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系疾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价值及局限性

冯文明;鲍鹰;陶玉龙;蒋晓颖

关键词:胆系疾病, 血清总胆汁酸, 测定, 价值, 前瞻性研究, 临床资料, 胆道疾病, 局限性, 病人
摘要:为综合了解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TBA)在胆道疾病中的价值及局限性,我们从 1998 年 1月始前瞻性研究了 8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8例分析

    目的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将28例患者分3个治疗组,对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支架阻塞发生率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内涵管植入组:60%的患者获得了3个月以上的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2例,平均存活4.5个月.胆道内支架植入组:50%患者获得10个月以上的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6例;平均存活6.5个月.胆道内支架植入+动脉栓塞化疗组:66.7%患者获得10个月以上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7例;平均存活8.8个月. 结论金属内支架通畅率高,结合栓塞化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姜成文;宋希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了营养保证,也为肿瘤细胞入血提供了通路.由于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干扰肿瘤血供的治疗策略是目前实体瘤治疗的有希望的新途径.近年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作用,现将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学;吴凯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炎性乳腺癌12例的综合治疗

    我院自1993年至1998年11月以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炎性乳腺(infammatory breast cancer)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良;徐淑峰;刘松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异位嗜铬细胞瘤致阑尾扭转一例

    患者男,49岁.发作性血压剧烈波动15 年,本次发作并晕厥3h入住急诊科.既往多次因头痛、出汗、恶心、呕吐而就诊.拟诊嗜铬细胞瘤.两次行腹部CT扫描未见异常.

    作者:鲍广建;杜华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56例胆囊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因素,探讨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56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56例中男20例,女36例,其中34例(61%)合并胆结石.腹痛(47/56,占84%)和黄疸(23/56,占41%)是主要临床症状.B超、CT、CA19-9有助于术前诊断.30例(包括Nevin Ⅱ 5例,Ⅲ 3例,Ⅳ 4例,Ⅴ 18例)获得根治性切除或扩大根治性切除,11例Nevin Ⅴ期予以姑息性切除,剖腹探查行改善症状的各种引流术或/和活检术15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生存时间与手术方式、Nevin分期、放疗、化疗、是否合并胆囊结石5个因素呈显著相关. 结论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积极施行根治性切除术,辅以放疗、化疗,可望改善胆囊癌的疗效.

    作者:彭林辉;张柏和;张宝华;姜小清;张永杰;易滨;吴孟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诊床旁直插法鼻胆管引流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22例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直插法鼻胆管引流对老年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价值和实用性. 方法对22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急诊状态下无X线监视的床旁鼻胆管引流.将导丝放入鼻胆管引流管,使之由猪尾型变为直线型,按预定深度将鼻胆管引流管直接置入胆管内,使用自然排出法或负压吸引法在2~4h内有效地排出胆汁以迅速地降低胆道压力. 结果 22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h内完成治疗,置管成功后症状迅速减轻,4h后体温开始下降,24h后开始进流食;病情稳定后根据经鼻胆管引流管胆道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或内镜介入治疗.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 结论急诊床旁直插法鼻胆管引流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作者:李虎城;黄辉;许红兵;李为民;王红梅;李小龙;张自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胆系疾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价值及局限性

    为综合了解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TBA)在胆道疾病中的价值及局限性,我们从 1998 年 1月始前瞻性研究了 8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冯文明;鲍鹰;陶玉龙;蒋晓颖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60例肝血管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0例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66例行肝部分切除,30例行肝血管瘤缝扎术,37例肝动脉栓塞,27例肝血管瘤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 结果 66例肝血管瘤切除组3年内复发率4%,30例肝血管瘤缝扎组3年内复发率40%,37例肝动脉栓塞3年内肿瘤增大占67%,27例肝血管瘤放射治疗效果不明显. 结论肝部分切除是治疗单一较大肝血管瘤有效的方法.

    作者:解世亮;邵永孚;余宏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一例经验

    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自升主动脉、弓部或其他部位一直至腹主动脉分叉以远的动脉,涉及全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 或Stanford Ⅰ型主动脉夹层.以往需做分期手术或全主动脉置换术,手术死亡率30%左右.我们经历了分期手术、全主动脉置换和半介入疗法[1,2],我院新近以一枚带膜支架人工血管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获得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忠镐;李鸣;张鸿坤;潘松龄;金炜;赵海格;陈旭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运用人工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62例的临床评估

    目的评估运用PTFE人工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价值. 方法 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PTFE人工血管为血液透析通路,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结果 6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期为2.85年(6个月至3.5年),1年通畅率为72.6 %,2年通畅率为55.8%, 3年通畅率为45.2%.以人工血管为血液透析通路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段病变(共7例,静脉老化6例和静脉末端狭窄1例),血栓形成2例, 感染3例,人工血管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 人工血管外露2例,人工血管血清瘤1例.人工血管二次手术通畅率为52.92 %. 结论 PTFE人工血管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立血液透析通路,有其必要性和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徐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胰肾联合移植中供体胰十二指肠及肾脏切取的体会

