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耀;刘奎;杨景;曹景玉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肝胆外科24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经320排增强CT获取薄层扫描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存储,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和手术方案模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并规划手术方案,24例手术患者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565±296) m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523±252) 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4,P >0.05),呈正相关(r=0.920,P<0.05).术前测量肿瘤距切缘的近距离为(1.2±0.6)cm,术后测量实际距离为(1.0±0.5)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3,P>0.05),呈正相关(r=0.956,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HCC患者术前进行精准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闯;毛谅;郝立俊;蒋厚文;徐贵云;丁志龙;徐震;王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强调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要重视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机[1-2].目前该理念从仅适用于外伤濒死患者的外科技术,逐渐拓展为非创伤性疾病的危急患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理念[2-3].我们将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应用于治疗肝切除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患者2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富祥;陈宗静;陶崇林;徐启纲;余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胆管结石属于我国常见结石病类型,主要指的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复发风险高、再手术率高等特点[1],临床处理难度较大.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情复杂,有时采取单一手术方法难以将结石彻底清除,部分患者需将多种术式联合起来应用,对患者展开治疗[2].本研究为分析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燕;鲁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诊断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具有重要意义,腹腔动脉造影不但能诊断GIB、判断出血性质及大致位置,还能对部分GIB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微创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与风险.然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GIB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我们通过分析两例患者的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微导管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提高动脉造影阳性率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晓诚;贾中芝;王凯;蒋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发病率低,但非常凶险,一旦破裂可危及生命.SAA定义为脾动脉的异常扩张且直径>1 cm,瘤体的动脉壁包含了全部的动脉层次(即内膜、中膜、外膜).由于SAA临床少见,该病的治疗策略仍存在一些争议.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治的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33 ~71岁.
作者:刘立国;黄笳;谭海东;徐力;孙永亮;司爽;刘笑雷;周文颖;杨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患者男,41岁,因“右上腹胀痛15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右上腹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二指.既往乙型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0×109/L,血红蛋白130.0g/L,血小板66×109/L;肿瘤标志物正常;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为阳性;EB病毒阴性.肝胆增强MRI示(图1):肝硬化表现,右前叶不规则团块影,约42 mm×24 mm,边界欠清;动脉期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周边强化,延迟期稍下降.
作者:吕佳;江恺;沈国樑;吴伟顶;胡智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门静脉系统血栓后出现缺血性肠病患者外科手术方式选择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后出现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一期肠切除吻合组和肠切除造口组.结果 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方式选择有关(t=3.585、4.194,P<0.05),BMI和体脂肪与手术方式选择有关(t=2.325、2.430,P<0.05).另20例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至缺血性肠病出现临床表现间隔时间为2 ~240 d,中位时间为20(6 ~30)d.结论 抗凝和手术切除病变小肠是门静脉系统血栓后远期发生缺血性肠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术前营养水平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世龙;丁威威;范欣鑫;刘凯;王士凯;刘宝晨;吴性江;黎介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1],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肝癌患者占世界肝癌人数的50%[2].目前对于早期HCC,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考虑到由肝炎感染导致的肝硬化程度、肿瘤的大小、肝脏的储备功能、是否有血管的侵袭及肝外组织的转移等因素,往往只有不到30%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3].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肝移植,但是由于昂贵的手术费、肝脏供体的短缺等原因限制了肝移植的应用.同时,HCC普遍被认为对全身化疗效果差,可能是由于其高表达的耐药基因和较差的肝功能从而无法耐受系统化疗.
