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忠;刘文卯;邹海军
交锁髓内钉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卓有成效的技术,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交锁髓内钉技术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急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们近来施行交锁髓内钉术239例,其中肱骨骨折31例,胫骨骨折142例,股骨骨折66例,其中收入院再次施行交锁髓内钉术23例次,术后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3.6周(13~52周).
作者:钱齐荣;苟三怀;贾连顺;欧阳跃平;谭军;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寰枢椎骨折脱位22例,其中漏诊8例.现就有关漏诊原因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小29岁,大58岁,平均43岁.交通伤5例,运动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寰椎后弓骨折1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齿状突骨折2例,寰枢椎旋转半脱位3例.伤后就诊时间4 h~72 h,平均21 h.
作者:焦尚起;顾红卫;刘文俊;戴力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 of the Fibula,简称MFF)是一少见的踝关节骨折,其特征为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合并腓骨上1/3骨折及伴有或不伴有后踝骨折.该类型骨折极不稳定,常合并下胫腓分离.很多学者对MFF的创伤机制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对下胫腓分离程度、骨间膜损伤范围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分歧.我院1994年6月以来收治MFF病人16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邓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小粗隆缺损后对股骨上端生物力学的影响,分析加压滑动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探求防止髋内翻的方法.方法用人体股骨模拟股骨小粗隆骨折造成股骨小粗隆缺损和股骨小粗隆广泛缺损,模拟股骨头垂直受力,测量小粗隆对侧应变大小.结果小粗隆缺损后,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60%;小粗隆广泛缺损后,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370%.结论股骨小粗隆缺损(治疗中未做发位固定),是造成加压滑动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重要原因.
作者:蔡迎峰;陈胜;张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7~1999年使用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2例,骨折愈合,伤手功能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7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多为从事机械操作人员.致因:机器压伤23例,棍棒击伤7例,扭伤2例,均为新鲜损伤.32例均为单侧,共40处骨折:其中单发25例,多发(掌骨合并指骨或多处)7例.骨折类型:闭合骨折22例,开放骨折10例.横行(短斜形)骨折19例(处),斜形(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骨折4例.骨折部位:中段21例,近头部5例,近基底部6例.开放伤按Gustilo分级:1级8例、2级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 h~3 d,平均7 h.
作者:扬辉;唐三元;丁轩;彭仲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88年1月~1999年4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28例,取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平均25.4岁,病程:4~15个月,平均7.4个月.均为外伤性骨折,其中头下型骨折16例,头颈型骨折12例.GardenⅡ型3例,Ⅲ型23例,Ⅳ型2例.入院前治疗情况:曾经作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20例.入院后的治疗结果:26例术后3~6个月内骨折愈合,2例不愈合.
作者:黄朝辉;杨淮河;廖忠林;邵银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3月~2000年3月共收治了股骨干、胫骨干粉碎性骨折9例,此类骨折碎片较多、缺损大、术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牵引、撬拨、折顶等方法或借助器械使骨折复位、固定,恢复肢体长度.我们设计出一种寻我支点、运用骨与钢板折顶的方法治疗这种特殊类型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坚;王甫亚;周业松;蒋正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生物玻璃结合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对于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情况.方法应用影像学观察、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多媒体彩色病理分析系统监测成骨细胞活性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影像学方面,自体红骨髓结合人工骨组术后3周即可见可能的骨连接迹象,术后1.5个月可见植入物与骨的确实性结合迹象.在组织学方面,自体红骨髓结合人工骨组可明显促进成软骨细胞和骨祖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在骨小梁的重建及钙质沉积方面明显优于单独自体红骨髓或人工骨移植.多媒体彩色病理分析活动性成骨细胞表面长(AOS)亦可得出相同结果.结论生物玻璃结合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结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共同优点,对于骨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作用,在骨延迟愈合、骨肿瘤缺损充填及人工假体固定等临床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田鸿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贵刊在2000年第六期440页发表了由孟庆丰等撰写的《骨髓病灶置管灌洗方法的改进》一文,作者认为其方法的改进是不妥的.
