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7例冠心病患者不作预扩张直接进行支架置入,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成功率.
作者:许志亮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分析伴有不同冠心病危险因素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非典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志明;肖传实;巩书文;朱国斌;赫崇平;王凤芝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检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情况,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分类,分析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探讨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岚;于世勇;李爱民;宋耀明;覃军;耿召华;于学军;林春梅;陶春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新型Apm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有效性、可性性,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34例膜周部VSD(26例合并膜部瘤)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男16例,女18例,年龄3~40岁,体重13~83(44.6±21.1)kg,经胸超声(TTE)提示VSD的直径3~14(4.7±1.0)mm.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黄连军;刘延玲;王浩;吕秀章;朱振辉;王云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观察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参数变化,提取储存数据协助临床诊断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植入20例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参数,包括心室阈值、输出电压、阻抗、ER振幅、极化电位,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心率事件统计,睡眠功能等.
作者:韩雪更;徐亚伟;陈艳清;杨海燕;于学靖;周可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评价接受雷帕霉素涂层支架(Cypher)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住院期间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131例冠心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支架植入方式及部位、患者术后即刻结果、术后3、6、9个月临床心性事件率、心绞痛复发情况及患者冠造复查情况.
作者:吕树铮;宋现涛;陈立颖;柳弘;刘文娴 刊期: 2003年第z1期
Background In-stent restenosis(ISR) is one of the major drawbacks of coronary stenting. Intraeoronary radiation therapy (RT)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excessive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but long term results with regard to vascular integrity and vasomotor responsiveness are largely tmknown. Thus,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xercise-induced vasomotor response of inadiated coronary arterie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患者,男,16岁,平素体弱,易感冒,5年前查体发现心脏有杂音,近两年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电图正常.胸片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心胸比0.50.心脏超声示:动脉导管未闭,位置在升主动脉及肺动脉根部,动脉导管长约9mm,狭窄处直径10mm,呈柱形(两端喇叭口略小),彩色多普勒示有双向血流,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增高,约70~80mmHg(lmmHg=0.133kPa)LVEF为56%.
作者:高群;李红梅;叶季鲜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将62例冠心病伴糖尿病并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两组的基本用药类同,A组另给曲美他嗪20mg,3次/d;B组31例服安慰剂,疗程52周,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试验前后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A组与B组对比,患者心功能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P<0.05),病情恶化减少(P<0.05).结论冠心病伴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可使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林钟文;吴盛标;杨鹏生;陈焕展;黄志昕;陈科奇;冯治西;姜昕;周其玲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硬化复杂病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2月至2003年4月,对16例冠状动脉硬化复杂病变行PCI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7±39.8)岁.B2型病变10支,C型病变18支.单支病变6支,双支病变12支,三支病变10支.共置入支架20枚.前降支15枚,回旋支3枚,右冠状动脉2枚.
作者:张绵丰;徐绍辉;葛亚杰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标准Judkdns法连续对418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检查,投照角度为左前斜22度,其中男271例,女147例,年龄35~80岁.肾动脉及冠状动脉狭窄定义为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50%时称为血管病变.
作者:黄党生;沈东;张许文;张春生;夏云峰;易周;张丽伟;白静;姚风;罗北捷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的无再流现象.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间,连续21例AMI直接PCl无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冠脉病变特点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AMI直接PCI患者,21例(9.5%)并发了无再流现象,大多数(19例)出现了冠脉急性闭塞的剧烈表现,需升压药和冠脉内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等紧急处理,少数(2例)无症状,不必治疗.1例因心血管崩溃死亡.进一步分析显示无再流者大多数为100%闭塞(19例)和非血栓性(17例)病变,3例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少数为血栓性病变(4例)、并发远端血栓栓塞3例;大多数(17/19例)发生在球囊预扩成功,血流恢复的基础上植入第一个支架后;少数在植入第二个支架(2例)和球囊扩张已植入的支架后(3例)才出现无再流,硝酸甘油和合心爽有特效;提示无再流主要是冠脉微血管栓塞并发了弥漫痉挛所致.结论AMI直接PCI时,100%闭塞和非血栓病变球囊预扩成功再植入支架时易发生无再流现象,治疗应首选硝酸甘油和钙拮抗剂,血压低时也应使用.
作者:杨跃进;高润霖;陈纪林;乔树宾;徐波;唐熠达;秦学文;姚民;刘海波;吴永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在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天3次,12周后随访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用药后胸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由用药前(2.1±2.9)次/d减少为用药后的(1.2±1.7)次/d(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用药前为30例,用药后减至15例(P<0.01),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明显延长,由治疗前(7.7±0.4)min延长为(9.0±0.5)min(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能增加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总结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评价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的结果.
作者:杨延宗;黄从新;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李世军;尹晓盟;林治湖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对35例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行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研究.方法35例患者确诊为中央型房缺,其中1例为2乳房缺,1例为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肺动脉瓣中度狭窄.经胸超声(TTE)测ASD直径5~32mm.2孔ASD大孔为15mm、小孔7mm,间距3mm.
作者:王人彭;马小静;万海燕;彭剑;宋丹;陈国洪;戴阳阳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近中期Amplatzer封堵器形态变化.方法2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Amplatzer封堵术,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46(31.7±14.8)岁;所有患者均于封堵器释放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采用相同投照体位(LA045.+CRAl5.)摄片.采用QCA法测定封堵器左右Mark间距(H1)、上端边缘间距(H2)、下端边缘间距(H3).自身对照比较术后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变化.
作者:马依彤;杨毅宁;汤宝鹏;黄定;王疆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责任病变斑块性质、管腔大小与冠心病类型、血管重塑的关系,评价支架术后高压球囊再扩张的意义,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临床诊断的44例冠心病病例,其中男3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9.9岁(40~78岁);稳定型心绞痛2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责任病变为前降支32例,右冠6例,回旋支6例.
作者:王风;刘伶;林英忠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脑钠素(BN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上曲美他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均于给药前及给药后4周观察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并分别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排指数及x线心胸比,检测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结果对照组虽能改善心胸比和左室射血分数,但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无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加用万爽力后能显著改善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且能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P<0.05);两组对心率、血压、平均肺动脉压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BNP、Nt-proBNP血浆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心肌缺血,增加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促进游离脂肪酸更多地合成磷脂而参与细胞膜的构建,保护细胞膜等,从而多方面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而BNP、Nt-proBNP血浆浓度是一个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士超;曹林生;吴淑伦;韩跃刚;王留义;赵振芳 刊期: 2003年第z1期
Objective An association bctween atrial flutter and AV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has been observed,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poorly defined. This issue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AVNRT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nducible atrial flutter and those of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flutter.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隔电隔离大静脉肌袖后肺静脉狭窄的作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个月后行MSCT检查.使用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GE)公司的16层CT机.先做胸部正、侧定位像.肺静脉CT的Z轴扫描范围自主肺动脉水平至心脏隔面.经肘部静脉以3.5ml/s的注射速度注射Ultravist(370)50~60ml,CT扫描的延迟时间设定为13~17s.
作者:杨延宗;王照谦;王鸣道;杨志强;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林治湖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