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一周心功能的影响

张晓云;周秀华;叶文琴;庹焱

关键词:康复治疗组, 运动训练, 冠心病患者,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后第, 心功能, 康复运动, 血流动力学, 训练方案, 相关指标, 评价, 方法, 测定
摘要:目的评价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一周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成功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5、7天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

    目的经皮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方法15例经股动脉径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医源性股动脉PS患者接受了UGTI治疗.男性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5±12)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14例.单腔的单纯型PS9例,2腔或3腔的复杂型PS 6例.

    作者:晋军;黄岚;覃军;宋耀明;李爱民;耿召华;周小波;于学军;林春梅;高云华;卓忠雄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冠心病责任病变血管内超声分析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责任病变斑块性质、管腔大小与冠心病类型、血管重塑的关系,评价支架术后高压球囊再扩张的意义,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临床诊断的44例冠心病病例,其中男3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9.9岁(40~78岁);稳定型心绞痛2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责任病变为前降支32例,右冠6例,回旋支6例.

    作者:王风;刘伶;林英忠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急性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内分泌因子活化及相互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内分泌活化及相互间的作用.方法放免法、比色法及免疫组组织化学检测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卡托普利对它们的作用.

    作者:周小波;何作云;冯兵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堵闭边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

    目的边缘<5mm通常是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堵闭的禁忌证,本研究探讨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堵闭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5mm的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边缘<5mm的房间隔缺损患儿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堵闭,其中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10.7岁.20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心内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房间隔缺损前缘0~4mm,2例下缘为2mm,1例后缘为2mm.同期,48例边缘>5mm的患儿做对照.结果全部23例边缘<5mm的房间隔缺损患儿和48例对照儿均成功安装了封堵器.两组间年龄、缺损大小和所用封堵器大小无显著差异.23例边缘<5mm的患儿中17例(73.9%)即刻完全堵闭,对照组44例(91.7%)即刻完全堵闭(P<0.05);24h复查边缘<5mm患儿及对照组的完全堵闭率分别是91.3%和93.8%(P>0.05);6个月复查两组完全堵闭率分别是95.7%和95.8%(P>0.05).与对照组比较,边缘<5mm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72.5±26.5)和61.4±21.9min]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2.6±7.0)和(9.8±4.2)min]长.两组患儿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前、后或下缘<5mm的房间隔缺损仍可以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堵闭,但长期手术效果尚待查明.

    作者:杜忠东;Peter Koenig;CAO Qi-ling;David Waight;Ziyad M Hijazi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一周内心功能改变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腔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1周内心功能的改变,为完善PTCA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60例成功行PTCA及PTCA+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于术前1d、术后1~7d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作者:张晓云;周秀华;叶文琴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血尿酸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原因很多,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等;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病史的患者,其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的可能性较大,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浓度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以寻求通过冠脉造影术前的相关化验检查结果,来预测冠脉造影的阳性可能性.

    作者:卢宏彪;王人彭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后形态变化的随访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近中期Amplatzer封堵器形态变化.方法2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Amplatzer封堵术,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46(31.7±14.8)岁;所有患者均于封堵器释放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采用相同投照体位(LA045.+CRAl5.)摄片.采用QCA法测定封堵器左右Mark间距(H1)、上端边缘间距(H2)、下端边缘间距(H3).自身对照比较术后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变化.

    作者:马依彤;杨毅宁;汤宝鹏;黄定;王疆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PCI并发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的前瞻性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PCI中心包积液(PE)、心包填塞(CT)发生率、发生相关因素、处理以及临床预后,为PCI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选用器械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前瞻性分析了1 246例PCI资料,包括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判定PE、CT发生原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

    作者:黄岚;晋军;宋耀明;李爱民;覃军;耿召华;周小波;于学军;林春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床旁气囊临时起搏导管在危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床旁气囊漂浮临时起搏导管在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25例患者均给予床旁气囊漂浮临时起搏导管安置临时起搏器,3例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22例患者经右股静脉穿刺.

