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心肌病常规治疗(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超声心动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58±6)%、LVEDd(58.72±5.08)mm、CO (4.47±0.23)L/min相较于对照组(48±6)%、(62.10±5.19)mm、(3.77±1.16)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相较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邱喜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在恶性肿瘤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针灸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灸组治疗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灸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灸组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治疗中行针灸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缩短排气时间,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隋宏;窦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炎性反应的影响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炎性反应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T1时,两组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TNF-α、IL-6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到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可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从而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王秋红;徐全辉;姜德哲;薛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并发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76例和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并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申伟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胸痹”和“中风”,传统中医对此类疾病有详细的辨证分型及相应的治疗方药。根据中医理论,治疗疾病应抓住主要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无论那种证型,都存在“血瘀”问题,因此,活血化瘀法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尤为明显。另外,现代医学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尤为明显,而中药红曲中含有他汀物质。本文就传统中医活血化瘀方剂与中药红曲相结合,论述其组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作者:庞会心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开展辨证施护三级护理查房,探讨对中医护理质量及各级护理人员中医理论与技术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内科10个病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即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开展辨证施护护理查房。结果实施辨证施护三级护理查房后中医护理质量、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量、低年资护理人员中医理论成绩、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开展辨证施护三级护理查房,有助于护理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判断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外因,从而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采取正确的施护方法,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颖;吴清清;刘晓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9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加味连朴饮,结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加味连朴饮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较之对照组的5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时,加味连朴饮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美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耳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冠心病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耳折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月因胸痛等原因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3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3例与对照组57例,其中59岁以下93例,60岁以上137例,男161例,女69例。目测法判断有无耳折。结果耳折与冠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具有正向一致性(Kappa=0.23,标准误0.07,p=0.00)。耳折判断低龄(<60岁者)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66%,特异性为47.06%,阳性预测值为72.31%,阴性预测值为57.14%,阳性似然比1.50,阴性似然比0.43。耳折判断女性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9.36%,特异性为40.91%,阳性预测值为76.36%,阴性预测值为64.29%,阳性似然比1.51,阴性似然比0.26。结论耳折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耳折对低龄女性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马卫武;杨天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老年难治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医院收治的老年难治性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给所有患者使用当归补血加味汤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疗效比较好,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明显。结论对老年难治性胃溃疡采用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疗效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强使用化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急诊PCI手术前后强化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在急诊PCI手术前后常规使用阿托伐他汀,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①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 (S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Cr、SCysC显著低于对照组,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手术前后强使用化阿托伐他汀可以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
作者:苗丽;宋建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4.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且观察组患者Sper-tus量表的体力限制、情绪控制、症状、社会限制四个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武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试析采用单独化疗与化疗联合中医扶正消积法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试验组则采用化疗联合中医扶正消积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CD4+、CD8+、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中医扶正消积法治疗结肠癌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贾金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中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的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对照组主要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4例,进步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康复治疗疗效良好,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和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临床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富;杨志波;秦英科;施云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及HR改善疗效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具有显著的升压、稳压疗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作者:姚凯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膏药外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收的锁骨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膏药外贴配合中药熏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中无效1例,有效12例,治愈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膏药外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调查,同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1我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调查患者疗效,同时调查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率平均为(91.2±11.8)次/min,舒张压平均为(82.5±6.7)mmhg,收缩压平均为(135.2±11.4)mmhg,且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云攀;刘美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3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探究双侧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内动脉(ICA)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峰值流速(PV)、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双侧CCA内径、双侧ICA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MT、PV、RI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赵敏;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参苓山蛸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胃脘腹胀、暖气、反酸、恶心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1年复发3.2%(2/6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2.9%,复发率14.5%(9/6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的同时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蒲参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40例作为受试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蒲参胶囊加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两组疗程均为8周。以血脂水平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对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高于对照组,其对甘油三酯的降低作用尤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其优势表现在对甘油三酯的调节作用上。
作者:陈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7%,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