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分析

李春兰

关键词:压疮预防专项护理, 手术患者, 压疮发生率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再予以压疮预防专项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评价压疮专项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压疮专项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但其护理成本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病程选择使用,以降低压疮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跟鞋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高跟鞋为女性带来的不仅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风度。自15世纪发明至今,高跟鞋作为时尚和美丽的象征,一直受到女性的钟爱,然而随着对高跟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把对高跟鞋的目光由美转移到健康上来,高跟鞋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被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就长期穿高跟鞋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全面综述,并提出防护措施,希望能更好地维护女性健康。

    作者:张杰;席崇程;许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临床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例牙列拥挤伴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周病症状好转,恢复牙周健康。结论:在矫治中要维护和保持其原有的健康牙周组织及牙槽骨,稳定的咀嚼功能系统及患者易于维护的口腔环境。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78.0%),退烧时间2.10±1.12天、疱疹消退时间2.56±1.34天,以及住院时间3.45±1.45天,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中新活素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中新活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新活素静脉缓慢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主要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406,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x2=0.1221,P>0.05)。结论: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妮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率的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护能力、情绪状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防感染认知评分89.4±6.2分,自护能力评分84.4±11.7分,对护理满意度95.35%,感染率4.65%;对照组感染认知评分71.6±15.6分,自护能力评分68.7±13.3分,对护理满意度76.74%,感染率16.28%。各指标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红彦;焦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1876例危重症患者,给予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结果:1876例患者中,有60.5%~87%的患者在见到急救医生后90分钟内收住院。其中交通伤成功率92.2%,坠落伤成功率93.5%,刀捅伤成功率92.2%,脑出血成功率97.5%,心肌梗死成功率97.1%,心衰成功率90.1%,感染成功率95.5%,一氧化碳中毒成功率96.4%,药物中毒成功率92.5%,消化道出血成功率92.3%,宫外孕成功率96.4%。结论: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可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死亡率。

    作者:张万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连续性血液过滤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过滤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过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连续性血液过滤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浆脑钠素( BNP)、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 NPⅢ)、心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过滤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付文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妊高征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高征产妇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全面的心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药物护理等。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胎儿结局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病情控制更理想,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更高,产妇难产、子痫、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全面、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妊高征患者病情,减低产妇子痫发生概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焦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25例疗效分析

    目的:对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抽取50例纳入到研究范围中,将50例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发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后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赵紫财;郝敬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进行护理带教。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书写和综合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能显著提高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戴小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字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显微镜下,对205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年,3例复发,失败1例。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手术之后的复发率,具有简便快捷,创伤小,修复快,是目前医疗条件下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齐晓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尿路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为探讨股骨颈骨折后尿路感染的原因与相关因素,找出可行性降低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此时间段病例中有51例发生尿路感染者。结论:通过分析认识到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以及高龄患者,是导致股骨颈骨折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仕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创伤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治疗的更为有效、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28例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析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⑴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P<0.05);⑵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⑶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肺部感染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胸部外伤所致的肺部感染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智;王军岐;张保平;雷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区域,其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手术过程中注重护理工作与治疗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

    作者:刘凤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闭合手法与手术开放整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和手术开放整复跖跗关节骨折以及脱位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42例,其中进行闭合手法整复的有20例,进行手术开放整复治疗的有22例,对患者治疗后走访1~2年,对患者的足形、功能等进行对比评定。结果:采用闭合手法进行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为60.5%,采用手术开放治疗的有效率为75.3%。结论:除了少数轻微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在复位之后,通过石膏外固进行治疗可以痊愈,在临床上应该对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Ⅰ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老年人胸腰椎结核患者,均经后路施行病变节段的脊柱椎弓内固定术,自体的髂骨植骨整块融合术以及前路手术清除病灶。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术后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患者治愈率达94.4%(17/18);脊柱的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14.7°,不同程度恢复了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恢复1.5级。结论:本术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守力;梅继文;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2种不同排班模式一种传统三八班模式,另一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弹性排班各统计24个月。结果: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三八班模式。经检验及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弹性排班模式符合内科护理工作需要,切实可行。

    作者:黄金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AHF)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病情需要,实验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加托拉塞米20~80mg静脉推注,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加呋塞米20~80mg静脉推注,2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比较2组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尿量、血K+及pro-BNP的差别。结果:⑴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66%,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7天后实验组尿量和血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应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冬;王鸿庆;林学堂;白美龙;谢群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围产期缺氧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的变化

    目的:根据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及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的变化的对比,分析其引起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收治的围产期缺氧40例,及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对其心肌酶谱的变化予以对比。结果: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缺氧对心肌损害较大。

    作者:陈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明确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别为50例。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在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的优势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11,0.012,0.019,0.023)。结论:在对接受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来说,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

    作者:郭学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