    作者:王怀祯;张春丽;周绍祥;范爱民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Endothelial injury and SMC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re the same common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man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rtherosclerosis, hypertension, diabete and restenosi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ir functional interaction under pathology condition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现状注册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趋势明显上升,而目前ACS治疗指南均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资料制订的,我国尚无此方面的注册资料.

    作者:陈韵岱;吕树铮;李国庆;严晓伟;陈纪林;曹克将;张运;葛均波;李为民;贾满盈;杜志民;周颖玲;吴士尧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心绞痛患者心脏局部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证实心脏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7例心绞痛患者均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18例正常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通过测定主动脉和冠状窦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分别计算各自在两个部位之间的的差值,代表心脏局部产生PRA和AngⅡ的浓度,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和正常对照组间二者的差异.

    作者:于世勇;黄岚;于学军;宋耀明;李爱民;覃军;耿召华;林春梅;陶春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重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V79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后产生的一氧化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通过真核表达载体转入V79成纤维细胞中,用Griess法测定转染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将含有一氧化氮的细胞转染上清液加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观察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

    作者:郑峰;黄岚;赵刚;武晓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失败及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失败和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3098例,准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3005例穿刺成功.记录临床和造影过程失败以及并发症的原因.

    作者:戴军;姚民;乔树宾;扬跃进;秦学文;安向光;侯宇;刘海滨;陈珏;吴永健;袁晋青;吴元;尤世杰;陈纪林;高润霖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三甲氧苄嗪对幼兔心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于4种常用晶体停搏液中加入细胞保护剂三甲氧苄嗪(trimetazidine,TMZ)对幼兔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以离体灌注的幼兔心为研究对象,观察4种晶体停搏液在幼兔心14℃缺血2 h后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流出液心肌酶和心肌生化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EO[AF恢复率:(78.23±3.45)%,CO恢复率(80.43±3.62)%]相比,TMZ显著提高离体灌注幼兔心功能的恢复:E1组AF恢复率(89.54±3.04)%(P<0.01),CO恢复率(91.54±2.55)%(P<0.01),其余各组的变化趋势同E1组;减少心肌酶的漏出:E1组CK漏出量(14.33±1.63)IU/L,而对照组EO为(23.00±3.10)IU/L(P<0.01),其余各组的变化趋势同E1组;降低氧自由基的生成:E1组MDA为(1.02±0.09)μmol/g,对照组EO为(1.77±0.09)μmol/g(P<0.05),其余各组的变化趋势同E1组;增加高能磷酸盐的储存:El组(2.11±0.31)μmmol/g.干重对照组EO为(1.68±0.11)μmmol/g.干重(P<0.05),其余各组的变化趋势同E1组.结论于心停搏液中加入TMZ将明显改善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

    作者:梅运清;胡大一;赵秀丽;程邦昌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标准Judkdns法连续对418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检查,投照角度为左前斜22度,其中男271例,女147例,年龄35~80岁.肾动脉及冠状动脉狭窄定义为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50%时称为血管病变.

    作者:黄党生;沈东;张许文;张春生;夏云峰;易周;张丽伟;白静;姚风;罗北捷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Objective 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 aVR in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acut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腺苷对心肌梗死闭塞血管开通后心肌微灌注改善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对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局部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观察其对梗死心肌血流恢复后微灌注的改善.

    作者:盖鲁粤;刘宏斌;韩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年轻人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年轻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元月至2003年7月连续对22例年轻(≤40岁)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情况,其中男20例,女2例.

    作者:李文华;夏勇;潘德峰;钱文浩;徐晤;张超群;郝湛军;李东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的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1)用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2)每周硝酸甘油片的用量;(3)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4)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5)运动后ST段下降limn所需的时间;(6)运动持续时间;(7)总工作量.结果曲美他嗪应用12周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与试验前相比,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及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曲美他嗪能增加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作者:吴奇志;林涛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