作者:马玉靖;张昕;苏国宏;王向文;张有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合并HIV感染患者的诊断、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消化道穿孔合并HIV感染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X线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其中穿孔部位位于十二指肠球部5例,胃幽门部3例,回盲部及末端回肠9例.17例患者中7例合并结核感染,2例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死亡.结论 HIV感染者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较普通患者有较大差异,病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对HIV感染者需要考虑多重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赵勇;魏国;何永;华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tumor,VIPom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年发生率千万分之一,发病年龄平均49岁[1].大约80%的VIPoma在胰腺,其他20%发生在胃肠道、食管和交感神经节[2].胰岛D1细胞产生大量的具有血管活性作用的肽类物质[3],即血管活性肠肽,通过血管活性肠肽对上皮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和其自身与其他激素的作用而导致水样腹泻,低钾血症、低胃酸(合称为VIPoma三联征).本病1958年首次由Vetoer和Morrison报道而被命名为Vemer-Morrison综合征,1966年Matsumoto根据本病为霍乱样腹泻又称为胰性霍乱,1967年Marks等报道了以水样泻和无胃酸为主要表现的胰岛细胞瘤,并将其命名为WDHA综合征(water diarrhea,hypokelemia,aehlorhydria syndrome).生长抑素可以缓解VIPoma带来的症状,然而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愈VIPoma.本文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以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关键词检索,时间在1979-2016年,统计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5例VIPoma案例[4-46],综合分析了VIP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情况.
作者:谢文勇;刘以俊;郑晟旻;张大方;朱卫华;李澍;冷希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因黑便半月而入院.黑便量约100 ml/次,2次/d,伴上腹部胀满不适、乏力,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1年因“进食后不适”于外院诊断为胃肿瘤,并行腹腔镜胃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息肉样病变.查体:贫血貌,结膜苍白,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于肋缘下10 cm可触及,触痛明显,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1.09×1012/L,Hb 22 g/L,PLT431×1012/L;生化:ALB 22 g/L,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振勇;刘汝海;李凤山;石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直肠脱垂手术入路分为经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两大类,经会阴入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操作难度相对降低,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Altemeier术是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经会阴入路的代表术式之一.本研究采用Altemeier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厚东;张秀峰;沈忠;杨关根;裘建明;陈金明;刘道成;李良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肝癌的肿瘤相关死亡率位全球第二[1].肿瘤根治性切除可显著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而肝切除术后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可导致术后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与门静脉结扎(portal vein ligation,PVL)在传统二步肝切除术(two-stage hepatectomy,TSH)中的应用可促进术后FLR的增生,但术后FLR增生不足致二期切除失败以及长间歇期肿瘤进展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可提高肝组织增生速度与二期切除率,缩短手术等待时间,然而ALPPS术后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较高一直备受质疑[2].因此,现就ALPPS术应用中的研究热点、技术改进及存在的争议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杨奎;陈拥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和加速康复组(40例,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0.88,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速康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手术前后1周体重下降、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RP、PCT、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0.44,1.49,P>0.05),但术后第1、4、7天,加速康复组CRP、PCT、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5%)比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安全,经济,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立军;王玉美;杨兴业;周红兵;王宏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Rouviere沟引导定向联合胆囊后三角入路的方法预防胆管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1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Rouviere沟引导的胆囊后三角入路的解剖显露方法,术中记录Rouviere沟的出现率及分型.结果 170例患者中Rouviere沟开放型108例(63.53%),融合型44例(25.88%),缺失型18例(10.59%),可见型(开放型+融合型)共152例(89.41%).全组均安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其中中转开腹4例(2.35%),Rouviere沟均为缺失型,胆囊三角因反复的慢性炎症而无法清晰显露.结论 Rouviere沟存在于绝大多数人中,Rouviere沟引导定向联合胆囊后三角入路的方法,能安全、有效地显露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预防术中胆管损伤.