    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间,我科共进行了8例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供体胰十二指肠及肾脏的切取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少伟;刘永锋;梁健;刘树荣;何三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放疗治疗直肠癌121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放疗对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自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121例直肠癌应用FEP-BY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聚焦热疗机进行热疗和小剂量放疗,对病程1年以上的43例进行随访. 结果 121例直肠癌患者中CR27例(22%),PR 80例(66%),NC14例(12%),总缓解率88%, 无1例出现皮肤烧伤,脏器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1年生存率81%(35/43),2年生存率77%(23/30). 结论 HIFU技术是一种适宜直肠癌的新疗法,结合放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优点.

    作者:曾俊群;王国民;姚波;王共先;何申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胆总管下端术后十二指肠瘘19例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胆总管下端手术后十二指肠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2002年收治的19例胆总管下端手术后十二指肠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十二指肠瘘经确诊后均经手术治疗.治疗方式:脓肿引流13例,十二指肠修补5例,胃大部切除幽门旷置胃空肠吻合、空肠造口1例. 结果十二指肠瘘治愈15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消化道大出血2例,腹膜后严重感染1例,并发重症胰腺炎1例. 结论行胆总管下端探查操作时应谨慎,避免发生医源性损伤.十二指肠损伤后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十二指肠瘘手术以引流为主,并应予以充分的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顾军;黎介寿;任建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Ⅳ型胆管囊肿伴胰头段胆管结石一例

    患者女,37岁.因右上腹痛伴腹部包块4年,胆囊切除、胆道外引流术后3年入院.4年前因右上腹痛伴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包块,当地以慢性胆囊炎、多囊肝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冉崇福;刘冬生;梁昕;陈理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小儿阑尾脓肿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小儿阑尾脓肿穿刺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小儿阑尾脓肿181例,同期行保守治疗23例. 结果经穿刺抽脓治疗者较保守治疗者腹痛消失时间缩短5.5d,退烧时间缩短5d,腹部压痛消失时间缩短6d,住院时间缩短6d,住院费用减少2356元.穿刺治疗组未出现脓肿破溃,保守治疗组发生脓肿破溃2例,其中死亡1例. 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小儿阑尾脓肿有见效快、安全、经济和创伤小的优点.当阑尾脓肿>1cm×2cm时即可行穿刺抽脓治疗.

    作者:王强;周红;贾立群;姚慧筠;赵和平;张金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镜在24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自1997年6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应用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248例进行病因诊断和内镜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高卫东;秦新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肿瘤转移检测技术在荷瘤裸鼠转移模型上的应用及比较分析

    目的评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icropartical enzyme immunoassay,MEIA)检测裸大鼠体内人结肠癌(HCC)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应用HCC细胞系HT-29建立裸大鼠HCC转移模型,通过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 20)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APAAP法检测人CK、MEIA测定组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常规病理学(routine pathology,RP)等方法对裸鼠肝肺组织中HCC细胞进行检测. 结果 RT-PCR、IHC、MEIA和RP的HCC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4.3%、33%和50%.RT-PCR阳性率高,与RP和MEIA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5.048, P<0.05和χ2=13.832,P<0.001).IHC阳性率与MEIA结果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χ2=8.052, P<0.01). 结论应用RT-PCR检测CK20 mRNA表达和APAAP法检测人CK表达在裸大鼠HCC转移模型内检测癌细胞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MEIA测定组织CEA具有高特异性和低敏感性.

    作者:沈岩;郑树森;Vogel I;Kalthoff H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逆转录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方法构建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tk-neo,经病毒包装细胞PA317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后者将HSV-tk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系PC-2细胞内,筛选出稳定表达HSV-tk的细胞克隆PC-2/tk.测定PC-2/tk细胞在体外对GCV的敏感性及其旁观杀伤效应;PC-2/tk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观察GCV的治疗作用. 结果 GCV对PC-2/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特点以及旁观杀伤效应,对母本细胞则无明显毒性.裸鼠腹腔注射GCV后对移植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结论表达HSV-tk的人胰腺癌细胞在体内外均可被GCV有效杀伤.

    作者:赵亚刚;杜标炎;张宏斌;周兰;周梅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小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69岁,因阵发性腹痛20余日就诊.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腹部触及一实性包块,约8cm×7cm×6cm,活动度小,有触疼.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B超报告为右下腹实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考虑为腹腔恶性肿瘤.

    作者:许艳梅;武培敬;武卫华;陈海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病与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

    近年研究发现,在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的非编码区存在多种遗传多态性位点,其中第Ⅷ内含子HindⅢ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与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血症有关.本研究探讨人类LPL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和胆石成因的关系.

    作者:郭雅;肖路加;彭民浩;黎乐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主管:普外临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