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松;刘文英;唐耘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1].
作者:弥金霞;杨威;延凤梅;廉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液氨烧伤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批41例液氨烧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创面处理及解毒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采用解毒,针对性创面处理,早期切痂植皮,41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于液氨烧伤,在治疗上应优前考虑解决中毒问题,包括氨气造成吸入性损伤创面处理以早期切痂植皮效果好.
作者:于晟;李军;贺忠波;刘毅;朱云;张绪生;蔡黔;张鲜英;钟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临床对颈静脉扩张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颈静脉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手术治疗2例,分别随诊2年和4年,均取得满意疗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1例未手术,随访2年,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综合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对于颈内静脉扩张,可采用颈内静脉纵行缩缝加包裹术.
作者:俞松;刘文英;唐耘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腰椎滑脱为脊柱病变的一种严重疾患,过去认为罕见,但近年来由于腰痛患者普遍进行X线摄片检查,实际并不少见.
作者:刘岩;王永海;李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睾丸扭转复位后损伤的进展变化.方法: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脂质过氧化物为检测指标,测定睾丸扭转不同时间及施行复位手术后的组织受损情况.结果:睾丸扭转时间越长,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越高.手术复位使脂质过氧化物的产量进一步上升.结论:单纯的睾丸扭转复位手术会加重组织损伤,应提倡手术同时选用有效的药物保护.
作者:孙杰;刘国华;赵海腾;叶惟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硝普钠为粉红色结晶性灭菌粉剂,选择性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作者:李丽丹;李丽;王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解决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的备血困难.方法:术前采集并储存患者自体血.结果:13例患者全部用自体血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Rh(D)阴性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27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在显微镜下的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27例中23例获1年~4年(平均2.2年)随访,按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9例;改进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颈椎前路去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可使脊髓获充分减压,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韩成龙;于占革;潘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尘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宗奎;王庆;陈庄洪;苏红军;徐峰;刘曦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毒症是一个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受严重疾病折磨出现很多心理特点,能够掌握这些心理特点,加强护理措施,对于提高尿毒症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李丽丹;穆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改变脊柱转移瘤治疗长期以来采用的姑息、保守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脊柱肿瘤后,给予坚强的内固定,辅以术后放化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使病人无痛生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脊柱转移瘤切除术中出血异常多,使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较难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91年始用下述方法治疗脊柱转移瘤.方法:应用术前选择性脊柱血管栓塞,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器材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6例病人均为胸腰段转移瘤,均在术前48h行相应脊柱血管,胸段选择相应肋间动脉,腰段选择相应腰动脉进行栓塞,然后行胸段、胸腰段、腰段前路或后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结果:16例病人术中出血平均900ml,出血量少者仅600ml,出血量较未行血管栓塞病例明显减少,术野更为清晰、使术者更易操作;术后病人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病人中8例脊髓及脊神经受压症状完全解除.结论:术前脊柱血管栓塞,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邢更彦;李禾;白晓东;杜明奎;姜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应用离断指骨、神经急诊手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5指手指毁损性离断者,急诊采用离断的指骨、神经再造手指.结果:再造的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诊1年~4年,再造手指血运丰富,外形满意,均恢复痛、温、触等保护性感觉.患手恢复了捏夹、抓握等基本功能.结论:急诊应用离断的指骨、神经再造手指对恢复手的功能有效.
