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张鹏;陈润青;甄明清;李梅

关键词:rt -PA, 静脉溶栓, 不同剂量, 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溶栓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0.6mg/kg)A 组(41例),大剂量(0.9mg/kg)B 组(41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 Barthel 指数(BI)评价两组疗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 NIHSS、BI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但治疗后15d 及30d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B 组26.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A 组的4.9%(P <0.05)。结论rt -PA 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但治疗效果与剂量大小关联性不显著,大剂量 rt -PA 会增加出血风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冠心病患者 C 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7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取空腹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CRP 水平为(5.3±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8±1.0)mg/L,两组患者 CRP 水平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仅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 CRP 水平,还可能会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而患者的自我保护、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病人为中心。在深入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中,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能有效的实施。本文就将本课题进行探讨与学习。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西药联用问题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探讨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与城市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今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现状,针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备件差、服务水平低、资源匮乏等问题,打破旧模式,拓宽思路,探讨适应农村现状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基层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和质量,力求降低农村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手术疗效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102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加区域淋巴结清除88例(结节型17例,脓肿型50例,结节型向脓肿型转化21例),切开引流加局部病灶搔刮14例,均为溃疡型。结果采用病灶清除加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患者中4例复发,其中结节型向脓肿型转化2例,脓肿型2例,结节型及溃疡型无一例复发,住院8~31d。结论结节型及窦道形成后是颈淋巴结结核佳的手术时机,在确定分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病例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宗江;于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效果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后观察组的 VAS 评分为(1.9±0.4),对照组为(3.8±1.1),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 Ramsay 镇静评分为(3.24±1.12),对照组为(3.33±1.22),两组患者 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输注药物二十分钟、运动器材和运动后明显升高(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于控制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何文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核病的常规治疗与短程疗法的对比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中采用常规治疗和短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科登记的初治涂阳病例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板式药组),对照组(散药组)各40例,均采用全程督导的方式,对两组病人的用药剂量、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1、2、5、6月末相关临床症状(如盗汗、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乏力)的出现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显,实验组与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0%、70%,6月末,痰菌阴转率提高到90%、75%。实验组90%患者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P <0.05);实验组95%(38/40)对我科治疗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6月),90%全愈停药,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时间较长,短程疗法效果较好,治疗时应该加强结核病预防,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林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女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骨密度与脂肪细胞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女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骨密度与血清脂肪细胞炎性因子如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4年01月诊治的60例女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治的60例正常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脂肪细胞炎性因子如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瘦素、TNF -α、IL -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腰椎 BMD、髋部 BMD、前臂 BM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性细胞因子瘦素、TNF -α、IL -6呈显著负相关,与腰椎 BMD、髋部 BMD、前臂 BMD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骨密度与脂肪细胞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患者血清脂联素与其它炎性细胞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作者:杨娜;庞杰;吴鹏涛;郭冬梅;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现代医院心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医院心内科合理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本文收集了本院近两年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648例,根据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整理分析,按问题出现次数进行用药问题分析。结果发现用药不合理问题一共38例,用药问题占比达到了5.86%,在用药不合理问题中排名前三分别是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占12例;药物使用联合不合理,占7例;药物用法用量的不合理,占5例。用药问题主要出现在药物联合使用不当,药剂用法用量不规范等方面。结论心内科用药常见问题出现在药物联合使用不当,药剂用法用量不规范上,医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临床经验,后达到合理用药。

    作者:颜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利迭合并思力华治疗 COPD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中重度稳定器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试验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舒利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数、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足疗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舒利迭合并思力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以其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并具整体调节和双向调节等在医疗康复及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优质护理在正确合理的辨证施治服用中药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作者:朱石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

    目的:分析与研究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总愈合率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继发感染发生率与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褥疮患者的痊愈,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颌面外科手术术前访视的开展与体会

    目的:通过术前访视,对术前病人进行相关手术知识宣教以及心理护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术前一天从查阅病历,向主管医生和护士了解情况,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相关手术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等进行术前访视。结果通过术前访视,缓解了手术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结论规范的术前访视让病人更好地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麻醉,缓解不良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耐受性,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黎庆芳;陈文平;岑金燕;罗秋英;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晚期早产儿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0例足月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神经发育异常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 Logistic 回归性分析,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主要是极低出生体重、产妇文化程度以及低血糖。结论晚期早产儿容易发生不良神经预后,掌握其影响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确保患儿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实施辨证论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PEV1指标为(1.65±0.22)、PEF 指标为(4.52±1.25)L /s、FCVF 指标为(2.71±0.41)L、PEV1/FCV 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 <0.05);P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自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膨胀海绵治疗鼻出血105例临床研究

    目的:关于高效膨胀海绵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方法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确诊的105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接受高效膨胀止血海绵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在鼻腔给予额高效膨胀海绵填塞止血后,跟踪观察鼻腔没有再发生出血现象,治愈率达到了95.24%。结论高膨胀止血海绵治疗活动性鼻出血,有着操作简便、快速止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等优点,在急诊活性鼻出血中是佳治疗方法。

    作者:吴广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分析刍议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并伴有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和影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分为两组:无糖尿病组及有糖尿病组,比较分析两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时临床上的表现和影像的特点。结果①临床表现对比分析:有糖尿病组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概率多于无糖尿病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②影像特点对比分析:两组在 LCX、LAD、等分布上差异不显著,P >0.05,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在三支病变及弥漫性、闭塞性血管病变和 LM、RCA 方面明显多于无糖尿病组患者(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并伴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高,且在临床上并发症较多,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严重,应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

    作者:刘利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人与人之间经呼吸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多成慢性起病。结核病长期以来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1],2011年约有新发病例870万例,结核病带来的负担依然严重。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学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应用抗痨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必要手段[2]。但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也同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支气管镜技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是属于侵入性的检查过程,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或者是不适的感觉。而且在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需要多次反复治疗,那么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口服黏连缓解汤在阑尾炎手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香丹针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口服黏连缓解汤,在阑尾炎手术后胃肠功能等机体恢复疗效研究。方法为治疗组 l10例,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封闭,口服黏连缓解汤。对照组100例,中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7%,对照组为88.00%,(P <0.05)。提示: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黏连缓解汤口服,既有药物促进、增进胃肠道张力、减轻腹胀,尽快通气作用,又有足三里穴位刺激效果,针药协同,可提高术后恢复疗效。

    作者:张全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100例 COPD 患者未能坚持 LTOT 的相关因素,分析其深入原因。结果影响 COPD 患者未能坚持 LTOT 的因素主要有:吸氧对疾病治疗意义不大40.0%,长期吸氧易产生依赖38.0%,长时间吸氧影响活动33.0%,治疗不适感24.0%,吸氧费用过高15.0%,家庭支持力度不大11.0%,无人督促19.0%,吸氧指导不够7.0%,氧的来源有困难34.0%。结论COPD 患者长期的 LTOT 十分必要,医护人员可通过对影响长期 LTOT 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解决,提升 COPD 患者的 LTOT 依从性。

    作者:李鉴基;徐健莹;郭梦雅;邱芬梅;陈泳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