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嘱在ICU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胡定兰;叶碧玲;万素珍;袁君

关键词:护嘱, ICU层级管理, 危重病人护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护嘱执行单的实用性、科学性。方法:每天早、晚交班查房时,责任组长评估患者病情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根据护理需求向下级护士下达护嘱,下级护士根据护嘱内容对病人实施护理;责任组长评估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更改护嘱内容,以达到佳的护理效果。结果:下级护士执行护嘱后病人达到很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促进下级护士的成长,评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ICU危重病人护嘱执行单科学、实用,临床使用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便于护理质控并且规范护士行为,增强护士的自觉性。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格列美脲片(力贻萍)与进口格列美脲片(亚莫利)体外溶出度研究

    目的:考察国内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格列美脲片(力贻萍?)与原研片(亚莫利?)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比较国产力贻萍片与原研格列美脲片的体外溶出差异。方法:采用溶出度浆法装置进行体外溶出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累计溶出度,并比较力贻萍?与亚莫利?的相似因子。结果: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力贻萍?片与亚莫利?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75。结论:国产力贻萍?片与亚莫利?片体外溶出度相似,具有明显的体外溶出一致性。

    作者:钟朝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

    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作者: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本院2003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3例进行更换髓内钉治疗,观察组19例进行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术用于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的治疗中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愈合时间快、临床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值得各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马量;胡英彦;曾海龙;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煤工尘肺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对比我院尘肺3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后发生医院感染率的变化,从而体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临床意义。方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包括按时治疗、按时护理、每天2次的呼吸功能(复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适时心理护理等措施后,统计半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3个病区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由4.87%降至2.65%、5.81%降至3.69%、5.35%降至2.95%,p<0.05,有显著差异;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种无明显差异。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降低煤工尘肺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减轻病人痛苦,节约住院经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姗姗;殷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的中枢神经该内容临床治疗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方法:2010年~2012年我院共接受4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导致神经外科术后出现中枢系统感染诱发的因素主要有:脑外伤、自发出血、以及脑室打开等;分离细菌主要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是由于脑外伤所引起临床中需要对该类患者给予关注,经过研究表明:革兰阳性球菌和格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致病因素。

    作者:王魁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含量、肾及肺功能指标对其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10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尿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百草枯含量、尿液百草枯含量分别为9.54±1.13 mg/和423.23±63.43 mg/L均高于存活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141.8±18.2mmol/L、11.4±2.2mmol/L和1.32±6.32mmHg,均高于存活组,氧分压(PaO2)、实际碳酸氢盐(PCO3-)和剩余碱(BE)分别为79.44±10.42mmHg、14.82±2.45mmol/L和(-14.56±3.42) mmol/L,均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肺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百草枯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PaCO2、剩余碱可提示患者的存活情况。

    作者:朱文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lotho和c-myc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和宫颈鳞状细胞癌( CSCC )中Klotho和c-myc的检测,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c-myc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lotho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 CSCC组织,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宫颈癌FIGO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myc在C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lotho与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86,P<0.05)。结论:Klotho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myc与宫颈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Klotho与c-myc对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成慧;宋明芮;张晓云;张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新鲜齿状突骨折,其中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4例,其中骨折移位12例,无移位5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给予颅骨牵引复位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后,给予为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2例移位骨折均成功复位,16例行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1例不能有效内固定改行Halo架外固定。随访9~18个月,平均14.2个月,14例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结论: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特点。

    作者:孙宜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输血安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常见的输血安全问题,以减少临床输血隐患。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血室采血机进行分析,检查输血的合格率。结果:本院输血是安全的,是值得信赖的。结论:输血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因为输血安全影响临床的抢救效果,但是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输血安全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宝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治疗1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双极电切设备治疗前列腺增生。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值以及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经自身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术后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 P<0.05具有显著差异。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极低。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力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基本的定义就是睡眠障碍,而且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时间至少持续3周以上。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精神因素诱发的,有机体疾病引起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都与失眠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殷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引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知识积分和Barthel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案。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化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出院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7.5%,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41.6%和87.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7.5%和70.8%,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3.3%。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巫菊芳;周建设;罗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对血清肌钙蛋白T表达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时段,不同应急反应强度的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T表达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名急诊及心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WHO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2组:实验组(血糖>7.0 mmol/L)40例;对照组(血糖含量为6.1mmol /L~7.0mmol /L)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蛋白T水平;采用静脉血已糖肌酶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肌钙蛋白T表达正向相关,血清肌钙蛋白T表达随着血糖含量的上升而上升。而且不同时段,不同应激反应强度的血糖变化对心肌钙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来判断其病情危重程度。结论: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手段,以降低该类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的概率。

    作者:胡瑞武;黄越;陈日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2组重者均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同时给予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及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进一步减少和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恢复快,腹泻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较其它微生态制剂更佳,能显著减少患儿大便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治疗卵巢囊肿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4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2组,每组22人,比较在2组患者术后的相应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操作时间65±8分钟、术后出血量69±15ml、术后进食时间1.3±0.3天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的76±9分钟、118±32ml、2.5±0.7天,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也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7.25%)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恢复,安全系数等都要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卵巢肿瘤的首选。

    作者:牛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支撑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等方法的护理介入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6周护理指导,督促练习后再次评估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康复专科护理对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顺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淄;余银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55例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伤人毁物的暴力行为。患者能学会自我调适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得以改善,并且患者能够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挫折、紧张、愤怒的感受。结论:通过本院的精心护理患者能改变认知和行为,恢复社会功能。因此本院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患者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的促进三叉神经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