作者:李兵;孟庆刚;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肱骨远端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显微外科修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解剖钢板固定为支架,取吻合血管的腓骨置入式移植方法,修复肱骨远端骨缺损与骨不连12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与营养调理,术后着重进行患肢伤口周围、受区与供区的护理、出院前功能锻炼的指导等.结果:经围手术期的护理与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无并发症发生,经3月~24个月随访,移植腓骨全部成活,退行变的肘关节面骨质恢复正常,肘关节伸屈,前臂旋转功能获得恢复,肢体的短缩获得纠正,持重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本组邻近肘关节的肱骨远端骨不连均行外科手术2次~5次,硬化的骨质已累及肘关节的冠状窝,采用一般的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无法获得固定,也可能进一步累及关节功能,而在解剖钢板固定支持下,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段可在相对稳定环境下获得愈合;该法护理简便,痛苦少,病程短,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胡军;刘兴炎;王欣;韩新妤;连义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合并糖尿病而出现急性瘫痪的脊髓型颈椎病,并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8例,脊髓型颈椎病在血糖迅速升高后出现急性瘫痪,所有病人均在控制血糖后行颈前路切骨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行JOA评分.结果:随访11月~24个月,均取得较好疗效,JOA评分11分~14分,有效率近100%.结论:糖尿病可诱发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出现急性瘫痪,早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赵正据;万敬之;郑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医生的合作者,也是治疗的实施者.在各项技术操作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比其它医务人员更直接地面对病人,每一项技术操作的准确与否,不但有赖于护士的头脑是否清晰,技术是否熟练,还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明确的治疗目标.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护士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慎独精神,语言修养等高层次的素质.
作者:杨威;王笑梅;刘继兰;延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行椎板减压血肿清除术的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卧位的护理,排尿障碍的观察及护理,腹胀的观察及护理,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患者均有截瘫,排尿障碍,腹胀3例.经护理改善了临床症状,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针对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的特点,早期手术治疗与护理密不可分,而采取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残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蕊;孙彩霞;李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异体肢体移植的特殊性,探讨异体肢体移植一体化功能康复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通过对3例(5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体能和移植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探讨肢体移植早期功能康复的可行性和措施.结果:3例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在术前选择和术后康复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能和移植肢体有康复护理计划对移植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延凤梅;杨威;和晖;弥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致残率、致盲率、复发率.方法对我科1998年4月~2001年11月所接诊的葡萄膜炎患者1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因、类型、年龄予以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相应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予以上述治疗同时结合中医辩证治疗,按肝火亢盛、气滞血瘀、阴虚火旺、肝胆湿热、脾虚湿郁予中药汤剂治疗,根据症状缓解进行药物调整,统计治疗时间.结果:对照组病人有效率低于治疗组,致残率、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相应病人的治疗结果,结论:对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据其全身因素、疾病类型利用中医辩证采取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可有效地脱残防止复发.
作者:王惠政;柏茂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先天性髌骨脱位的方法、疗效.方法:自1987年~2000年共收治先天性髌骨脱位患者6例,年龄8岁~48岁,平均年龄17岁,左侧4例,右侧2例;均采用髌骨周围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①松解髌骨外侧、紧缩髌骨内侧孪缩组织②髌韧带止点内移③半腱肌肌腱转移④股内侧肌向外侧移位;手术方法的组合:①+②用于年龄较小、脱位较轻者;①+②+③或①+②+④或①+②+③+④用于年龄较大、脱位较重者.结果:本组6例术后随访,平均3年,无术后再脱位现象,有1例膝关节屈曲90度受限,其余5例伸屈活动正常;年龄大的1例术后膝关节疼痛较术前减轻,伸膝力较术前增强,但较健侧差.结论:先天性髌骨脱位应尽早诊断早期手术,否则易发生髌股骨关节炎,过早地丧失劳动能力.髌骨周围软组织重建组合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
作者:傅廷友;蓝朝晖;徐培冲;万年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受区彻底清创,并解剖出拟吻合的胫前或胫后血管.合并骨折者先安装外固定架,再依软组织缺损面积切取背阔肌皮瓣或腹直肌皮瓣.皮瓣移至受区,胸背血管或腹壁下血管与胫前或胫后血管吻合.结果:应用该方法共修复29例,21例采用腹直肌皮瓣,8例背阔肌皮瓣.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胸背皮瓣和背阔肌皮瓣血管蒂恒定,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皮瓣.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