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套管鞘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分析

宋华;周丽;国晓梅;张传英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套管, 开放式, 穿刺方法, 穿刺点, 现报道如下, 穿刺失败, 并发症, 医师, 问题, 生命, 脐孔, 患者, 妇科
摘要:进入腹腔的第一穿刺点即脐孔穿刺点是腹腔镜手术医师首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第一穿刺失败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妇科2006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套管鞘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共完成516例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套管鞘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分析

    进入腹腔的第一穿刺点即脐孔穿刺点是腹腔镜手术医师首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第一穿刺失败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妇科2006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套管鞘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共完成516例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华;周丽;国晓梅;张传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腹腔镜围手术期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对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拟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多巴胺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多巴胺组在气腹前10 min开始静脉持续泵注多巴胺(每分钟5 μg/kg)直到手术结束,2组气腹前(T1)、气腹后60 min(T2)和解除气腹后30 min(T3)抽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量术中尿量.结果 多巴胺组BUN、Cr、HR、MAP各时点无明显变化,UA于T2、T3时点明显降低,与T1及对照组相同时点的U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396±51)ml vs (121±15)ml,t=22.836,P=0.000];对照组气腹后60 min (T2)HR减慢、MAP降低,与气腹前(T1)及同时间点多巴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可以降低血尿酸及增加尿量,改善肾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李煜;赖国忠;张永福;肖丽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视硬质气管镜治疗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

    目的 总结电视硬质气管镜在原发性大气道肿瘤治疗方面的特点及体会.方法 2002年9月~2009年10月,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45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平均年龄54.4岁(18~80岁).病变位于气管29例,隆突4例,左主支气管6例,右主支气管6例.全麻下经口置入电视硬质气管镜,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治疗方式:窄蒂的良性肿瘤行内镜下完全切除;可切除的肿瘤,内镜下清除肿瘤后开胸行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吻合;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内镜下气道疏通或放置支架.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良性病变11例,恶性病变34例.45例共进行49次手术,2例进行了2次手术,1例进行了3次手术.肿瘤根治性切除20次,气道疏通28次,支架放置1次.术后随访平均35.4月(1~83个月),良性肿瘤中2例腺瘤术后复发,其余9例随访(57.0±22.0)月(5~83个月)无复发;恶性肿瘤中12例腺样囊性癌平均随访28.6月(1~71个月)无复发,其中8例未完全切除患者平均随访19.3月(1~48个月),均存活;1例气管鳞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随访60个月,存活.26例恶性肿瘤未完全切除者平均随访22.7月(8~41个月),存活15例(其中复发2例),死亡11例.结论 电视硬质气管镜是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运;王俊;赵辉;周足力;李剑锋;刘军;姜冠潮;杨帆;刘彦国;卜梁;隋锡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对18例膀胱肿瘤(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同期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5年,效果满意,未发现肿瘤种植转移,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全;杨连升;张学忠;李昌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的增多、碎石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输尿管镜下腔内碎石术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钬激光是目前腔内碎石中有效且广泛接受的腔内碎石装置[1].2008年6~12月,我们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96例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勇;李促进;谭国鹏;李文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巴结枚数和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结果 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中位数4组(3~6组)vs 4组(3~7组),Z=0.603,P=0.544)和枚数[(13.7±6.1) vs (14.6±7.2),t=-1.136,P=0.257)差异无显著性,各区域(右侧上纵隔、中下纵隔,左侧主动脉弓周围、中下纵隔)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枚数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胸腔镜组乳糜胸2例,开胸组乳糜胸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 χ2=0.031,P=0.860)和胸腔引流时间[(8.1±3.9) d vs (8.6±4.1)d,t=-1.048,P=0.296]也未到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

    作者:杨帆;王俊;刘军;姜冠潮;李剑锋;赵辉;李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表现、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10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GERD临床资料.18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反食、胸痛等食管内症状为主,92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6例无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结果 中转开腹1例,余均成功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时间30~245 min,平均67.8 min;术中出血量5~450 ml,平均28.8 ml;术后住院时间2~8 d,平均4.1 d.术后10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8例失访.其中66例仅接受电话随访.102例按照症状频次、程度问卷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参考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标准症状评分,术后6个月反酸、烧心、胸痛、咳嗽、喘息、憋气、咽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87例手术有效,15例手术无效.术后62例(60.8%)出现进食困难,经饮食训练2~6周后60例消失,2例症状严重,经胃镜扩张后缓解.1例术后2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36例术后3个月选择性地进行了胃镜、24 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监测复查.28例食管炎患者复查胃镜,25例恢复正常,1例从Ⅲ级转为Ⅰ级,1例从Ⅱ级转为Ⅰ级,1例无变化;31例复查24 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恢复正常30例,1例从中度降至轻度;18例复查食管测压,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从术前的1.2~34.1(中位数14.3) mm Hg升至14.3~33.0(中位数20.0) mm Hg(Z=3.72,P=0.000).结论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损伤小、病人恢复快和操作安全的优点,对诊断明确的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特别值得提倡.

