNA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VSMCs,实时定量RT-PCR检测CBPmRNA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证实,成功构建大鼠CBP shRNA慢病毒载体.经包装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2×109TU/ml,与未转染慢病毒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比较,CBP shRNA慢病毒转染可使VSMCs的CBP mRNA分别下降88.5%和92.7%.结论 成功构建CBP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对VSMCs的CBP表达具有良好沉默作用,为后期基因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奠定基础.

    作者:杨简;江洪;陈思思;陈静;徐盛开;王继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复方灯盏花滴丸对海马神经元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灯盏花滴丸(FDD)对谷氨酸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NO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32只,每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尼莫地平、FDD高、低剂量灌胃,85 h后,取每只大鼠股动脉血,制成5%的含药血清.另取新生24 h SD孔鼠大脑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并签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组、FDD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前4组分别加入上述配制对应的药物血清,模型组不加舍药血清.以谷氨酸制成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法检测细胞释放NO量,细胞内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NO、tNOS和iNOS活性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FDD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NO释放、降低tNOS活性和iNOS活性(P<0.05,P<0.01).结论 FDD对谷氨酸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尤其iNOS活性及减少NO释放有关.

    作者:王丽君;宛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析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3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对照组(80例)、单支病变组(102例)、2支病变组(62例)和多支病变组(84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分叉处IMT,记录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支病变组分又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增高,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IMT、分叉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IMT增厚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IMT增厚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OR=2.8,95% CI:1.18~6.63).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相关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颈动脉病变情况,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筛查及预测价值.

    作者:张春红;王禹;黄党生;沈东;张丽伟;孙红岩;罗北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突触素和发动蛋白Ⅰ及衔接蛋白180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发动蛋白Ⅰ(dynamin Ⅰ)及衔接蛋白180(AP180)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6只瑞典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为转基因组,另选5只小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及颞叶皮质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的表达,图像分析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观察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与β淀粉样蛋白(Aβ)1-42在老年斑表达部位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小鼠脑组织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1、CA3及内嗅区皮质各层synaptophysin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颗粒细胞、海马CA1锥体细胞及内嗅区皮质各层dynamin Ⅰ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齿状回分子层、海马CA4、CA1、内嗅区皮质各层及颞叶皮质Ⅱ~Ⅴ层AP180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显示转基因组小鼠老年斑内有syuaptophysin争Aβ1-42共同存在.结论 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synaptophysin、dynamin Ⅰ及AP180表达降低,提示出现不同程度突触丧失及突触囊泡回收功能缺陷,可能是该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曹颖;官志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功能磁共振与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运动功能受损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功能障碍,约>3/4患者遗留不同程度运动功能缺损,主要是神经元及其传导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发生异常.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提供科学的康复手段.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功能上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区在执行某项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的激活情况,弥散张量成像在结构上反映脑白质结构特性,两者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这2种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成熟及交叉运用,实现了神经功能和神经解剖的联合,为深入研究脑卒中后康复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克贵;柯开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78例)和非老年组(<65岁,24例).老年组患者又根据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无并发症组(28例),其中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脑梗死28例.比较各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前后血压和脉搏波速度(PWV)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后,其坐位血压及PWV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PWV降低值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PWV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PWV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后,血压降低的同时,其大动脉顺应性亦改善,老年患者获益更多,且在老年患者中有并发症及无并发症的患者获益相同,合并糖尿病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获益相同.

    作者:牛红育;张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健康肥胖老年女性心功能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能否早期、准确评价健康肥胖老年女性左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入选健康老年女性160例,其中肥胖女性12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轻度肥胖组(Ⅰ组,70例),28.0 kg/m2≤BMI<32.0 kg/m2;中度肥胖组(Ⅱ组,50例),32.0 kg/m2≤BMI<36.0 kg/m2;正常体重组(Ⅲ组,40例),18.5kg/m2≤BMI<24.0 kg/m2.同期选择健康肥胖非老年女性80例,以BMI为依据,分为Ⅳ组40例(BMI同Ⅰ组),Ⅴ组40例(BMI同Ⅱ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TDI技术测量二尖瓣瓣环后间壁、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和前间壁6个取样点的收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m)和舒张晚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Am)及其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Ⅱ组入选者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明显降低(P<0.05);Ⅰ、Ⅱ组在二尖瓣环6个取样点Sm、Em、Em/Am和总平均值均明显下降,Am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Ⅳ组比较,Ⅰ组在6个取样点Sm、Em、Em/Am和总平均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亦有相似改变.与Ⅴ组比较,Ⅱ组仅Sm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测量显示,健康肥胖老年女性已出现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心肌TDI技术的应用,为这类人群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的评价提供了理想的检测手段.

    作者:樊瑛;杨树森;于江波;李为民;黄永麟;常慧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及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8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根据测量结果 分为斑块组(104例)和无斑块组(184例),将患者CAS程度分为0~4级,所有患者测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 斑块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无斑块组(481 μmol/L vs 289 μmol/L,P<0.05).斑块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无斑块组明显增高(66.2% vs 13.8%,P<0.05).与CAS 3级患者比较,CAS 0级、1级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与CAS 4级患者比较,CAS 0级、1级、2级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

    作者:芦燕玲;于利群;潘伟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黄宛教授病逝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理水平的雄激素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理剂量的外源性丙酸睾酮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雄性小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去势组(10只)、D半乳糖组(9只)、丙酸睾酮组(9只),3个月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水迷宫和避暗穿梭实验,检测脑、肝脏组织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由Nissl染色观测海马神经元的变化情况.结果 去势组小鼠各项行为学指标均劣于对照组,大脑和肝脏的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大脑海马CA1区结构松散,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1);与去势组比较,D半乳糖组的行为学指标进一步恶化,大脑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下降,大脑海马CA1区结构紊乱,神经元丢失严重(P<0.05);而丙酸睾酮组的上述各项指标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雄激素可以逆转亚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衰退.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改善大脑海马CA1区形态,增加CA1区神经元数量,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洪雷;吴赛珠;邢晓雯;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像学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目的 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伴管腔狭窄,再接受MRI扫描;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决的性质、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40例患者中,CTA检出斑块61个,其中混合性斑块31个;钙化性斑块18个;软斑块12个.高血压30例,检出斑块49个;无高血压10例,检出斑块12个.MRI检出斑块61个,其中Ⅲ型14个;Ⅳ~Ⅴ型23个,Ⅵ型6个;Ⅶ型18个.斑块内渍疡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急性脑梗死14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造成双侧脑梗死10例,一侧颈动脉检出粥样斑块而对侧发生脑梗死2例.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混合性斑块为主,双侧好发;高血压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作者:朱宗明;张宗军;陈宏伟;任斌;鲍健;汤群锋;吴力源;胡晓云;卢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