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峥嵘;王玉学;郝克强;刘贵秋;李正民;郝玢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在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8月~2005年7月应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来治疗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病例22例.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80个月,平均31个月.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无肿瘤复发,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未见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可形成优势互补,修复骨缺损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修复材料,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卢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MDM2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DM2的表达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分期、生存期的关系.结果:MDM2在生存期≥5年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的表达率,在Ⅰ~Ⅱ期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在Ⅲ~Ⅳ期的表达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DM2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成负相关.
作者:高峥嵘;王玉学;郝克强;刘贵秋;李正民;郝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12年口腔科急诊收治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体会,提出急救方法与处理原则.方法:选用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救的口腔颌面部损伤182例,男108例,女74例.根据就诊时间早晚、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骨折部位,是否合并其他损伤,总结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的治疗体会.结果:治疗有效率98.45%.行紧急气管切开或者抗休克治疗12例,手术切开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140例,头颅固定或者颌间固定10例,术后感染骨延迟愈合3例,合并颅脑损伤死亡1例.结论:⑴急救处理要准确判断伤情、排除颅脑及内脏损伤,止血、抗休克和防止窒息发生是抢救的首要任务.⑵早期处理要使用皮片或者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移位的骨折片要尽早复位并坚强内固定,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异物要力争请除.⑶陈旧性损伤的处理是要保证陈旧性骨折在三维方向解剖复位,恢复面型和咬合关系.切除不理想的瘢痕后重新缝合.
作者:赵继军;史益河;王伟;吴衍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0岁~7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2/3患者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本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文献[2]报道病死率大约5%,但老年人中高达43%;二者并存进一步提高了死亡率.
作者:卢晓君;林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卫东;王平;沈桂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的选择与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995年以来68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其中位于下咽者27例,颈段食管者41例. 结果: 下咽癌切除26例,切除率为96.3%,手术中重建食管包括口底-食管吻合2例;咽、喉及颈段食管切除后用颈阔肌皮瓣重建11例、游离空肠代食管3例,全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后用胃重建10例;颈段食管癌切除38例,切除率92.7%,除1例外均采用非开胸食管切除后用胃重建食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用胃重建的47例为27.7%(包括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游离空肠者33.3%,颈阔肌皮瓣重建者为9.1%.随访2~96个月(平均45.5个月),下咽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60%和31.6%,颈段食管分别为68.3%、9.5%和0. 结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高,下咽癌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颈段食管癌.咽、喉及颈段食管切除后采用颈阔肌皮瓣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远期效果优良.
作者:严国荣;厉运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男性尿失禁的患者,我科自2006年3月份以来采用了保鲜袋,并结合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颜玉梅;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0-2岁婴幼儿静脉输液的主要部位.以往给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首先将患儿放置于病床上,头部枕在小枕头上,需要家属跪在或趴在床上将患儿的头部、四肢固定住,护士则要弯着腰或是跪在地上给患儿进行静脉输液.
作者:管秀红;韩丽梅;刘子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自2002年~2006年对89例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消除了老年骨折患者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的佳身心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的疗效差异,对两种固定形式的临床应用作出评价.方法:下颌骨骨折57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病例术后愈合情况,功能恢复,X片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共有7例术后有咬合干扰,调磨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感染;术后8周X片显示加压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改建基本完成,优于非加压内固定组.结论: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都完全能达到AO关于内固定的要求,均是下颌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式,加压内固定技术要求高,但固定理想,骨折愈合更快,临床应用表明加压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秦涛;缪爱林;朱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和移行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传至2代~3代用于实验,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牛磺酸,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法检测牛磺酸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缺损闭合法观察牛磺酸对角膜基质细胞移行的影响.结果:细胞计数法和MTT法均显示牛磺酸浓度≥100 mmol/L时对兔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缺损闭合法显示牛磺酸对角膜基质细胞移行具有抑制作用.牛磺酸浓度低于100 mmol/L时对兔角膜基质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 结论牛磺酸具有抑制兔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和移行的作用,对于防治角膜创伤修复后瘢痕形成,特别是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文艳;胡琦;张月桂;雷晓龙;张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3年4月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建立中国第一所维和医院以来,赢得了上至联合国,下至当地百姓的赞誉[1].但随着维和保障对象对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趋向复杂化,其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担任维和任务的护士长更应不断学习,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重自己的情商,从而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使我国的护理工作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徐西宁;王静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长跑的检疫期新兵尿液内异常值改变.方法:对84名检疫期新兵在进行了3公里长跑以后留取中、后段尿液作优利特-3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十项)检查,对阳性及可疑者再进行显微镜观察确定.结果:检疫期新兵长跑后尿液作优利特-3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十项)检查尿液里异常值改变,高达70%,主要表现尿潜血:70/84例,占83%;尿蛋白70/84例,占83%;白细胞14/84例,占17%;尿酮2/84例,占2.4%.结论:检疫期新兵长跑后尿液有异常值改变,是新兵身体功能性表现.
作者:李全岳;方玉美;赵东海;罗仕云;刘铁牛;黄志成;农江;张志文;余亚军;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是探讨安宝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安宝治疗早产.结果:应用安宝防治早产起效快,时间明显缩短,延长怀孕天数.结论:安宝是治疗早产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卓华珊;张玉花;郭鸿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多为突发的意外事件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性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并发症多且较严重,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1].2004年3月-2006年9月我科共收治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32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瑞美;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痴呆(VD)在欧洲和北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作者:王立军;李倜;鲁国强;张雅丽;刘金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伤口换药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和护理手段,换药过程中伤口有无感染直接影响到后期伤口的愈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简称洁悠神)是新型的分子及隐形抗菌敷料,具有隔离创面、长效抗菌、防止继发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通过我科应用洁悠神对60例小腿摩托车排气管Ⅱ度烫伤创面的治疗,并与使用0.5%碘伏换药的伤口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巧郁;黄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对颈静脉球高位发生率进行CT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7例(954侧)颞骨CT片的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并对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477例中颈静脉球高位的人组出现率为31.03%,右侧为40.67%,左侧为21.38%;女性出现率为35.37%,男性28.75%;成人组出现率为27.69%,儿童组出现率42.9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为31.03﹪,在两侧及性别和年龄间存在差异.
作者:田洪梓;周建收;王继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宫内节育器(IUD)在我国避孕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由于以往采用的惰性IUD具有种种不足,新型的活性IUD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自愿采用活性元宫型220IUD患者336例进行随机调查.
作者:郑金花;贾桂英;王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于2006年10月9日成功抢救1例眼镜王蛇咬伤致昏迷、呼吸停止患者,现将急救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阳;黄建红;陈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