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

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关键词:GDNF, 周围神经损伤,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单切口对比外固定架有限切开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中28例行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 A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5.2±6.4岁;其中有6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22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 B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2.8±8.8岁;其中有4例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对2组病例术中情况,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意义。术后A组骨折愈合时间15.4±2.9周短于B组的21.1±3.0周,踝关节功能评分44.3±1.7分、患足力线评分8.6±2.3分,分别优于B组的41.8±2.5分及6.8±3.6分,而步态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但2组术后踝关节疼痛评分、屈曲加伸展受限、内翻加外翻受限及总体优良率比较无意义。 A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少于B组的8例。结论: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经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有一定的优越性;而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在软组织条件较差或多段胫腓骨骨折中应用更有优势。

    作者:马国栋;孙英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 PVP)和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61节)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椎体成形术,25例)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2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镇痛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效果优于椎体成形术。

    作者:喜占荣;布林;李淑芳;周朝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所选77例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2组患者化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9.7%,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以及书写规范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婴幼儿迁移性腹泻与免疫功能低下6例

    目的:探讨婴幼儿难治性迁移性腹泻与免疫功能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4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6例难治性迁移性腹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6例患儿均诊断为迁移性腹泻,血IgG、IgA均降低,给积极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脱水,同时补充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3天(0.5g/Kg.d),患儿治疗7~10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难治性迁移性腹泻,免疫功能低下是一主要的难治原因。

    作者:濮永传;赵应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起步

    鉴于我国的国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国家推出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策略。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斗转星移,日新月异,一晃我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已近10年,这10年间国家关于卫生系统的举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从单纯的治病救人,发展到今天的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中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我认为社区的发展必须经过了解、认知、信任、承认到百姓健康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不负各级组织的重视,众人所望,回报社会,贡献爱心。

    作者:姜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描述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护依从性情况,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符合标准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IUS)进行评估,自制住院日志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护依从行为指标。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与自护依从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55,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患者自护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及不确定感的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不确定感,提高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刘军燕;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核病的药物预防

    结核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多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本人生命健康、使无数家庭陷于贫困交加的绝境,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药物预防是对已感染结核菌的人群,投予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病。由于HIV感染与AIDS病的流行,HIV/MTB双重感染的人数急剧上升,疫情出现回升,并发生了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严峻的结核病态势促使药物预防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1]。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开创了结核病的化疗时代,是结核病防治史程碑。自从高效、安全、价廉的杀菌药物异烟肼的问世,使结核病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作者:郑国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口服,1次5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4天。治疗组采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1次50ml,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对比观察患者腹胀、便秘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0%( 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出现的少。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呼吸机使用患者腹胀、便秘是安全、有效、实用的。

    作者:郭淑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其他类风湿疾病的60位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抽取静脉血以后,将血清分离,并将其敏感性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抗rRN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以及AnuA阳性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抗rRN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以及AnuA有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联合检测方式,能使准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李江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引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知识积分和Barthel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案。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患者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的促进三叉神经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技术的社区推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社区推广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推广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不参与推广方案,2组药物及常规治疗均相同,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6个月时的疼痛直观模拟量表( VA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入组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评分( P<0.05)。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社区推广方案在颈椎病治疗中有效可行,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朱巨锦;施杞;顾鸿筠;陈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索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单纯全麻(A)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2组,分别于麻醉前( T1)、麻醉后30分钟( T2)、术毕( T3)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NO, ET~1浓度T3比T1、T2降低( P <0.05) B组NO浓度升高,ET-1浓度降低( P <0.05)。(2)B组NO较A组高,B组ET-1较A低,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高于B组。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于远期生存,为该手术较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薛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相关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均行直丝弓正畸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给予横腭杆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磨牙移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但能有效矫正畸形,而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月娇;陈巨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临床资料为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3例肝性脑病患者,对患者的护理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及时处理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全方面的控制。结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并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左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管疾病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中价值。方法:76例血管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管壁欠光滑,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较多,其次是颈内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在血管疾病患者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宁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2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恢复良好,无危象发生,无后遗症。结论:对患者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孔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54例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黛力新治疗,46例冠心病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心肌梗死发生次数、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因症状再发血运重建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间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并抑郁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用于治疗冠心病并抑郁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尹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治疗、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治疗、康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单位2011年6月~2013年4月间治收的35例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予以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4,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为85.7%。结论:科学、辩证的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治疗、康复时间。

    作者:刘国宝;赵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