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冠心病抑郁患者IL-18和hs-CRP的测定及意义

陈宝健;王竞靖

关键词:冠心病,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18,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女性冠心病(CHD)抑郁病人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了90例冠心病病人,将其中60例抑郁CHD病人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0例和劳力性心绞痛(SAP)30例组,检测抑郁ACS、SAP病人、非抑郁CHD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病人血浆中IL-18和Hs-CRP水平改变。结果:抑郁CHD病人血浆IL-18、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抑郁CHD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病人(均P<0.05);抑郁ACS病人血浆IL-18、Hs-CRP明显高于抑郁SAP病人( 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人血浆IL-18、Hs-CRP水平显著的升高,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检测IL-18、Hs-CRP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分层及预后的评价。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喉癌术后气管造瘘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喉癌患者气管造瘘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次性口罩在13例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气管造瘘口的应用优点及患者的接受程度等。结果:13例全喉切除患者均愿意接受一次性医用口罩作为造瘘口覆盖物,且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效果良好,且无毒无害佩戴舒适,是气管造瘘口理想的覆盖材料。

    作者:姚永红;沈翠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术前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术前彩超对于甲状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其中,66例(7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阳性且经查体诊断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46例(5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阴性而经彩超检查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并将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观察组46例(51侧)中45侧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对于触诊误漏诊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36.89%,诊断敏感性为88.24%;彩超所示淋巴结转移分区与病理分区基本一致。结论:术前彩超检查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并可准确定位转移淋巴结,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准确性。

    作者:孙剑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用于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用于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骼腹股沟入路治疗,对试验组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研究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经我院研究分析,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较少,并且术后优良率方面也明显较高,且上述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以及安全便捷的特点,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髋臼骨折,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艾克白尔·吐逊;努尔买买提·阿木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肺炎患儿院内感染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经治疗后再发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等,以便指导今后预防工作及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于我院儿科的肺炎并发院内感染患儿74例,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院内感染发生时间、症状、炎症指标、调整治疗方案、病原体检测及转归情况。结果:3285例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率为2.2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年龄越小,院内感染率越高,以婴幼儿期多发。住院时间为5~10天,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高。74例院内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37株,检出率50%,主要病原菌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9.72%)、肺炎链球菌(13.51%)、肺炎克雷伯菌(13.51%)、金黄色葡萄球菌(8.11%)、鲍曼不动杆菌(8.11%)、卡萨奇病毒(8.11%)、白假丝酵母菌菌(5.26%)、大肠埃希氏菌(5.41%)、溶血性链球菌(2.70%)、腺病毒(2.70%)。结论:肺炎患儿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患儿年龄、住院天数均会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仍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避免滥用抗生素。在治疗小儿肺炎原发病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熊丽君;陈琅;阮琰;林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患者均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高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有49例患者止血成功,总有效率为90.74%,5例患者经2次治疗后,全部止血成功,患者在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后,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患者需要进行精心、科学的优质护理,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的护理。

    作者:曹美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可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288例,用低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结果与DSA相比较。结果:低频超声探头对椎动脉走形异常的诊断结果与DSA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的疾病诊断方面较高频超声探头更有优势,更准确。

    作者:贺瑶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胸腹腔镜手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80例患者术后出现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瘫、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和病人的年龄、术前的营养状况,术中时间、出血量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有密切关系,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可有效减少食管癌胸腹腔镜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临床解决此类问题找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途径。

    作者:王根柱;王亦茹;金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1:1抽样调查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SDS、SAS及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值、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MMSE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分析。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8例,实验组给予ICU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存率高、死亡率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23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误诊原因分析。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异物12例,支气管异物11例。异物为花生米9例,葵花子7例,苹果3例、碎骨头2例、笔帽及药片各1例。支气管镜取出22例,自行咳出1例。早期确诊8例,误诊15例。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症,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对于无异物吸入史,出现刺激性慢性咳嗽,首次发作不明原因的喘息,治疗效果差,合并肺不张和(或)肺气肿,结合临床体征尽早行影像学检查。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仿真支气管镜对异物的判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既可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作者:葛绍华;张艳;闵印长;钟国发;颜德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同时肌注立生素针,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时,其退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消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时效果好,临床症状消失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舒适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指通过护理干预措施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具体体现,我科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为7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其患者恢复好,住院时间短,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联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奥美拉唑二联治疗为对照组,奥美拉唑四联治疗为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四联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研究此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灌注成像操作,并对所得参数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判断甲状腺肿瘤准确的检查情况。结果: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有25例患者观察到不均匀现象有明显强化,这其中有5例患者较均匀强化,另有10例患者表现为合并钙化现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发现,BF与BV差异没有显著性,MIT和TT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多层螺旋CT灌注可以作为主要检查手段用于评价组织功能。

    作者:杨新华;张静;宋银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 DM)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1)健康对照组(Con组)20例。(2)2型糖尿病伴血压正常组(DM对照组)20例。(3)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DM高血压组)18例。 DM高血压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 ,口服,共观察12周。检测空腹血糖,血脂, UAER。结果:(1)各组基线数据比较,DM高血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 <0.05),UAER明显增加(P <0.05),糖尿病患者伴血脂异常增加(P <0.05)。(2)替米沙坦治疗DM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UAER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血压、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胡曼丽;刘颖;杜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左心衰竭患者108例,5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54例观察组加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CO和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2小时后的HR与MA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积极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观察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 HD)加血液灌流( 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在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仅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66.66%的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8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SOX方案化疗,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83例患者CR13例,PR28例,SD19例,PD23例,有效率达49.3%。结论: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王玲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31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8.13±0.76cm,手术时间平均88.3±4.5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364±78 ml,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258±22ml,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术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软组织损伤和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快,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好,患者临床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晖;马超;秦泗通;王涛;许永;那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减少手术失败率。方法:对32例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再次手术时有15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系列内固定;12例行潜行扩大性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2例急诊探查和1例硬膜内肿瘤摘除术。结果:再手术的原因有腰椎管狭窄9例,侧隐窝狭窄7例,残余椎间盘再突出6例,定位错误4例,疤痕粘连压迫2例,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2例,神经损伤和硬膜内肿瘤各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1例。结论:定位错误,髓核摘除减压不彻底,疤痕压迫,腰椎管狭窄,漏诊误诊,神经损伤等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严格把好再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的病因对患者制定个体化再手术方案。

    作者:杨开锦;李素明;黄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