    作者:季锋;汪忠镐;吴继敏;来运钢;高翔;陈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泌尿系结石

    儿童泌尿系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性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而采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小儿不易配合,且对儿童生殖系统有潜在损害,还可能需多次反复碎石.2005年7月~2009年8月,我院共收治儿童泌尿系结石32例,均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恒;王昌兵;袁宇峰;余同辉;李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尿管气囊导管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气囊导管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使用输尿管气囊导管防止结石上移.结果 34例有效地预防了结石的上移,一次性碎石成功,成功率为94.4%(34/36).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使用输尿管气囊导管,可以有效地防止结石上移,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同时也可减少菌血症的发生和促进术中结石排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余志海;李风;鲁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X线下Ⅱ期经皮肾镜弹道联合超声清石系统治疗残余肾结石

    目的 探讨X线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残余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7月~2008年11月,采用X线下定位Ⅱ期PCNL治疗残余肾结石90例,其中单侧肾结石81例,双侧肾结石9例.结果 76例结石直接完全清除,6例仍有直径<1 cm残余结石,余8例因建立盏间通道出血,Ⅲ期清除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术后出血及感染症状.90例中失访8例,82例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X线下Ⅱ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治疗残余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

    作者:常立高;李志刚;徐珀;李小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膀胱肉瘤样癌微创治疗1例报告

    我院于2006年1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1例,术前诊断膀胱肿瘤,膀胱癌可能,术后诊断膀胱肉瘤样癌,随访2年患者无瘤存活,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华荣;廖国强;相俊;王天如;王科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附15例报告)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尿道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男性尿道狭窄的复杂性,其治疗比较棘手,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与腔内切开技术.2005年8月~2008年8月,我们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恩平;燕东亮;张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在早期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SLN活检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在宫颈3、6、9、12四点(避开癌灶)注射亚甲蓝各1 ml,打开后腹膜观察淋巴结、淋巴管蓝染情况,记录淋巴管的走行和SLN的分布,之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SLN检出率83%(30/36),20例术前无放化疗者SLN检出率90%(18/20),16例术前化疗者SLN检出率75%(12/16).15例检出双侧SLN,15例检出单侧SLN,共有45侧盆腔检出SLN.宫颈癌SLN常见的部位是闭孔窝78%(35/45)、髂内动脉31%(14/45)和髂外血管27%(12/45).结论 对早期宫颈癌行腹腔镜下SLN活检是安全可行的,SLN活检为子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姜红叶;姚书忠;何勉;陈玉清;牛刚;陈淑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皮耻骨上膀胱造瘘肾镜超声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附65例报告)

    膀胱结石治疗方法很多.传统方法如切开取石、应用大力碎石钳碎石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近年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2007年4月~2008年8月,我科对65例膀胱结石采用经皮膀胱结石肾镜超声碎石治疗,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岩;张刚;邢媛媛;张茁;常喜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皮胃镜直视下胃造瘘20例临床报告

    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1979年Ponsky等首先开展的,在国外已广泛应用[1].对于长期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全胃肠内营养更安全、经济,有利于维护患者肠道功能.传统的胃造瘘需在麻醉下开腹手术,创伤大,而经皮胃镜直视下胃造瘘术,既避免了开放手术,又减少并发症,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我院2000年7月~2008年12月施行20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盛显仓;屠玲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Nd: YAG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我们2003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付爱军;朱军;李建珉;张云鹤;刘刚;张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10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superpuls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用英国Gyrus公司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与影像系统行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 210例.腺体不大者,直接剜除后行PKSP+TURP;腺体较大、中叶增生明显者,先剜除中叶,行PKSP+TURP后剜除两侧叶,再行PKSP+TURP;腺体较大、两侧叶增生明显者,分别剜除两侧叶,同时行PKSP+TURP.结果 手术时间20~130 min,平均50.2 min;术中出血量15~210 ml,平均62.1 ml.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2~9 d.210例随访2~30个月,IPSS由(23.8±4.7)分下降至(6.8±2.3)分(t=56.851,P=0.000),QOL由(4.3±0.8)分下降至(2.2±0.6)分(t=22.755,P=0.000),Qmax由(8.0±2.5)ml/s上升至(23.5±12.5)ml/s(t=-21.602, P=0.000),RU由(74.3±30.6)ml减少至(25.6±18.6)ml(t=11.315, P=0.000).结论 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熊林;余书勇;陈焱;沈宏峰;李威;何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一期微创手术21例报告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于经常排尿困难致腹压升高,往往并发腹股沟疝.2006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对21例BPH合并腹股沟疝一期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TUPKVP)联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许丽明;杨盛州;许庆丰;李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麻醉处理(附2例报告)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佳治疗方法.由于尸体供肾的缺乏,活体供肾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手术瘢痕小、符合美观要求,易被供肾者接受.

    作者:楼小侃;严美娟;张大宏;刘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10例

    输尿管镜联合腔内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以其微创、高效目前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10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新华;王争信;陆敬义;曲应才;戴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