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

温尚煜;张新;李淑丽;代春梅;王金平;王丽那;唐玉龙;黎辉

关键词:臂血压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病变, 住院患者, 造影检查, 硬化程度, 方法选择, 选择性, 年龄
摘要:目的研究踝-臂血压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6月在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11例,男79例,女32例,年龄(56.9±7.8)岁.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81例,正常者30例.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史的患者排除本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人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年轻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元月至2003年7月连续对22例年轻(≤40岁)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情况,其中男20例,女2例.

    作者:李文华;夏勇;潘德峰;钱文浩;徐晤;张超群;郝湛军;李东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Objective To make an rabbit models of restenosis and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VEGFmRNA and TGE-β1 mRNA on the intireal proliferation in the mode. We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FmRNA, TGF-β1 mRNA and restenosi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双心室起搏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二尖瓣中、重度反留,A、E峰融合,QRS波群时限>120ms的心衰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65±11)岁,NYHA心功能Ⅲ级6例,Ⅳ级5例,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心室电极导线经冠状静脉窦插入抵达侧静脉或后侧静脉以达到左心室起搏夺获.

    作者:宋耀明;黄岚;李爱民;耿召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Endothelial injury and SMC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re the same common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man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rtherosclerosis, hypertension, diabete and restenosi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ir functional interaction under pathology condition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DMSO体外定向诱导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

    目的研究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

    作者:史剑慧;胡昕婴;牛玉宏;葛均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左侧游离壁旁路消融中阻滞左侧峡部导致沿二尖瓣环左房内传导阻滞

    目的探讨在左侧游离壁房室旁路(AP)射频消融中发生沿二尖瓣环心房激动顺序明显改变,且能排除多条旁路和其他机制所致心动过速病例的特点和可能的电生理机制.

    作者:王祖禄;韩雅玲;梁明;梁延春;徐凯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根据慢性心房颤动标测所得的孤立间歇电位进行电生理引导下的肺静脉隔离

    目的评价通过由孤立间歇或者有序的肺静脉电图所定义的早肺静脉电位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进行部分肺静脉隔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树龙;高连君;杨延宗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球囊腔内成形术治疗对角支开口病变38例

    目的应用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对角支开口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38例冠心病患者的38处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对其进行分析并短期临床随访.

    作者:宋丹;王人彭;苏晞;万海燕;朱国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木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采用lnoue单球囊技术.结果术后心功改善Ⅰ~Ⅱ级,成功率98%,平均左房压由(28.4±2.8)mmHg(1mmHg=0.133kPa)降至(13.7±4.2)mmHg,二尖瓣跨瓣压差由(19.2±3.5)ⅡmmHg降至(5.2±2.4)mmHg,二尖瓣口面积由0.86±0.28cm2增至2.08±0.44cm2.

    作者:向乾才;邓阳生;李彦斌;邹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7例冠心病患者不作预扩张直接进行支架置入,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成功率.

    作者:许志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激光心肌孔道内控制释放bFGF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激光打孔的心肌孔道内埋植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纤维蛋白胶(F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犬整体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聂绍平;曹林生;曾秋棠;蒋桔泉;朱向明;薛毅;王强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PCI并发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的前瞻性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PCI中心包积液(PE)、心包填塞(CT)发生率、发生相关因素、处理以及临床预后,为PCI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选用器械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前瞻性分析了1 246例PCI资料,包括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判定PE、CT发生原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

    作者:黄岚;晋军;宋耀明;李爱民;覃军;耿召华;周小波;于学军;林春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rapamycin eluting coronary stent(Cypther).Methods From 2001.12 to 2003.8, there were 80 patients received Cypher stent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The 68 males and 12 females were aged from 34 to 75 (average 58.2 ± 10.7)years old, with AMI in 13 patient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 43patients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 24 patient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无复流现象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对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54个月期间对232例STEMI实施直接PCI,25例(10.8%)梗死相关动脉(IRA)出现无复流现象.冠状动脉内处理包括注射各种药物、生理盐水或动脉血冲洗和主动脉气囊反搏术.结果25例无复流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60.7岁(34-85岁).16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其中14例IRA粗大.20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其中14例还合并2型糖尿病),18例合并高脂血症.经过处理,17例IRA为3级TIMI前向血流,以后临床经过良好.6例为TIMI 2级血流,4例术后临床经过良好,2例分别在术后4 h和70h死亡.2例TIMI 0-1级血流,术中死亡.结论直接PCI的无复流发生率为10.8%,死亡率达16%.无复流主要见于IRA为粗大右冠状动脉并且合并高血压病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无复流的处理应当是综合性的,但并非总是有效.

    作者:颜红兵;柯元南;王勇;曾玉杰;高焱莎;叶小钧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心梗)后大鼠衰竭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与心肌胶原含量、心功能的相互关系.

    作者:谢萍;祝善俊;祝之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时调控bFGF表达变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阐明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和心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因果联系.

    作者:周小波;何作云;罗慧兰;冯兵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封堵器脱落原因分析及对策

    患者,男,16岁,平素体弱,易感冒,5年前查体发现心脏有杂音,近两年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电图正常.胸片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心胸比0.50.心脏超声示:动脉导管未闭,位置在升主动脉及肺动脉根部,动脉导管长约9mm,狭窄处直径10mm,呈柱形(两端喇叭口略小),彩色多普勒示有双向血流,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增高,约70~80mmHg(lmmHg=0.133kPa)LVEF为56%.

    作者:高群;李红梅;叶季鲜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的冠脉病变特征及给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N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4例NSTEMI的患者于入院后随机分为48h(24例;早期介入组)或7~10d后(30例);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以及90d内发生死亡,再次心梗、心绞痛,再次住院及重复或接受PTCA、外科搭桥(CABG)等事件的情况,初步评价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赵燕;张宏;庞明杰;兰炳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现状注册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趋势明显上升,而目前ACS治疗指南均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资料制订的,我国尚无此方面的注册资料.

    作者:陈韵岱;吕树铮;李国庆;严晓伟;陈纪林;曹克将;张运;葛均波;李为民;贾满盈;杜志民;周颖玲;吴士尧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和延迟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治疗措施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5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男性7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8岁.

    作者:马风云;陈步星;罗维;孙淑红;田一丁;赵希哲;高光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