作者:陈光彬;刘丹峰;章新桥;刘昌阔;孙礼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GBC-SD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qPCR检测CRT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技术沉默胆囊癌GBC-SD细胞CRT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果,cellcounting kit-8(CCK-8)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运用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Akt及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及慢性胆囊炎组织比较,CRT mRNA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t=5.571,P<0.05).siCRT-1、siCRT-2实验组24h和48 h相对存活率分别为71.5%±6.3%,79.5%±2.7%;62.6%±8.8%,55.6%±2.6%.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CRT-1,siCRT-2的凋亡率分别为3.0%±1.8%,4.7%±1.3%,13.6%±1.0%,20.0%±4.0%.划痕实验显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CRT-1,siCRT-2的划痕修复率分别为(0.67±0.02),(0.58±0.02),(0.22±0.01),(0.37±0.04).Transwell结果显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CRT-1,siCRT-2的细胞穿膜个数分别为(302±11),(297±15),(178±10),(165±12).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siCRT-1,siCRT-2实验组24,48 h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上升,迁移能力下降(分别F=29.310,118.618,69.651,144.515,190.145,均P<0.05).沉默CRT表达后,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p-Akt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 CRT在胆囊癌中高表达,CRT表达下调介导的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可能与p-Akt/MMP-9通路相关.
作者:李志远;叶健文;齐蕾;陈向东;陈昆仑;李仁锋;翟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25例术中血栓内喷射尿激酶后行血栓抽吸治疗,术后持续溶栓治疗0~3 d;对照组25例经溶栓导管血栓内团注尿激酶并保留导管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观察组平均溶栓时间(42.2±16.7)h,尿激酶平均使用量(88.0±35.4)万U,平均住院日(3.8 ±0.8)d,18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清除Ⅲ级,6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清除Ⅱ级,1例血栓清除Ⅰ级.对照组25例患者平均置管溶栓时间(129.6±32.2)h,尿激酶平均用量(410.0±106.0)万U,平均住院日(7.9±1.4)d.10例血栓清除Ⅲ级,9例血栓清除Ⅱ级,6例血栓清除Ⅰ级.两组间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平均住院日及溶栓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均未见血栓复发,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应用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宋进华;何旭;楼文胜;陈亮;陈国平;苏浩波;施万印;赵伯翔;黄昊;顾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例腹茧症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43~67岁,伴有胃癌1例,结肠癌1例,直肠癌2例,隐睾1例;术前均无肠梗阻症状,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包裹在一层坚韧的纤维膜内.行原发病灶切除术,未行粘连松解术,术后患者无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诊断腹茧症困难,常于手术中无意发现,患者若无肠梗阻症状可不予以处理.
作者:赵宝成;王振军;魏广辉;韩加刚;易秉强;马华崇;杨勇;蔡庆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患者女,59岁,主因“间断性上腹痛伴黄疸1月余,加重3d”入院,偶有恶心、呕吐,不伴发热、寒战.自诉15岁全身变黄一次,行保守治疗缓解;46岁因腹痛、黄疸先后两次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未找到胆囊,分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肝囊肿手术,两次手术为同一医师完成;有剖宫产史.查体:腹软,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化验:丙氨酸转氨酶(ALT)391.8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205.20 U/L,总胆红素(TBIL) 160.3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00.40 μmol/L,谷氨酰转肽酶(GGT) 681.90 U/L,碱性磷酸酶(ALP) 307.00 U/L.腹部彩超:肝外胆管扩张,较宽处2.9 cm,内探及多个强回声,胆囊显示不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宽处2.74 cm.
作者:李想;莱智勇;徐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患者男,78岁,主因发现CA199升高19 d、肝脏占位10d入院.患者入院前19 d体检发现CA199升高达552.1 U/ml,10 d前查腹部MRI发现肝脏占位病变.既往8年前因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实验室检查CA 199463.7 U/ml、CEA12.93 ng/ml,甲胎蛋白和铁蛋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正常.肝胆胰脾超声示:可疑肝右后叶等回声结节.MRI:肝右后叶结节,炎性改变?不除外肿瘤性病变(图1,2).PET-CT:肝右后叶Ⅶ段高代谢结节影,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胆管细胞癌(图3)?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行肝肿物切除术.
作者:张亮亮;脱红芳;温军业;张万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