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朝;韩锴;郭建鹏;孙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心理(SAS)状况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p>0.05);2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各种负面的情绪,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80例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超早期康复护理),各40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偏瘫肢体功能等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偏瘫肢体功能等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对比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可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手部烧伤患者中选出116例,均接受手外科整形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手部外形美观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渗透于手部烧伤患者术后恢复服务中,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锻炼,促进手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婉红;潘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别将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ES量表中药物、监测、饮食、运动及急症处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胃癌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抑制其负性情绪状态,积极提升自我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的预后恢复程度.
作者:尚拾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4.1%,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0.6%;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9%,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观察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术治疗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时应用护理对策临床价值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作者:贺慧玲;王凯;李晓婷;鲍立霞;靳夏;杨淑娟;李其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2个月骨痂生长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率为90.24%,对照组为6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术后患者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骨肽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骨肽治疗,观察组给予骨肽联合红外线治疗,对比分析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四肢骨折患者骨肽联合红外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又可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兵;杨耿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中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胫骨平台骨折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通过自行锻炼恢复,观察组给予康复治疗帮助恢复,对比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的优良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康复治疗,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断端吻合法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行断指再植的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例(共12指)接受血管断端吻合法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12例(共15指)接受改良血管套接法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天断指血运情况和术后5天断指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患指微循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皮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天断指成活率、断指颜色正常率及断指张力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血管套接法在断指再植中血运恢复效果和成活情况均优于血管断端吻合法,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吴江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显著(x2=4.326,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廖德允;姚汉刚;余颖锋;谢文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8月大庆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围手术期给予一系列的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全部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顺利出院,住院时间15~28天,平均23.5±3.7天,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术后6~12个月回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8.6±14.8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为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到90.00%.结论:对于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春梅;张威;王莹莹;胥长玲;曲凯红;赵晓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坠积性肺炎是指因长时间的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随重力流向肺底部并淤积于此,此病症的出现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坠积性肺炎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年老体弱、有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肺功能不良者,发病率高,且危险性极大,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 ,研究证实,患者积极主动配合肺部物理性护理干预,同时加强护理是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关键[3]. 本文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刘祥霞;刘光军;郑珊珊;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晚期恶性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分别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1%,临床满意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胃溃疡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促进其治疗效果改善,也有利于增加患者满意认可程度,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怡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进行使用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治疗上肢骨折.并通过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以证明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在治疗上肢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笔者用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治疗上肢骨折患者60例,与西医石膏固定治疗上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88.3%,明显高于对照组(23.3%、7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2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夹板合用通络油膏对上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湘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4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2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手术前,2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其龙;孙月柏;李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6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2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并采用简化Fugl-Meyer积分法评价2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肢体功能障碍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Fugl-Meyer积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积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至我院进行肩袖损伤治疗等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6周对患者进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16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咳嗽咳痰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名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在25~60周岁,ASIA:C级,截瘫时间为2年或2年以上且病情稳定,无肺部损伤,主诉有日常咳嗽咳痰无力症状.将该2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2组患者在完成2个月治疗后对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实验治疗前肺功能测定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经过2个月的呼吸训练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呼吸训练,可有效地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1],增强呼吸肌的弹性,提高呼吸肌及辅助肌群的力量,使患者咳嗽咳痰更为顺畅,减少了因咳嗽费力和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而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
作者:方立朝;韩锴;郭建鹏;孙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该阶段内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髋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其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还可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树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我院70例手外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7月20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手外伤带蒂腹股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整形术),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皮瓣整形术).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12.15±1.05天、手术效果评分95.01±1.45分、手术时间54.24±1.28分钟、术后愈合时间5.45±1.27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外伤患者中,感染患者有4例、未愈合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梁王班;李实忠;梁安娜;张菊影;钟秋娴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