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

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关键词:GDNF, 周围神经损伤,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产妇,对她们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措施。结果:40例前置胎盘产妇均母婴安全。其中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28例,产钳助产2例。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是确保前置胎盘产妇安全及顺利分娩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婷;曹静;刘晓;景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4月经DHS治疗失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失败患者DHS置入位置偏移所占比例高于未偏移。(2)骨质Singh指数3级及以下者所占比例高于3级以上。(3)3个月内负重行走所占比例高于3个月后负重行走。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与DHS置入位置是否准确、骨质指数、过早行走有关。因此,在操作中掌握好DHS置入的位置,骨质疏松过于严重者尽量不使用DHS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李岳瑞;吴建伟;俞泉;张旭;李亮;庞业明;张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行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各38例,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平均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2个月2组间Harri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的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股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更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纠正作用

    目的:观察冷沉淀输注对新生儿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对92例出现凝血异常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在输注冷沉淀前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例患儿输注冷沉淀前后对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 )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冷沉淀的输注对纠正新生儿凝血异常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菊红;卢春生;曹文平;叶宝玉;邬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寇玮蔚;张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与肌钙蛋白浓度的关系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与血浆肌钙蛋白浓度的关系,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血钾的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查血清钾,血浆肌钙蛋白,观察住院期间心功能,有无室速,室颤、猝死。按血清钾是否低于正常分成2组,将2组病人血浆肌钙蛋白浓度,住院期间心功能,有否室速、室颤、猝死进行对比。结果:血浆肌钙蛋白浓度越高,血钾越低,(P<0.01)。低血钾组心衰较正常血钾组重,(P<0.01)。低血钾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较正常血钾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钾水平预示着心肌梗死的面积大小及病情轻重,对病人的预后的判断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作者:赵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注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婴儿的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地塞米松的婴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的方法相比,地塞米松更有利于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的冠心病并介入手术后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门诊就诊的周围型面瘫患者,均给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配合腕踝针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疗程。结果:痊愈32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作者:脱长宇;金黎军;脱建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运用直线回归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方法:通过对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问卷调查,借助单因素和多因素交叉回归分析对其致病率的影响情况。结果: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吸烟率为69.3%,有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患者占75.6%。单因素分析对其发病率的影响顺序为:吸烟、性别、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年龄。多因素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因素的大小顺序为:年龄、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吸烟与否、性别。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年龄、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和吸烟在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断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柳要伟;闫玉敏;夏银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妇科盆腔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180例,都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并进行了病理分析。结果:超声显示良性肿块145例,恶性35例,良性超声表现以囊性为主,形态规则、包膜完整。恶性可见较多实性区域,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新生血管杂乱排列。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3%和96.9%。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能很好鉴别良恶性肿块,同时密切结合临床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韬;施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唐士诚自拟皮炎汤治疗神经性皮炎

    唐士诚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老中医,现任甘肃省老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保健》杂志顾问。唐士诚主任医师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注重兼采各家之长,汲取古今医家经验,擅于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皮肤病、肛肠病以及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疗效卓著,誉满医林。唐老在临床上自拟皮炎汤治疗各类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玉琴;李树君;唐士诚;张青叶;雒玉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血糖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指尖血糖进行血糖测定,连续测定5天。5天后将2组患者高血糖、低血糖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高,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产格列美脲片(力贻萍)与进口格列美脲片(亚莫利)体外溶出度研究

    目的:考察国内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格列美脲片(力贻萍?)与原研片(亚莫利?)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比较国产力贻萍片与原研格列美脲片的体外溶出差异。方法:采用溶出度浆法装置进行体外溶出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累计溶出度,并比较力贻萍?与亚莫利?的相似因子。结果: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力贻萍?片与亚莫利?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75。结论:国产力贻萍?片与亚莫利?片体外溶出度相似,具有明显的体外溶出一致性。

    作者:钟朝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35例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深入分析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加强对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综合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80例前置胎盘伴出血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前置胎盘伴出血的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在临床一线护理过程中,对待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要积极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出血情况加以监护和处理,恢复前置胎盘患者和各项生理机能,通过上述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是值得医护人员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嘱在ICU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护嘱执行单的实用性、科学性。方法:每天早、晚交班查房时,责任组长评估患者病情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根据护理需求向下级护士下达护嘱,下级护士根据护嘱内容对病人实施护理;责任组长评估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更改护嘱内容,以达到佳的护理效果。结果:下级护士执行护嘱后病人达到很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促进下级护士的成长,评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ICU危重病人护嘱执行单科学、实用,临床使用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便于护理质控并且规范护士行为,增强护士的自觉性。

    作者:胡定兰;叶碧玲;万素珍;袁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

    目的:探讨分析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作为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另外选择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扑尔敏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经统计显示,14例有效(20.0%),53例显效(75.7%),3例无效(4.3%)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为有效(31.4%),32例为显效(45.7%),16例无效(22.9%),总有效率为77.1%;经比较我们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及早发现病症并进行正确诊断,正规服药,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患者病症复发率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冠心病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实施心理护理,分别于入组时、入组2周和入组4周时进行,3次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2周时就非常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4周时才有明显下降。结论:对冠心病伴有抑郁状态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情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及腹部按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可以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产妇的康复。

    作者:王颖丽;张莹;马天好;王亚丽;鲁丽君;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