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和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初探

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关键词:肩胛盂, 斜倾角,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及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方法 收集成人肩胛骨干标本22侧及肩关节防腐湿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多平面重组重建肩胛骨并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A组.收集MRI检查正常的肩关节病例50侧,取其斜冠状位T1WI显示肩锁关节的层面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B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肩胛盂斜倾角小值91.10°,大值118.50°,A、B 2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1.14°±4.66°和104.05°±7.72°.2种测量方法肩胛盂斜倾角值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法测量肩胛盂斜倾角与MRI测量值不同,前者略小于后者;MSCT和MRI 2种测量肩胛盂斜倾角方法结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介绍应用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25例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术后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25例随访8个月~5年,肩关节功能评分(按Neer评分标准)为85~96分,其中优21例,良4例.结论 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患肢能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许知光;李松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策略(附42例分析)

    自1999年5月~2005年10月,笔者收治58例桡骨小头骨折,获得随访且资料较完整的4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立新;宋吉岩;柯新;孙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椎体侧后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12例

    自2006年1月~2006年8月,笔者行后路椎弓根固定复位,经侧后方伤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12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自耀;田宁;陈宝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57例.结果 57例中54例骨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术后肩部疼痛11例;延期愈合10例;术后骨不连3例;术后感染3例;骨折中度成角畸形愈合2例.根据Rodriquez-Merchan功能评分标准:优26例,良27例,中3例,差1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多与治疗技术有关,应遵循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技术水平.

    作者:洪标辉;昌耘冰;廖穗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采用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 36例均获得3~40个月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3例.结论 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损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沈建国;陈世龙;王昌兴;姜滔;董黎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

    目的 评价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问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8例采用重建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10例采用外侧解剖型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3例使用双1/3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结论 手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法是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适宜方法.

    作者:许国祥;王秀会;王子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6例

    肱骨远端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过去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解剖复位,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Zimmer肱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士伟;王治;宋炜中;吴亮;丁志宏;王铭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168例,其中钢板内固定83例,克氏针内固定85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优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18周,并发症6例,优良率92.8%.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16周,发生并发症8例,优良率90.6%.结论 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何轶健;陈志洪;冯树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肩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8例报告)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少见,误诊率高达60%[1].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肩关节后脱位8例,现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军;金冬泉;王传忠;郑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进展

    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上非常多见,主要由外伤或疾病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如何修复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损伤、促进关节软骨自身修复、重建关节功能成为f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生物技术、材料、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于临床,人们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步,尤其是基于细胞和材料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1].

    作者:刘玉刚;初同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目前认为明显移位的骨折需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避免出现膝关节不稳、髁间撞击综合症、膝伸直受限等并发症[1].以往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手术,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于胫骨髁问隆起撕脱骨折的治疗,同时可以镜下检查及处理其他合并损伤[2,3].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笔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1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战民庆;牟宇科;宋军川;邓永岱;楚晓丰;孙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是关节内重度骨折,关节面均损伤,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大,是较难处理的骨折.自2000年9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问骨折25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冬灵;张亚狮;陈清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研究,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87侧,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以及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结合石膏外固定3种手术方式.结果 随访7~18个月,平均11个月.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83.3%,87.1%,88.6%.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式.

    作者:陈雪荣;孙文东;曾青东;周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医疗成本.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158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121例,重建钢板内固定37例,对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种内固定方法在临床效果、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基层医院对锁骨骨折采取克氏针内固定,能以较小的医疗成本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唐尚权;杨述华;李坚;唐化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肥胖与四肢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肥胖与四肢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4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闭合性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 218例,男性842例,女性376例;年龄6~75岁.按体重指数(BMI)情况分为2组,BMI<25 kg/m2 824例,58例发生骨不连,76例发生骨延迟愈合;BMI≥25 kg/m2 394例,46例发生骨不连,57例发生骨延迟愈合.结果 BMI≥25 kg/m2者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MI<25 kg/m2(P<0.01).结论 肥胖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冯世义;徐建高;王奇才;王振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逆行置入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自2001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置人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厚微;赵增斌;徐跃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因其有明显的骨块分离、关节面破损和软组织损伤,非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自1999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应用三叶钢板治疗该类骨折1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龚志锋;许超;沈光程;毛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指末节肌腱止点撕脱的治疗

    目的 介绍改进后的Bunnell手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技术.方法 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后,将抽出钢丝固定在折弯的克氏针上,进行手指伸肌腱止点重建37指.结果 37指用改进后的方法行止点重建,术后没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肌腱再断裂.结论 改进后的Bunnell抽出钢丝伸肌腱止点重建技术有效避免了局部组织坏死,重建效果可靠.

    作者:张旭;宁志文;温术民;俞汝霞;周少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AO锁定钢板治疗Barton骨折

    Barton骨折是一种累及腕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该种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常常效果不理想.自2000年~2006年,笔者采用AO锁定钢板系统治疗Barton骨折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良;王建华;尹庆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自2001年1月~2006年2月,笔者共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蔚;程富礼;宋相建;陈留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