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目的:探究分析预防护理在老年呼吸疾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护理,护理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6.3%,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8.8%,2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呼吸疾病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控制患者感染情况,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设为评价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设为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临床资料发现,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评价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3.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31.6%(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显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医学应用于临床急诊的效果,对该方法的使用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34例超声检查病例来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与患者的资料进行结合,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对超声临床诊断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检查患者共534例,总诊断准确率是86.6%,基本符合率4.6%,漏诊1.4%,误诊7.4%。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来进行急诊诊断具有比较可靠的结果,准确率高,对及时寻找患者病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急诊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确诊后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患者的痛苦缓解,获得较高的疗效。
作者:刘天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iosplint纤维树脂和Superbond粘接系统夹板治疗下颌前牙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础治疗结束后,下颌前牙松动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Biosplint纤维树脂组( A组)和Superbond粘接系统组( B组)。使用2种方法固定,在固定后6个月检查下颌前牙的治疗效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6个月后A组和B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Biosplint纤维树脂和Superbond粘接系统在治疗松动牙疗效没有差别。但是Superbond粘接系统操作更简便、更有利于菌斑控制。
作者:张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与全椎板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66例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或者双侧椎板开窗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P<0.05);对照组出现6例轻度腰椎滑脱情况,3例复发,2例神经损伤,经后路植骨融合后恢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出现1例神经损伤,1例复发情况,并发症为6.06%;2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较全椎板切除术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宗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护理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工作中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结果:39例痊愈,5例好转,1例死亡,好转率为97.78%。结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叶佩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收治的48例高龄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并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采取一般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式护理,患者护理期结束后根据身体指标变化将2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患者术后各指标得知,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以及肺部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间护理干预程度,能直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帮助患者快速回归日常生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王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妊娠、孕周、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出生的不良结局新生儿,主要指黄疸新生儿、转院新生儿及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整个群体中,高胆红素血症(283例)与母亲合并疾病关系密切。其中GDM(妊娠期糖尿病)、患乙肝、甲状腺疾病、贫血疾病比例高。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上,疤痕子宫、羊水的代谢异常、妊高征成前3位因素。剖宫产儿所占比例高于顺产。母亲平均年龄29岁。转入NICU31例中,24例母亲合并多种疾病及产科并发症,以产科并发症突出。其次新生儿所患疾病种类多且复杂,以肺部疾病、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位居前3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妊娠合并症关系密切,特别是代谢及内分泌疾病。在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上,疤痕子宫、羊水的代谢异常、妊高征关系密切。剖宫产增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特别是孕周<39周。在新生儿严重疾病转院的群体中,与母亲妊娠合并多种高危因素关系密切,且多孕增加患病风险,同时剖宫产增加患病危险。新生儿所患肺部疾病以RDS常见,与孕周及选择性剖宫产关系密切。
作者:董超群;王超;黄亚英;罗少敏;袁季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重点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合并下肢痉挛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扎尼定和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通过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法(MBI)和Ashworth分级法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变化。结果:2组脊髓损伤下肢痉挛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肌张力显著降低,治疗组的疗效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时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和替扎尼定治疗脊髓损伤并下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下肢痉挛症状,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高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胃肠镜检查中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80例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应用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2年1月采用胫骨远端微创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关节面,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恢复关节面平整及骨折的对位对线,经皮插入锁定加压钢板( locked com-pression plate LCP )治疗56例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20例,Ⅲ型33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16例;骨折按AO分型43-B2型13例,43-B3型15例,43-C2型19例,43-C3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小时~14天,平均7.8天。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见关节面及干骺端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2例延迟愈合,2例皮肤软组织坏死,经对症处理愈合良好。经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56例患者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采用Mazu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42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1%。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物脱出、断裂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精准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平整,患者损伤小,可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瑞峰;刘培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的患者900例,其中60例女性出现子宫切口撕裂,分析切口撕裂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结果:60例出现切口撕裂的患者中,枕后位切口撕裂的情况多;孕妇切口距离膀胱子宫腹膜返折<2cm的时候,孕妇子宫切口不会出现撕裂,或极少数患者出现撕裂,当距离>3cm的,则容易出现切口撕裂,并且撕裂率高;胎儿的体重<4000g,孕妇发生切口撕裂的情况较少,胎儿如果体重>4000g,孕妇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较高,p<0.05。结论:只有更加细心严谨的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法,对孕妇做好平时的监护工作,选择合理的手术实际以及配合熟练的操作及时,才能够有效防止孕妇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
作者:张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过程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给予不同措施护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应情况。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8.00%)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62.00%)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4.00%)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32.00%)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过程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使患者更满意,避免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庄曼贤;庄婵芝;谢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孕妇接受孕妇学校的定期教育培训,并探究分析其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定期做孕检直至分娩的124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6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与产前检查,观察组联合孕妇学校教育培训,将2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72.58%)明显高于对照组(35.48%),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27.42%)明显低于对照组(64.5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367.8±166.7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439.2±176.3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孕妇学校培训相对于仅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在促进自然分娩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进而促进母婴的健康,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效12例,好转16例,临床显效60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患者无效24例,好转34例,临床显效30例,总有效率72.27%;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施以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彤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并选取我院2013年3月前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病历资料中均接受常规开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流产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所受创伤,加快患者康复,并对保护患者的妊娠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经穿刺活组织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不典型炎性病变的1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乳腺慢性炎症( CI )患者4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 GLM)患者5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患者96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声像学表现,总结超声特征。结果:3组观察对象平均年龄、病灶大平均直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纵横比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乳腺炎性疾病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病灶内血流信号、合并囊性成分以及均匀回声有差异(P<0.05),其他检查指标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声学表现有一定特征,超声医生应提高对该类病症的认识,提高超声诊断率。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重症胸腺瘤患者,其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4例重症胸腺瘤患者,其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2组重症胸腺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加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本文为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 H)利福平( R)吡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应用,为抗结核治疗的合理联合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例,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结核丸联合2HRZE/4HR,对照组只用2HRZE/4HR系统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空洞缩小情况。结果:用2HRZE/4HR方案加结核丸治疗肺结核病人,全程系统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病灶吸收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洞缩小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以西药为主,加以中医药辩证论治,辅助治疗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作者:梁鹏;陈玉玲;刘茵;姜爱波;刘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