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花;安建华;张淑华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小龄趋势.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病情重,病程迁延.本文就近2年我科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报道9例番茄汁致过敏性结膜炎,5例患者食用番茄后伴有口唇及咽部症状,其中4例以往无同类番茄过敏史,故考虑是食物中的添加剂、防腐剂所致过敏.
作者:徐瑶;段惠静;刘英豪;苏晓华;黎国英;袁士仿;王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浅度烫伤的临床特征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部分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可伤及发生层及真皮乳头层,笔者经临床实践发展,采用珍珠粉治疗浅度烫伤,效果明显,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及应用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探讨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采用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共30例31眼.并根据不同病因及眼压控制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术后追踪随访1~24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 15.26 mmHg 眼压≤21 mmHg 者占89.1 %.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短暂性前房积血及葡萄膜炎等.远期偶有滤过泡纤维化,白内障加速发展. 结论: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应用丝裂霉素C 经济简便,远期效果好,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邱红;王兴民;张丽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凯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Ⅰ组观察组,给予凯纷100 mg+舒芬太尼100ug+托烷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Ⅱ组对照组,单纯用舒芬太尼150ug+托烷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2组均于术毕即刻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背景剂量0.5 ml/h,冲击量0.5ml,锁定时间8分钟,记录术后2、4、8、12、24、48 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镇痛效果良好,Ⅰ组患者术后2小时和4小时的Ramesay镇静评分低于Ⅱ组(P<0.05),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凯纷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舒芬太尼,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注重操作前、中、后的护理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方法:对150例患儿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和几点护理方法.(1)穿刺技术.(2)固定方法对.(3)光线的选择.(4)药物渗漏的护理方法.(5)输液反应.结果: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150例患儿中,142例均是1次静脉穿刺成功,7例发生药物渗漏,1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掌握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可以保证静脉输液得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艳;许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350例眼外伤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眼外伤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住院的350例(355眼)眼外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355眼)眼外伤中男女比例为6:1,多发年龄为20~40岁;职业多见于农民工、工人及农民.致伤因素主要有撞击伤、异物伤、车祸、化学伤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钝挫伤、角膜穿通伤、眼球破裂伤等.治疗前视力>0.05者有217眼,占62.0%,治疗后视力>0.05者有298眼,占85.14%.结论:跟外伤对眼部损伤大,严重影响视功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艳波;尚宁;张海侠;栾春生;方军;付晶;景元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指护士在医院护理工作这一专业特定范围内所要求的特殊道德,是社会道德素质在护理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在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护士长的工作又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在卫生改革的形势下,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护士长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长良好的自身素质,对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朱兰芝;王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但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而且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尤其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避免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的针刺伤.我科从2008年3月开始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淑花;安建华;张淑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骨科病人主要是脊柱和下肢手术的病人术前排尿训练和术后排尿的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患者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将200例行脊柱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前3天练习床上卧位排尿训练,术后根据患者的个性进行良好的心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前训练首次与末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表明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骨科病人主要是脊柱和下肢手术的病人术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王红;张润芝;王玉兰;刘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6个月来,我科在奥湿克、氨甲喋吟(MTX)基础上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剂治疗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为符合ACRl987年风湿协会(ARA)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RA病人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邹青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使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心肺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之一.在CPR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给药途径,使急救药物迅速发挥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故应选择佳的给药途径及方法,下面就CPR时的给药途径及方法加以分析.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孢米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17岁.剂量1~2g加盐水20ml,iv,每12小时1次,疗程4~14天,治疗结果,疗效60%,总有效率96%,提示使用头孢米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合适,45例中有一过程BUN上升,1例有皮疹外,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淑云;陈俊;杨惠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残留等特点,如果人误服后,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在短时间可导致死亡.
作者:杨淑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耿红梅;惠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为眼底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所用染料为20%荧光素钠,静脉注射的荧光素已高度提纯,排出药物杂质引起反应的可能,但仍有少数人对荧光素发生过敏反应.做好细致的询问解释工作,精心护理,严格制度,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共进行眼底荧光造影1171例,仅42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无重症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都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05年7月~2006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中,护理人员对于60例卧床并且给予鼻饲的病人在排便方面实行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法.现将有关护理体会参报如下.
作者:徐克;孙春彦;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方法:通过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资料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措施,采取患侧手臂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践证明,我们的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使患者术后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崔晶;叶翠英;杨福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止血治疗的研究.方法:结合临床12年来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的回顾分析.结果: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尽量内科综合治疗,首先气囊压迫止血,同时用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史凤;宫雪梅;李凤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肢体麻木症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病程30天~10年,其中以6个月左右多20例,平均病程12个月.
作者:杨士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