作者:杨育忠;刘文卯;邹海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股骨头骨折并髋臼骨折是髋关节的严重损伤,髋臼及股骨头解剖位置深在,治疗困难.作者1993年1月~1997年3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1例,效果满意,分析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性16例,女5例,年龄17~53岁.受伤原因:车祸20例,高处坠落伤1例.骨折类型:髋臼前柱骨折5例,后柱骨折9例,横形加后壁骨折3例,后柱加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
作者:周东生;邵珠省;张合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晚期全关节结核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或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院自1988年~1998年先后为15位患者施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部位6髋(5人)10膝.男11例,女4例.年龄34岁~58岁.病史短3年,长42年.所有病人在手术时其病变均在静止期1年以上.即病人在停药后1年无发热,盗汗,无关节积液,原有窦道疤痕无溢脓现象.
作者:郑延贵;陈伯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手术6例,术后随访5~9个月,平均6个月,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华扬;尹庆水;曹正霖;章莹;李菊根;尹飙;吴文;刘景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及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位点数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12例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结果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低于正常成人组和脊髓型颈椎病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正常成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减少,提示该受体可能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疗效.
作者:赵宏;谭雯;贾连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一期行内固定术后感染,经治疗急性感染控制,但迁延为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并骨不连按传统治疗方法需在创面消灭,感染稳定后再行植骨及固定治疗,有疗程长、多次手术等缺点.我院1991~1998年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植骨的方法,短期内治愈10例患者.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严康宁;郑亚才;李应国;李洪瀚;叶显乐;陈进鸿;柯顺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骨盆骨折合并闭合性睾丸损伤尚缺乏文献系统报道.早期常由于骨盆骨折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原因漏诊或延误诊断而贻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至关重要.我们从1993年2月~1999年1月收治13例,现从骨科和泌尿外科角度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年龄19~58岁,平均32.6岁.伤因:10例车祸伤(8例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发生车祸,1例被汽车碾压,1例被拖拉机碾压),2例高空坠落伤,1例重物压砸伤.13例骨盆骨折中12例急诊入院,1例经外院处理后经5 d转入.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洪如康;徐华梓;张磊;周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性,因左肱骨干骨折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术后三月余无明显原因出现患肢肿痛,且从针孔流出鲜红色血液,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左上臂肿胀,外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上端第二针孔流血,螺丝钉松动,腋下可触及一搏动性包块,拳头大小,触痛明显.桡动脉搏动比较健侧弱.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上端第二钉过对侧皮质骨1.5 cm.
作者:王全三;李亚先;杨晨;顾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1985~1998年间,不同时期以三种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9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性81例,女性15例;单侧病变2例,双侧94例;年龄4~17岁,平均9.5岁.均因坐姿、步态异常就诊收入.表现为髋关节外展、外旋、中立位屈曲受限.96%的病例有幼时臀部肌肉注射史.临床检查:并膝下蹲试验阳性率91%,“蛙式征”阳性率87%,下肢交叉试验阳性率93%.95%的患者可触及臀部索条状物及见皮肤凹陷征.
作者:李军;俞兰;何凤春;崔海相;唐农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脊柱脊髓损伤,整体伤情严重,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是严重创伤治疗的一个难题[1].回顾我院1990年1月~1998年12月治疗此类损伤62例,对有关救治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16~67岁,平均34.9岁.受伤至人院时间20min~12 d,平均16.2 h.致伤因素:高处坠落30例,交通事故22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3例.脊柱损伤:胸腰椎(T1L~L2)32例,颈椎(C3~C7)19例,胸椎(T1~T10)7例,腰骶椎(L3~S1)4例.按Denis骨折分型[2]:Ⅳ型24例,Ⅱ型23例,I型15例.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3]评级:A级32例,B级22例,C级6例,D级2例.
作者:张奎;徐铎;高劲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近关节部位的骨端骨折,临床已取得满意的疗效[1].现将我科自1994年5月以来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的65例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关节功能作一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90岁,平均28.5岁.交通事故22例,高处坠落14例,压砸伤9例,跌坐伤20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16例.
作者:苏寅;李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6~2000年经选择适应证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进行疗效分析及经验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6~55岁,平均42.5岁.左侧股骨颈骨折10例,右侧18例.致伤原因:臀部着地跌伤9例;高处坠落摔伤6例;车祸事故撞伤3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不愈合3例.骨折分型:头下型9例,头颈型5例,经颈型4例;Garden Ⅲ型例、Ⅳ型11例.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