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徐荣明;马维虎

关键词: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采用手术治疗167例髋臼骨折,简单骨折78例,复杂骨折89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51例,髂腹股沟入路76例,前后联合入路36例,延长髂股入路4例.全部采用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术后感染8例,其中深部感染2例.异位骨化24例,其中Brookcr Ⅰ~Ⅱ级16例,Ⅲ~Ⅳ级8例,无骨不连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愈,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4例,3~6个月后恢复.复位按Matra标准,解剖复位116例(69.46%),满意复位45例(26.95%),不满意复位6例(3.6%).随访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dAubigne 6分法和Epstein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102例,良48例,可15例,优良率89.8%,中重度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结论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与内固定物和术中精确的解剖复位对提高髋臼骨折的疗效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症既往手术治疗主要是椎管减压术式,我们在椎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行病变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树俊;周立;李林军;黄长安;樊书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实验性椎间盘退变的放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

    目的研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退变的放射影像学与病理学改变.方法选用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切除兔腰椎间棘间、棘上韧带及棘突、关节突,造成力学失稳状态诱导形成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一周、3个月、8个月时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观察腰椎影像学变化.第3个月、8个月时取腰椎间盘,进行组织检查,评定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模型建立后,3个月、8个月的X线片显现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实验组腰椎后突畸形,椎间隙狭窄,随着时间延长椎体软骨终板钙化更加明显.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随术后时间延长,髓核由椎间盘内脱出,并伴有椎间盘两侧软骨终板的纤维化即软骨终板发生退变.结论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是椎间退变早期的主要表现方式.

    作者:彭城;任先军;梅芳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体会

    关节部位骨折临床常见,常规处理并发症多,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免除了再次手术损伤,并发症少,疗效可靠.自2∞0年3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全身关节部位骨折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国;蔡锦方;曹学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膝关节后外侧角(PLC)具有多变的静态和动态稳定结构的解剖特性,是膝关节晚被认识的区域和重要的稳定结构,曾一度被视为膝关节的盲区(Dark side)[1].由于①PLC损伤容易漏诊,致使合并的前或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重建归于失败;②所造成的关节不稳定极易累及软骨、半月板,造成创伤性关节炎乃至关节的病废.因此,近年通过大量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的研究,目前对PLC复杂的解剖、功能力学和诊治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孙康;徐强;王光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空滑动母子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中空滑动母子钉,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应用中空滑动母子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共53例,平均随访2.7年.结果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有2例未愈合(3.8%),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9.43%).结论中空滑动母子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尤其适用于骨折不稳定的股骨颈骨折.

    作者:王庆;龚遂良;许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椎板切开回植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自1996年3月~2001年3月,对3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骨性椎管狭窄的病人进行AF系统内固定,同时行椎板切开回植椎管成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民;封波;秦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能提高椎间融合率的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5例.结果5例病人随访1年~4年9个月,术后腰腿痛及马尾压迫症状均缓解,滑脱腰椎复位满意,椎间融合良好,无复位丢失现象.结论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植骨块嵌合牢固,椎间融合率高,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良好方法.

    作者:岑海洋;林锎;岑健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文回顾性研究2001年10月~2002年6月198例接受MED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介绍手术经验和教训.

    作者:王建;周跃;张峡;初同伟;张正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椎体间植骨结合RF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前滑后形成的椎管狭窄,神经孔狭窄等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自2001年12月~2002年6月,作者采用椎体间植骨结合RF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疗效满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长安;姚树俊;周立;樊书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的处理(附98例临床分析)

    踝部骨折和下胫腓联合分离,踝穴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需手术恢复踝穴的完整或关节的稳定,自1986年~1999年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损伤128例,随访98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元贵;李京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二例比较

    本院于1997和2000年分别收治2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任玉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尤其是涉及跟距关节的移位骨折,目前仍是创伤骨科的一个棘手问题,若治疗不当,常遗留足的畸形和距下关节炎等严重后遗症,而影响正常的行走.近年来,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1],我们自1998年3月~2002年1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鲍丰;陈洵其;张永民;赵品益;吴英勇;楼舒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3月用空心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Ⅰ、Ⅱ、Ⅲa型骨折11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向锋;李奎;谢瑞卿;张绍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交叉韧带

    我科自2001年2月~2003年3月,应用膝关节镜技术行自体B-T-B移植重建交叉韧带损伤12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荣文;徐东谭;李庆涛;臧洪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肱骨髁间骨折AO双钢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肱骨髁间骨折24例,均行切开复位双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4个月~3年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均在8~12周,18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优良率75%.结论肱骨远端形态构造特殊,双钢板及螺钉能有效固定骨折端,并早期功能锻炼,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曾青东;方国华;陈雪荣;李志龙;孙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7例,经过1.5~3.5年,平均2.6年随诊,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损伤小,简便易行,可以为股骨头提供丰富的血运及诱导成骨因素,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德伟;崔旭;李成秀;范治伟;孙强;廉皓屹;于小光;刘宇鹏;荆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不稳定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不稳定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自1998年7月~2001年4月共收治急性不稳定肩关节前脱位患者24例,均行骨折内固定和损伤结构修补手术.结果24例手术患者复位佳,骨折愈合,无明显疼痛,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复发性再脱位.结论对急性不稳定肩关节前脱位及时手术修复骨和韧带等限制性结构是防止复发性再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张家红;陈晓东;戴力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下腰椎骨折的前路减压K-plate内固定

    自2001年12月~2003年1月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K-plate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伴椎管狭窄8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平;冯应树;陈立强;胡云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腰椎损伤764例临床分析

    腰椎损伤是脊柱创伤中的多发疾病,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危害十分严重.我院从199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脊柱损伤病人1153例,其中腰椎损伤764例(72.9%),分析如下.

    作者:贾涛;张雅丽;罗学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股骨髁上骨折多次治疗失败一例分析

    股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多见的骨折,其多为高能损伤,在治疗上有效果较好的传统方法.但临床上仍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如:畸形愈合、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败、感染、膝关节活动受限等[1,2].本文通过对一例多次手术失败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对其治疗的原则和国际上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作者:王春生;王坤正;柏传毅;党晓谦;时志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