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军;段玉婷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逐渐旋松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对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完成的择期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诊疗患者,单纯冠脉造影者按1、2次序随机分成A组(造影对照组)、B组(造影观察组).支架治疗者按1、2次序分为C组(支架治疗对照组)、D组(支架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小时始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旋帽一圈,每2小时旋松一次一圈,直至完全松开,12小时后去除止血器.观察组术后1小时开始松动压脉器半圈,每半小时一次,连续2至3次,此后每半小时旋松1圈,直至完全松开,直接去除止血器.统计两组在临床舒适度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如手部肿胀、皮肤水泡等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后1小时始逐步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每半小时半圈至一圈,并适时去除止血器,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明显降低与止血器相关术后并发症.
作者:姜国田;史俊康;王娟;孙林;王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显著,在提升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1%比对照组79.31%高,护理后的ALb、PA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hsCRP水平比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娜;于慧艳;董英霞;王新文;沈士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所使用的无创呼吸机联合经营管道雾化吸入糖皮激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实行无创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经管道雾化吸入BUD,对照组则应用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期治疗之后,其病症均有所改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异常反应的对比当中,观察组患者产生概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佳治疗效果,并且其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麦麦提·如则艾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患者;另选取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AD(左房内径)、E/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大运动速度(Ea峰)、LVEF(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另对观察组LVDd、LAD、E/Ea、LVEF指标与患者心脏功能分级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包括LVDd、LAD、E/Ea在内的指标分别为(57.33±10.09)mm、(51.28±9.94)mm、(16.03±5.68);对照组相应的为(43.21±9.90)mm、(36.08±10.01)mm、(7.09±3.2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VEF为(55.41±9.01)%,对照组为(67.84±8.9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其心脏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的升高,其LVDd、LAD、E/Ea呈逐渐升高趋势,LVEF则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心脏彩超对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病症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有助于鉴别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总满意率,以及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内分泌科具有显著效果,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纪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76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个小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种实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68%、15.7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2.63%,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BCS患者和正常人中血浆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取100例BCS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提取血浆.从血浆中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BCS患者的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BCS患者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表达较高,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庄银苹;杨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脑梗塞后遗症采用地黄饮子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80例患者,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片联合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采用地黄饮子加味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循环,效果比较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立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40)和干预组(n=40),所有患者均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传统组实施传统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月;田晓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变化及对比.方法 前瞻性纳入不同海拔地区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8例,其中汉族203例、藏族105例,203例汉族患者中高海拔地区(2200 m以上)104例,低海拔地区(450 m以下)99例.并选择与汉族患者年龄、地区、性别基本相似的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的对照组体检者分别有87名或101名.所入选的藏族患者105例均来自高海拔地区,选取同地区、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基本相符的藏族健康体检者109名作为对照组.所选入的所有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浆脂质代谢水平的检测,计算出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低海拔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IP(0.171±0.078)、(0.111±0.082)均高于相应健康对照组(-0.025±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汉族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AIP高海拔区均高于低海拔区,患者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3)高海拔区藏族患者组AI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4)高海拔区藏族健康组AIP与汉族健康组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增高,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IP均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升高更明显.在高海拔区藏族患者AIP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健康对照组无差异.
作者:郑建文;王宇鹤;董鸿志;徐世林;赵锋仓;莫芳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熄风降压汤对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5.00%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高血患者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安全性高.
作者:邬文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心悸、气短、神倦乏力症状积分治疗后经评估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高延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7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3%(26/179)和64.25%(115/17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降低.
作者:胥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工作,为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 在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后,有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00%,另外,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3例在入院后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有2例死亡.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应用急救护理,可起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戒酒、科学饮食作息、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血浆BNP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经治疗血浆BNP水平均下降、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LVED值均降低、LVEF值均升高,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三项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用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剂量严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荀爱静;朱小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智商(IQ)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DHD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以此评估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儿治疗结束后的FIQ及PIQ值升高(P<0.05)、Conner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ADHD患儿FIQ及PIQ值,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推荐使用.
作者:李鹏程;赵雪妮;张磊;杨丽娜;徐洁;孙禄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患儿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方法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缓解,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可知,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93.1%要比对照组的75.8%高出许多,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咳嗽及发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 将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法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能缩短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延军;段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