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丽;刘颖;杜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使用凉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2013年我院的38例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患儿20例,使用凉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有患儿18例,使用西医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6.7%。结论: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采取凉血化瘀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高,相比西医治疗更加有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对其完成急诊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44例。对所有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洗胃以及纠正呼吸等相关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配合实施护理干预,终获得的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治愈患者43例,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7.73%。对生存的43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终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研究有效方法对其实施急诊护理,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肯定,患者的临床疾病获得了快速康复,有效表现出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分阶段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金艳;李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胸腹腔镜手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80例患者术后出现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瘫、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和病人的年龄、术前的营养状况,术中时间、出血量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有密切关系,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可有效减少食管癌胸腹腔镜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临床解决此类问题找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途径。
作者:王根柱;王亦茹;金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患者2年,30例患者的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有效纠正,髋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正常,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为91.2±4.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6±2.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伟;于金华;曲成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宫腔镜术中并发症护理工作中的效果,通过科学的循证护理措施提高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本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其开展临床并发症护理,总结循证护理模式的主要措施,评价其对于宫腔镜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大减少,有1例患者在接受B超下子宫纵隔切除术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即刻停止手术,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临床表现,采用缩宫素以及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后,患者取得痊愈并终顺利出院。结论:针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是能够大大减少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达到良好的术中并发症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进行Bobath爬行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将30名不能爬行的小儿脑瘫患儿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分为3组,进行爬行训练,比较3组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康复训练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王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及心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食物补钙率均有提高,而饮酒和吸烟率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病情康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
作者:康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临床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对68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猝死病因。结果:经过分析68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其中患者猝死发生时间60.29%集中在晚上。结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心源性猝死预防,尤其是晚上,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
作者:黎昌安;丁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对其进行术后随访,以了解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率。结果: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30例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秀患者21例、良好6例、可1例、差2例。其整体优良率为9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脱位和骨折的复位愈合,可提高临床满意率及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价值,在治疗选择方面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晋世康;刘聚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 HD)加血液灌流( 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在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仅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66.66%的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针对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对患者愈合情况进行评价,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达到了95.00%,对患者进行Majeed评分,优良率达到了97.50%。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所有并发症经针对性治疗,均痊愈。在整个治疗和随访的过程中,无发生钢板断裂脱出、血管神经等并发症。结论: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是较为严重的骨盆损伤,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骨盆稳定性,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骨盆稳定,促进患者的康复锻炼。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阿里木江·阿布力米提;何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以上100例患者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0%)明显少于对照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的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0例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以数字表为依据随机分2组,观察组施行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在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施行传统胃癌根治术,并对比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中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83.23±12.15小时、97.42±15.26天,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02.56±15.25小时、133.64±18.87小时,住院时间分别为11.41±1.56天、16.30±1.53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9/40)、47.5%(19/40),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率分别为22.5%(9/40)、87.5%(35/40),胆囊病变率分别为27.5%(11/40)、77.5%(31/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的胃癌根治术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降低了术后胆囊病变的机率,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陈文超;韩斌;庞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诊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各指标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恢复了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有效的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提高血流速度,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缓解了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严庆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研究此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灌注成像操作,并对所得参数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判断甲状腺肿瘤准确的检查情况。结果: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有25例患者观察到不均匀现象有明显强化,这其中有5例患者较均匀强化,另有10例患者表现为合并钙化现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发现,BF与BV差异没有显著性,MIT和TT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多层螺旋CT灌注可以作为主要检查手段用于评价组织功能。
作者:杨新华;张静;宋银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用于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骼腹股沟入路治疗,对试验组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研究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经我院研究分析,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较少,并且术后优良率方面也明显较高,且上述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以及安全便捷的特点,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髋臼骨折,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艾克白尔·吐逊;努尔买买提·阿木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越过老龄化标准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进入老年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也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病患增多,老年患者也成为医院病源的主要人群,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不仅病例数不断增加,而且年龄也日益增高。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低下,且常并存合并症等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手术意外相对较高,高龄患者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麻醉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成功的经验,对老年人麻醉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对老年患者在麻醉前、中、后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对食管手术围术期循环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间的84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治疗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对比2组的预后情况。结果:2组在时点T0~T4的MAP和CV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对于食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可取的良好的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朱峥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8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SOX方案化疗,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83例患者CR13例,PR28例,SD19例,PD23例,有效率达49.3%。结论: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王玲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